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1-20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天顺风能调研纪要231117
1、近期海风动态?
汕尾、广西、海南的项目在动了,年底集中都动起来,军事、航道、渔业基本都找到方法解决,后面就是按部就班去做。
很多省管项目本来预期23年年中开始推,实际拖到23年年底,所以明年省管能装30%就不错了,70%留到25年。国管项目25年启动,26年开启。所以24年是复苏,25、26年是景气高点。
2、公司海工产能?
揭阳30万吨已经投产:青州6项目,小部分导管架12月15日要交付;
汕尾20万吨已经投产:
阳江:明年投产
射阳:年底完成改造,产能提升到60万吨;
25年以后:广西北海、汕尾看还有没有新的码头规划出来,25年之前不可能有了。后续南方地区公司拿到50%的导管架市场份额,净利率15-18%。
各省份具体情况:公司在广东、江苏有产能和属地优势,广西、海南也差不多(当地没有属地化工厂),浙江造船厂本身太多,上市公司都没去投产能,福建目前量不大(得等25年以后,公司已经去占了个地)
3、为啥码头资源稀缺?
以阳江为例,地方政府规划了一堆码头,但设计的时候吊车只能最大吊1000吨(导管架动辄1800吨),后来只能做散货码头,没法做海风。另外码头周边有没有土地做生产,一般需要300-500亩土地做工厂厂房。
4、Q4交付指引?
50-60跟单桩,1300吨/根,对应6万吨(目前都堆在射阳工厂里);
6-7套导管架,对应2万吨;
2套升压站,利润率高,单套4000-5000吨
加总预计8万吨以上。
5、合同性质?
塔筒、水下基础:都是项目闭口合同,一个项目一一轮,没有年度框架。
6、单吨净利润指引?
目前:
单桩:1000元
导管架:1500-1800元。导管架供给没有增加,竞争不激烈,中信重工、振华重工也没有新场地。
公司侧重点不在于涨价,重点在于回款。
国内海工问题:项目经常延期,业主不确认收入,放在你自己的存货上,很占用资金。只要确认营收就OK,150-180天账期问题。
非上市公司导管架产能
中信:福建工厂,1个月3-4套导管架,一年30-40套导管架;山东还有一个工厂;
振华:南通10万吨产能、舟山10万吨(租的工厂)
造船厂订单比风电好多了,盈利能力不差
公司:射阳属地优势;
海力:大丰属地优势(有塔筒厂,不是单桩,但是用这个接单、计税记在这里)。
7、现金流紧张,是否要出售自营风电场?
目前不会,还没逼到这个份上。
这两年公司的确在加杠杆:海工和自营风场两个业务。
出售电站23年不会做、24年初步试探,25年大规模卖,或者reits,未来还有碳税交易价值。
陆风全资本IRR=10-12%,现在变现非常容易,今天上午淡马锡还来公司谈。2020年后的新项目现在没有补贴,现金流非常好。
今年新建1GW,明年大概率也是1GW新建。
海风不考虑建设,建1GW海风100亿、陆风30亿,海风投资额大、建设过程中风险高、且IRR没有陆风高(转让风场收益就没有陆风高),所以公司不碰。
海上全资本IRR=6%,央企借款利率低,可以搞的。
8、陆塔和叶片产能收缩?
1)陆塔:以后就50-60万吨产能(21年底90万吨产能)
东别和中部,这2个地区会大比例用混塔。严格说,现在已经全部是混塔了(混凝土+钢结构,混凝土便宜),塔高140米以上,对钢的用料少。
公司在中原的产能:河南、山东,合二为一;
公司在东北的产能:通辽、乾安,合二为一;
泰昌:定位陆塔出口,目前看每年控制在15万吨以内,原本30万吨产能。主要是没有优势,要运到港口。出口地点:东南亚、中东、南美。
2)叶片:以后就1000套产能(原本1500套)
多出来的500套产能场地不关停,往上游做**,拉挤板,客户是叶片厂。
未来叶片25-30亿收入水平,今年1.5亿利润,如果转型成功就2.5-3亿利润水平。
9、福建海风进程?
上量要到25年以后漂浮式出来。
只有公司去占了个地方,主机厂、电缆、其它环节都没去建厂。
10、德国库克斯产能?
24年底投产,50万吨。半年验证工厂,25年年中可能出货。
都是成本加成;单桩利润1000-1200元/吨;
投资额2-3亿人民币,金额不大;
单桩生产非常简单,可以全自动化,在欧洲可以生产(耗电不高);在欧洲本地采购钢材,怕存在反倾销等问题。
11、日韩出口?
之前没有,现在验证,至少需要半年。
日韩未来以海上风电为主,但短期装机量也不大,也得25年以后量比较大。
12、通州湾产能?
还在建,客户是东京电力和敖旭,验厂时间至少大半年,出口的话,也得明年Q2-Q3之后。
30万吨产能,买了2块地,第一块地已经改造得差不多了。有10万吨是给海外准备的,在做规划。
13、长风计提风险?
因为长风和上市公司计提规则不一样,所以Q3计提了2500万,长风老项目的应收都计提完了,后续Q4龙源射阳项目也交付了,就没风险了。
14、漂浮式?
还没有商业化。
公司码头设计的时候留出来漂浮式下水的空间。
15、明年国内陆风装机量?
50-60GW左右。稳定。
16、海风装机预判?
24年:10GW,具体拆分如下:
广东5GW:4GW(青州5+6+7,帆石1+2,合计5GW,拍干出来4GW)+近期广东省管竞配的7GW中阳江的3GW干出来1GW;
江苏3-4GW:2.65GW+江苏第二批省管竞配的8GW中的部分;
其他各省再做一些。
25年:15GW;
广东:5GW(省管部分)
江苏:5GW(省管部分)
其他各省再做一些
江苏8GW省管竞配:预期年底落地,大风、盐城。
17、公司明年海工交付?
公司目前在手50-60万吨订单(青州6,12月才交6套,大头在明年),看接下来1-2个月的订单情况。看业主具体进展,Q2Q3是旺季,Q1Q4是淡季。
具体能接多少,不知道。如果拍在手订单80%交付,24年40万吨交付。
18、GDR?
明年4-5月吧。
19、导管架最大可以做?
80多米。
青州5-6-7,13-15MW机型
帆石1-2,15-16MW机型
20、风电场应收?
900MW是带补贴的项目,有应收,目前有7-8亿,是在2年以上账龄。
21、风电场利润?
今年5.5亿利润
24年增加:1亿多利润,1-2-3-4季度都有并网,1GW一般贡献3亿多年利润,24年接近7亿利润。
22、欧洲海工竞争格局?
25年扩产出来的:天顺、cswind、ciff
中国钢板比欧洲便宜1500元,欧洲碳税100欧元(2年后第一批落地),中国50元人民币。
23、股权激励?
公司海工很多厂还没落地,还没到做的时候;
另外,
第一期员工持股:还没兑现
第二期员工持股:亏的
所以,员工没啥积极性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