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1-15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飞凯材料交流纪要2311
Q:封装材料介绍?
A:封装材料主要放在半导体材料事业部:1)先进封装用湿电子功能化学品;2)EMC环氧塑封料;3)锡球,传统封装、以及先进封装BGA、CoWoS里面锡球焊接工艺里面都可以用。市场上比较热的临时键合胶、先进封装厚胶目前在研,只有很小一部分收入,相对于30亿营收来说规模较小,只有百万级别。
解键合除了现在有的机械性工艺以外,还有化学解键,就是放到化学药水里面浸泡,另外还有热固、热塑技术,还有关注度最高的激光解键。这四种工艺当中,公司现在能形成少量销售的只有机械性和化学药水浸泡这两种,这两种相对比较低端,不是Chiplet和CoWoS封装的未来趋势。未来趋势是激光解键合,因为激光解键合效率高、破片率低、良率高。化学浸泡会增加成本,因为需要保证浸泡之后器件晶圆表面不能有残留,需要再洗一遍,成本高、效率低。热固热塑没有这么多应用,因为不能在室温下做解键,要升温到200-300度,有些晶圆不能耐高温。
公司激光解键产品目前处于在验和导入阶段,还没有形成销售。
Q:激光解键合主要用在什么场景?
A:里面有光敏材料。悬涂在一个玻璃载板上面,用器件晶圆压合,通过UV光进行键合,键合完了之后进行上面的打磨,做晶圆减薄,减薄完了之后再翻过来,通过激光进行解键合,然后剥离。
Q:现在是测试阶段吗?验证周期多长?
A:在谈、测试。验证周期取决于下游客户资源以及量产情况。国内Chiplet做得好的没几家,例如长电先进、盛合晶微,但大部分还是台积电、intel的工艺比较成熟,国内Chiplet和CoWoS还在起步阶段。晶合说明年3000-4000片的月产能,预计国产替代步骤会加快。工艺越成熟,越有国产替代降本的意愿。
Q:现在是用TOK的?
A:TOK居多,还有3M。
Q:哪几家在送样?
A:目前就两家,盛合晶微和长电在送样。
Q:国内友商有在送的吗?
A:华讯也在送,各个技术路线都有,产品比较全。鼎龙据说也有。
Q:市场空间展望?
A:据说,全球12-15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是基于之前还没有Chiplet和CoWoS等超算芯片需求,如果未来需求超预期,量就会很大。传统封装晶圆减薄不需要做两次,做一面的减薄、蚀刻工艺就行。但是现在超算AI芯片很薄,而且要做叠层,每一层芯片薄度有要求,做一次打磨不行,要倒过来再打磨一次。理论上一片晶圆可以做两次,这样键合胶用量就要翻倍。
Q:一片晶圆上用的价值量?
A:现在还没有量产、报价。验证很快,明年这个时候可能就能看到了,价格可能取决于现在产能没那么大,明年如果产能扩大,另外国内厂商如果也能做到,价格可能下来。
Q:国外竞争对手占比?
A:3M和TOK占比7成以上。
Q:客户需要的话,公司产能端会有问题吗?
A:配方产品,对产线的要求不是很高。壁垒是配方、研发团队、应用团队渠道衔接。验证通过之后,放量比较简单。
Q:公司产品跟TOK的差别在哪?
A:参数有很多,包括压合附着力、键合速度、平坦度等。
Q:跟TOK的差距很大?
A:现在是送样早期,还没有详细数据对照。
Q:公司产品是最早怎么来的?
A:公司很早就布局了胶黏剂以及胶膜项目,和3M和汉高也有很多合作,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临时键合胶,还包括以前的结构胶、建筑胶、电子胶。在胶里面的技术积累比较深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整。现在这款产品是半导体事业部自研项目,这个项目已经蛮久了,是客户那里有这个产品,问我们能不能做,于是就立项了。
Q:明年预期千万级别收入?
A:不敢预期。现在形成的百万级别,只是固解键和化学解键工艺,能不能放量要看下游。激光能不能放量要看明年验证情况。
Q:激光领域产品公司能跟上吗?
A:要看技术,不好说。如果明年晶合能够做到3000片/月,同时有导入预期,那公司可能会把资源往这边倾斜。现在项目太多了,看不清楚,不可能投入全部研发资源。
Q:现在在验证的是键合胶和厚胶?
A:厚胶没有。厚胶是很早期的在研项目,现在在实验室做。厚胶是Bumping里面比较细分的材料。
Q:厚胶现在没怎么发力?
A:对。客户有需求都能匹配,是公司积累的一个方向。是光刻胶的一种,工艺难点是很厚,越到底下就不好受到光照,不好固化,底下光刻难度比较高。客户对厚胶的替换意愿比较弱,现在应该都是进口的。价值量不是很高。整体需求几个亿的规模。
Q:公司自己研发的g线、i线光刻胶进展?
A:g线面板胶,i线半导体光刻胶。i线不温不火,是价格红海,在中芯下面一个小厂在供货,每年百万级别。现在市场都往A胶、K胶走。
Q:刚刚说的这几个胶,在其他分类里吗?
A:对,其他。
Q:今年EMC的情况?
A:比较稳定,营收上没有大的增长,是因为淘汰低端应用来保证毛利率,但是高端应用拓展速度并没有砍掉低端应用的速度快,所以营收上增长不明显,但毛利率略有向上。
Q:EMC毛利率?
A:30%左右。
Q:和住友、昭和的差距?
A:住友、昭和在这个领域做得很好。高端手机芯片、GPU、CPU基本都是用到他们的,毛利率能达到50%以上。
Q:EMC明年的预期?
A:提升毛利率,做结构性调整。收入没有很高预期,主要是调整毛利率,适当往高阶封装走。
Q:EMC未来会受益于先进封装吗?
A:会。但是HBM国内没有几家能做,如果量能起来,并且有国产替代意愿,公司也有机会。HBM比较难做,海力士、三星做得比较好,他们用的封装料是LMC,是京瓷和信越的,现在国内基本没有。华海诚科据说业内验证情况还可以,可以关注他的毛利率,如果真量产了,毛利率会被拉得很高。
Q:下游有哪些客户在做验证?
A:飞凯没有,飞凯做的不是LMC,做的是GMC,是颗粒的。飞凯做的是功率半导体的IDM,但是先进封装OSAT目前没有,也不知道其他家有没有导入。
Q:这块主要要往高端做,收入没有很着急?
A:是的。市场比较大,不急。但是一旦毛利率下去了,会带动整个半导体板块毛利率下降。
Q:明年半导体材料里面哪块比较看好?
A:湿电子化学品,不管什么封装形式,总要用一些药水,发展还不错。
Q:湿电子化学品两个亿左右的收入?
A:对的。两个亿都是先进封装,药水只做先进封装的Bumping。
Q:除了长电还有那些大客户?
A:很多。通富、华天都有,国内三家大的都有。还有盛合、粤芯、芯德、德州都是公司的客户。
Q:公司湿电子化学品市占率?
A:很难统计。光伏、PCB、面板、半导体里面都要用到化学药水,所有加起来市场可能有百亿级别。但是细分切到公司产品所在领域,可能就10几亿、20亿。公司现在做了两个亿,市占率估计就10%。
Q:安集科技也要做这个领域的产品?
A:是的。安集要从CMP拓展到其他产品。
Q:上海新阳也做?
A:也有一些先进封装。之前我们了解到,他们更多在前道TSV通孔电镀材料,还有高纯试剂。
Q:湿电子化学品明年增速预期?
A:很难估。现在保守一点,因为去年上半年很好,但是下半年突变了。如果市场还是按照去年上半年的趋势来走的话,其实没什么压力的,但是一下子跌到谷底之后,去年到今年乃至明年的业绩压力就比较大了。去年是上半年比较好,下半年比较差;今年上半年比较差,下半年也不见得那么好,所以明年也很难展望。它不是一个线性外推的趋势,所以不敢做推断。
Q:湿电子化学品毛利率?
A:40%左右。
Q:锡球今年变化?
A:锡球从前三季度销售来看,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今年下半年据说台湾地区销售还可以,大陆+台湾整年度加起来可能1.5亿。明年不好预期,变化比较快。毛利率20%-25%,主要是受到金属锡以及其他合金金属的价格波动。
Q:封装材料加起来今年大概6-7亿收入?
A:去年5.5亿。今年5.5亿,也不敢说很高。
Q:这6个亿左右都可以算先进封装材料?
A:EMC也可以用,但是目前大概五六成都是用在传统的,例如QFP、DIP封装里面,功率器件、分立器件里面用到。其他材料都可以用于先进封装,药水是100%用在先进封装。
Q:明后年半导体材料板块产品大的变化?
A: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做一些量的提升。例如明年先进封装芯片出货量很好,能带动上游。另外从产品结构看,先进封装键合材料、Barc、i线看能不能有突破。先进封装药水产能现在比较满,看张家港的产能能不能尽快建起来,这样可以做更多的东西。
Q:Barc光刻胶进展?
A:在正常出货。每年的量百万级别,给一家存储厂在供。
Barc全称叫做抗反射层光合胶。iline的制程是不用Barc,因为它的波长够长。波长越短,像248、193的话,像K胶、A胶,应用工艺里面波长越短,光的干涉作用越强,使光在打到它的底面的时候,如果没有反射层就会反射回来,光会有干涉,就会印一段明一段暗,光刻胶里面就会像榴莲千层一样,切得很多不均匀、没有被固化的部分,光刻的效果会变得很差。有两层,有一个顶层的Barc,也有底层的Barc。我们现在做底层的Barc,就是光打到下面被吸收掉,不会反射,让光刻效果会变得更好。
Q:Barc明后年能做到千万级别吗?
A:努力吧。现在只有一个存储厂在做。
Q:Barc市场空间?
A:十几个亿。随着K胶、A胶的工艺越来越多,也带动了Barc胶的销量。
Q:i线、Barc都放在其他里面,现在大概是小几千万的收入?
A:对。
Q:明后年这一块变化比较大?
A:对。如果稳定的话,考虑单独摘出来,但现在还没看到这个趋势。现在变化比较大,就先放在其他里面。
Q:Barc胶的毛利率?
A:50%左右。因为量比较少,应用在K胶和A胶工艺里面搭配使用,对验证要求比较高。
Q:Barc推广难点?
A:验证。因为不仅会影响到Barc本身的抗反射层效果,还会影响到整个K胶和A胶。
Q:跟K胶和A胶的质量有关吗?
A:总归是需要的。因为这跟光波有关系,光的波长到了248、193,甚至到13.5nm的时候,都必须要用这个材料,因为没有办法避免光的反射带来的筑波效应。
Q:键合胶只有客户扩产新产能的时候才愿意用?还是老产线也用?
A:现在一直在用。90nm只要做一层减薄,但现在客户觉得一层减薄对良率要求没那么高,并且本身产能也不需要扩得很大,就会用成本比较低的机械剥离、药水剥离等。但是一旦量起来了,例如客户要求交货20万片,短期内要保证良率和产品性能,更倾向用国外的产品,先把客户的单子完成,客户对你有很高的满意度,下次还会继续给你单子,从20万变到200万的话,才会去考虑去降成本,再逐渐导入国内玩家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我认为不会在国内开始做Chiplet封装的早期会导入激光键合的国内产品,可能更多是用国外竞品。
Q:盛合晶微今年情况?明年月产能3-4k?
A:不清楚它的实际产能。市场传闻明年3-4k。
Q:展望毛利率?
A:拍脑袋的,没太大意义。不知道材料成本结构。按照国外TOK、3M,他们的毛利率低于50%就不愿意做了。
Q:公司的半导体材料毛利率一般不会低于30%?
A:有,像锡球、EMC都没有到30%。但是公司也是希望能够逐步提上去,因为看到高阶应用能到40%甚至50%的毛利率。
Q:客户还有长电?
A:长电先进是公司最大的药水客户。没听说长电在Chiplet和CoWoS上面有扩。声音最大的是盛合晶微。
Q:长鑫有找公司验证吗?
A:从业务端了解到,长鑫那边没有做激光键合的验证。
Q:华为和盛合晶微的产能能对上吗?盛合晶微的产能不够?
A:不够,盛合晶微也是刚刚起步,昇腾、鲲鹏、骁龙都给他们单子。现在华为喜欢搭好多层结构,看不清楚。
Q:键合胶在盛合晶微除了公司之外,还有其他国内的在验吗?
A:客户不会告诉你在验的同时会验其他哪几家。
Q:公司跟华为还有其他的合作吗?
A:不能讲。2019年跟华为海思做了药水验证,还不错。现在都不让说了。
Q:跟华为合作也是半导体材料领域?
A:对,面板也没啥合作。
Q:面板光刻胶正胶、负胶产能?
A:各2500吨/年。后面短期内不会扩了,但如果产能打满,还有空间可以扩。今年把产能做了改造,结构调整,原来是4500吨/年的正胶、500吨/年的负胶,今年产能匀了匀。
Q:面板光刻胶开工率?
A:负胶今年刚刚开始试生产,开工率很低,现在只有一支产品在做试生产,相对于2500吨基本没有什么量。正胶1000吨出头,50%不到。
Q:面板光刻胶营收体量?
A:去年2亿,今年也差不多2亿。
Q:OLED发光材料进展?
A:OLED材料从研发到厂房建设2017年就开始了,合成、提纯、升华产能都具备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技术,不是说做中间体的技术,而是具有专利结构的材料技术。下游客户的要求是如果你要做终端材料,就必须要有专利结构,他才敢用。不仅仅是提供一到两款的专利结构的专利,还要看你有没有研发迭代的能力,包括和其他材料供应商的器件搭配使用情况。这对研发的要求很高。公司手头有两款材料有专利结构,但只在小尺寸OLED面板厂做供货,如果要往维信诺、京东方供,就必须要有很多专利结构材料,还要保证帮他做配合、研发迭代,挑战很大。中间体公司肯定不会做,因为OLED中间体价值量比较低,公司还是希望能够做终端材料,自研+与国外大厂外研合作。和国外大厂聊过几个项目,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合作下去。
Q:那两个材料是什么颜色?
A:发光材料只有一个bluehost,蓝光的主体。还有一个是电子传输层的。
Q:OLED材料明年预期有比较大的变化吗?
A:没有。OLED行业不错,但公司面临刚才讲的问题。先降低期待值,目前还没有大的变化。
Q:公司面板光刻胶大客户?
A:惠科、中电熊猫(京东方下面的)、超视堺(鸿海下面的)。
Q:面板光刻胶明年预期?
A:看行业。从今年九十月份来看,面板稼动率在下降了。他们备货基本是在Q2末或者Q3初备货,像双十一还有北美的黑五这些购物节。现在短期内的备货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稼动率现在已经掉到八成甚至八成以下,很难预测明年是什么样情况。
Q:稼动率上涨的话,对于公司开工率会是正向促进的吗?开工率才50%?
A:50%是按照设计产能来算的,公司一开始就没有打满。从2021年开始,正胶基本每年都是900、1000、1100的数值,就没有打满。按照产能5000吨,只做1000,开工率不到20%。但是我觉得没什么太大意义,因为每年这个数值的绝对值是在增长的。公司希望能够做到把2500吨跑满,可能还要三五年。
Q:面板景气度比较高的话,国内每年的消耗量是多少?
A:正胶每年消耗量3万吨。正性光刻胶的市场20亿左右,它的单价70元/公斤(7万元/吨)。负胶也差不多3万吨。
Q:面板光刻胶有降价吗?
A:这些年有降,客户那边要求。价格在往下走,但是公司要保毛利率,更多是要有自己配方上的调整。有一些材料是从国外进口的,可不可以在国内做一些原料上的替代。一些自研高价原料的低价化,性能保持不变或者是更优的情况下做一些调整。国内的这几家,像北旭,好像面板光刻胶毛利率也就18%左右的毛利率。
Q:公司应该比这个高,有20%+?
A:没有那么高,正胶15%左右。
Q:负胶毛利率?
A:个位数。因为负胶是做贸易的。今年现在在做试生产的那一支产品,到明年这个时候开始做一些比较稳定的量产,可能毛利率会往上提一提。
Q:彩胶毛利率?
A:25%。彩胶品种比较多,加权下来毛利率比较高。
Q:加权下来毛利率有15%?
A:没有,10%出头一点。
Q:今年调整结构?
A:负胶多做一点。负胶的品种比较多,RGB三色,价值量也高一点。
Q:今年液晶?
A:10月单月不怎么样,下游稼动率往下调,四季度也不会很好。去年10亿收入,今年10亿就不错了。
Q:明年液晶?
A:不好说。看下游稼动率调整,京东方、华星、惠科好像都在统一控产。国内这几家能控制全球的液晶面板出货。
Q:液晶产能?
A:所有加起来400吨,还有一部分在建设。已有220吨。180吨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扩出来。
Q:液晶毛利率?
A:比较稳定,部分单晶是自己做的。40%左右。
Q:液晶明年扩出来之后,产能消化压力会比较大吗?
A:产能消化压力还好,现在默克和JNC还有40%-50%的份额,所以这块压力不会很大。从产品性能、交期、服务、价格来看,没有一条比他们差。
Q:显示材料未来的变化主要在OLED?
A:目前来看是的。
Q:以后要是变Micro的话,以后还能继续做吗?
A:LCD这块液晶可能会下来。OLED可能从2015年开始就有了,到今年小十年才逐渐在小尺寸面板上面有一些渗透,渗透率也就接近四五十。未来再看十年,LCD还能活十年已经很不错了,那个时候公司也可能有其他布局,包括像Mini、Micro,公司如果要做的话,跟半导体材料更相关了,因为它是要做倒装工艺的,那个时候在半导体里面会有一些量,包括未来还有一些新的技术。
Q:光伏电镀铜?
A:没有变化。客户意愿不是很强,设备投入、路线性价比不高等等。客户是隆基、通威等头部几家。
Q:和广信材料是对手?
A:还好,紫外固化材料一小部分重叠,但市场足够大。
Q:紫外固化展望?
A:去年挺好的,但是今年表现不是很好。2-3年的短周期,2015年国家开始铺光通讯建设,那一波起来得比较快,下游的光纤光缆厂开始扩产,到2018年发现供给侧改革了,要去库存,到2020、2021年的时候库存消耗得差不多了,开始补库存,所以2020、2021年比较好,拉动了公司的增速。库存补得差不多了,今年又开始往下走了。今年出口也不是很景气,之前给印度、韩国的量比较大,今年量没那么大了。
今年预期小幅下滑,明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跟今年差不多。30%左右的毛利率。今年1-8月原材料价格相较于去年比较低,毛利率就还好。
Q:光纤光缆发展对公司的贡献?
A:也没什么发展。没看到下游积极的变化。
Q:激光键合对设备的要求?
A:没有了解过。但是做激光键合的设备很贵。激光解键合的效率高,出货产能会拉得比较高。同时它的破片率比较低、良率高,也可以在室温下做键合。缺点就是产线投入比较大。但是一旦要做到Chiplet、CoWoS的级别,必须要上这种高效率的设备,才能保证一定的出货量和良率,这是现阶段机械式、化学浸泡、热固热塑达不到的。
Q:如果真正做这个工艺的话,需要和设备公司进行联合调配方的工作吗?
A:会的,但不是前置在设备那边调,应该是他们买回去之后,公司在他的工段上面做一些参数窗口的调整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