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板块机构更新:青啤11月山东省内销量增速?上海机场国际航线恢复进度滞后原因?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1-30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gj食品】青啤更新

销量:根据草根调研,我们测算11月山东省内销量双位数增长,10-11月销量低单位数下滑。据调研,11月中旬以来,省外进货节奏环比修复,12月将进行新年备货,铺货进度或保持。我们预计4Q23全国整体销量增速持平至正增长,2023年全年销量持平左右。

结构:根据草根调研,我们估算10-11月山东省内主品牌依然保持中高单位数销量增长,其他品牌双位数销量下滑,整体结构依然处于加速迭代状态。我们预计4Q23主流以上结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吨价提升中单位数。

投放:据草根调研,我们预计11月开始公司加大对经销商买赠补贴,以及低档酒出清相应的货折补贴等,以应对年底备货冲刺。我们预计或投放补贴或部分反映在4Q23吨价当中,部分反映在销售费用当中

上海机场-600009-旅客量恢复助力业绩改善,国际航线复苏后公司业绩弹性可期

旅客量持续恢复,公司业绩显着回暖:公司作为长三角的国际航空枢纽,受益于本轮民航出行恢复,2023年1-10月浦东机场累计起飞35.4万架,累计旅客吞吐量为0.44亿人次,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2.6%、68.81%。

得益于旅客量的持续复苏,公司1Q-3Q实现营业总收入79.21亿元,同比+92.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121.40%。

政策驱动下国际航线将加速修复,公司弹性有望释放。2023年1-10月浦东机场国际航线起飞架次、旅客吞吐量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9.9%、34.7%,国际航线恢复进度滞后主要受政治、签证等问题影响,但目前情况已有所改善。

近期中美元首在会晤中取得一定共识,中美航线明年有望大幅增加直航班次,航班恢复正进入加速期。此外,中国决定对法国、德国、马来西亚等6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降低海外入境门槛;作为回应,法国、马来西亚发布相关免签支持政策,也将提振国内出境需求。预计中美航线复苏、签证政策放宽等因素将驱动国际航线持续恢复,考虑到公司国际航线占比较高,我们认为公司业务弹性将于明年进一步释放。

公司免税业务增长值得期待。非航业务是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公司非航业务实现收入68.6亿元,约占总收入的63%,其中免税业务实现收入37.88亿元,约占总收入的35%。2023年国际航线逐步开放,Q1-Q3公司免税合同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3%、49%、57%,后续将伴随国际客流恢复而进一步复苏。从未来发展来看,一方面,“十四五”期间上海机场将推进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新建T3航站楼,公司商业餐饮面积将大幅增加;另一方面,2023年4月,公司完成对收购Uni-champion(持有日上上海、日上中国等公司权益)32%的已发行股份、日上互联12.48%的股份,致力于打造“机场+免税”的竞争优势。综合来看,公司领先布局机场免税业务,国际航线复苏、扩建项目投运将共同推动公司免税收入增长。

【fz商社|社服】锦江酒店:拟以4.6亿元收购锦江资本旗下酒管公司,酒管公司23Q1-Q3净利润1180万元、拥有丽笙品牌境内使用权

■事件概述:锦江酒店拟以协议转让方式收购锦江资本持有的酒管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合计4.61亿元,与账面值相比的溢价为37.54%。

■标的公司:锦江资本持有的酒管公司为高端酒店品牌管理公司,主营业务为酒店管理。截至2023年9月30日,其在全国35个城市管理76家星级酒店(含五星级/四星级酒店40/32家)。截至23Q3,酒管公司营收8119万、净利润1180万(21-22年酒管公司收入1.7/1.6亿、净利润1585万/-655万),总资产位4.04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3.11亿元。

■酒管公司于2023年8月与锦江酒店旗下丽笙酒店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允许酒管公司在境内使用丽笙品牌设立和经营酒店,并得到丽笙提供的技术支持,旨在借助丽笙的国际酒店管理经验,提升高星级酒店管理运营水平。

■交易影响:1)本次收购将进一步完善锦江品牌矩阵,实现从经济型、中端至高端酒店的全面覆盖。2)锦江酒店旗下全系列品牌酒店将连通现有的GPP及WeHotel平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轻纺】越南或拟对部分跨国企业征收全球最低税,中长期无碍织造越南布局

■越南或拟从2024年1月1日起,对连续4年中2年综合收入达7.5亿欧(合60亿人民币)或以上跨国企业,征收全球最低税;税率为15%。

根据越南税务总局审查,约有122家在越南投资外国企业受到全球最低税影响;如果拥有母公司的国家从2024年起全部征税,这些国家明年将征收约超过14.6万亿越南盾(合43亿人民币)额外税差。

■我们认为,越南此举或是响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全球税收协议,旨在各国避免税收“逐低竞争”,考虑到部分跨国企业避税等行为,或并非针对织造等部分行业。

近两年,我国织造产能呈现加速向东南亚转移趋势,其也是企业适应全球化的必然布局;越南拥有人力、关税、地缘优势,对于争取国际订单具备重要意义,海外产能成功转移也侧面带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该事件对公司具体影响尚在进一步沟通测算中,贸易流程繁琐且涉及细节较多,但大致来看:

1、对头部织造,①对申洲国际,目前越南成衣产能占25%面料占50%,享优惠税率5%;②对华利集团,目前产能100%布局越南,但其大多数工厂税率约20%,本次影响预计或较弱。

2、对腰部制造,目前看或仅百隆东方(全球色纺纱龙头,越南占75%,目前税率5%)达到征税要求,初步测算影响净利约大几千万,但不排除未来以补贴等形式返还;对于健盛集团、新澳股份、伟星股份等或暂未达到征税标准。

■整体看,该事件或对在越织造有一定情绪影响;但考虑到全球去库、赛道格局及自身成长,税收对公司业绩及预期影响中期看或有限。

目前我们延续此前织造观点,2024产业同比明确改善,一方面、大型织造验证产业地位,拐点明确,加速集中市占;另一方面、腰部织造加速出海,已证明全球化实力,争取国际竞对市场,拉开国内竞对差距,已是趋势;部分税负变化无碍成长势能,建议积极关注【申洲】【新澳】【伟星】【华利】【健盛】【百隆】等。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