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数据库行业专家交流:信创政策给数据库厂商的时间窗口?头部厂商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4-06-24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国产数据库行业专家交流纪要20240620

Q&A

Q:国产数据库行业的市场空间和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A:根据市场评估,国产数据库行业的市场空间大约在400亿左右,但实际从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市场容量大约在100亿左右。竞争格局方面,市场上存在300多家数据库厂商,提供300多种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市场细分为分布式数据库、集中式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云数据库等,每个细分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头部的几家厂商。

Q:国产数据库行业的市场容量具体是指什么?是否包括国外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

A:国产数据库行业的市场容量大约在100亿左右,这个数字包括了国外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例如,达梦数据库一年的营收大约六七个亿,而集中式数据库市场容量大约有40亿,达梦在其中占到五分之一左右。整体来看,国内产品尚未达到100亿的市场规模。

Q:在国产数据库行业中,头部厂商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如何?

A:在国产数据库行业中,头部厂商的市场份额较为集中。例如,在集中式数据库领域,达梦数据库占到20%左右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但在与Oracle等国外厂商相比,国产数据库厂商的市场份额仍有较大差距。在不同的数据库细分市场中,销售额主要集中在前五家厂商,如分布式数据库市场中的阿里云、华为云,以及集中式数据库市场中的达梦、人大金仓、南大通用等。第三名以后的厂商销售额很难达到上亿规模。

Q:国产数据库厂商在信创政策下的生存空间和竞争态势如何?

A:根据与会者的观点,国产数据库厂商的生存空间将受到信创政策的显著影响。不在国策名单中的数据库厂商将难以获得国企、政府等单位的使用,因为这些单位会严格参照名单进行采购。国产数据库厂商的竞争态势将非常激烈,名单中的厂商数量有限,可能只有三百多家中的十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能够留存。名单的规模不会太大,例如去年12月公布的第一批只有11家,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数据库。未来可能还会有二期、三期名单公布,涵盖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但整体数量依然有限。

Q:信创政策对数据库厂商的时间窗口和市场机会有何影响?

A:信创政策为数据库厂商提供了一个3到5年的时间窗口。如果厂商不能有效利用这个时间窗口,抓住产品和市场机会,那么在时间窗口关闭后,由于数据库产品的高用户粘性,更换成本将变得非常高。用户一旦选择了某几家数据库厂商,就会与之形成紧密的耦合关系,后续更换的难度和成本都会很大。因此,能否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对于数据库厂商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Q:目前国产数据库的推进现状和规划是什么?头部厂商的内核自主研发情况如何?

A:指出,信创政策的推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党政信创,从2019年开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涉及OA、办公、邮件等简单应用。第二阶段是央企信创,包括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行业,目前正在进行中。第三阶段是核心系统替代,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整个信创政策的时间窗口预计到2027年底结束,但实际可能会有所延后。至于头部厂商的内核自主研发情况,与会者没有给出具体信息,但提到了有些厂商可能只是在现有开源数据库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自主可控程度有待观察。

Q:目前国产数据库在央企中的替换进展如何?

A:目前央企的国产数据库替换已经开始。一些央企的OA办公系统已经完成了替换,而生产经营系统的替换仍在摸索和适配阶段。部分央企的业务系统替换进展较快,已经完成了一部分替换工作。整体来看,国产数据库在央企中的替换正在逐步推进,但不同企业的进展情况有所差异。

Q:国产数据库行业目前存在哪些主要的内核形式?

A:国产数据库行业目前主要有三种内核形式。第一种是自研内核,例如达梦和南大通用等;第二种是开源内核,又分为基于PostgreSQL(PG)的开源,如人大金仓、优选汉高、华为高斯DB等,以及基于MySQL的开源,如阿里的OceanBase、PolarDB等。目前,走PG路线的比较多,因为MySQL仍在Oracle旗下。

Q:国产数据库在开源基础上的改造和自主化程度如何?

A:国产数据库在开源基础上的改造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简单将开源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后进行销售,另一种是对开源产品进行深入改造,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二次开发,如华为的高斯DB、优选汉高和人大金仓等。要通过国家政策测试,代码自主率必须达到一定比例,至少90%以上的代码需要是自主研发的。

Q:国产数据库头部企业的代码量大概是多少?

A:国产数据库头部企业的代码量基本在300到500万行这个水平。

Q:国产数据库与Oracle等国外数据库相比,代码量是否越多越稳定?

A:代码量多并不一定代表稳定性越高,但代码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程序在设计时考虑的分支和情况的多样性。代码量多意味着在遇到不同情况时,程序的容错性和稳定性可能更高。但同时,并非所有代码都是有用的,关键在于代码的质量和设计思路的周全性。

Q:Oracle等国外数据库在国内市场的占比情况如何?

A:目前,Oracle、IBM、微软等国外品牌的数据库在国内市场的占比加起来将近一半。例如,Oracle与中国邮储银行和南方电网签订的合同金额均为2亿,但这种大单通常是场地授权买断,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不再购买Oracle产品。

Q:国产数据库与Oracle等国外数据库在业务系统替换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国产数据库与Oracle等国外数据库在业务系统替换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系统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库功能需求更加复杂,对数据库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2)国产数据库在80%的功能上已经可以跟上Oracle,但在性能稳定性、可靠性方面仍有差距,预计还有5到10年的差距;3)在20%的功能上,国产数据库与Oracle仍有差距,尤其是在超过常规使用场景的高压力、高复杂度情况下,差距更加明显。

Q:目前各个数据库厂商的应用场景、最新产品竞争力以及技术路线的差异是什么?

A:互联网厂商如BAT(阿里、华为、腾讯)主要优势在于分布式数据库,基于云环境,支持开源内核如PostgreSQL或MySQL,且与云架构结合灵活,资源可动态扩展。传统数据库厂商如达梦、金仓等以集中式数据库为主,适合非高并发场景,如工业生产环境。集中式数据库在数据一致性上有优势,适用于核心业务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在高并发场景下有优势,但数据一致性尚待成熟。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分布式数据库市场容量预计增大,集中式数据库市场可能萎缩。

Q:头部数据库厂商如阿里、华为、腾讯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有何区别?

A:腾讯在数据库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认可度相对较弱。阿里和华为是主要竞争者。阿里的数据库产品如OceanBase和PolarDB基于互联网思维,适合ToC场景如支付宝、淘宝,以及手机银行等,但在ToB业务支撑方面存在缺陷。华为的数据库更接近央企等大企业业务场景,适合ToB业务。在行业应用上,阿里云和华为云的数据库在金融、运营商、能源等行业均有广泛应用,企业会根据业务特点选择适合的数据库产品。

Q:国产数据库行业中“老四家”指的是哪些公司,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A:国产数据库行业中的“老四家”指的是达梦、金仓、南大通用和神州通用。达梦的数据库自研,专注于集中式数据库,且与Oracle兼容性好,主要在党政和电力行业表现突出。金仓基于PG开发,技术性能相对较弱,但借助信创三期的契机,在党政市场取得一定地位。南大通用较早布局,产品线全面,包括集中式数据库、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等,市场认可度高。神州通用起源于神州软件和南大通用的合资,主要领域在航天军工,其他行业使用较少。

Q:中兴的高端数据库产品有何特点,以及新环公司在数据库领域的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A:中兴的高端数据库产品是分布式交易型数据库,与Oracle对标,基于MySQL开发,主要服务于运营商行业,市场认可度较高。新环公司起初专注于非关系型数据库,主要基于Hadoop生态系统处理非结构化数据。近年来,新环开始拓展到关系型数据库领域,主要基于开源MySQL开发,但在市场上使用并不广泛。

Q:国内数据库厂商在版本迭代和bug维护方面的表现如何?

A:国内数据库厂商在版本迭代和bug维护方面与Oracle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产数据库目前处于较为弱势的状态,用户需求直接影响版本迭代,导致迭代计划经常被用户项目打断。尽管如此,华为、阿里等大厂在开源后,其代码的分析和管理过程显示出较高的规范性。达梦和南大通用在版本迭代和管理方面也表现不错,尤其是达梦主要维护集中式版本,迭代有序。其他厂商的版本控制相对随意,控制不够严格。

Q:国内数据库厂商在代码自主化率方面的表现如何?

A: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国内数据库厂商的代码自主化率基本都在95%以上,差异不大。

Q:达梦数据库在响应时间和吞吐量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其他厂商在这方面的表现如何?

A:达梦数据库在高并发吞吐能力和响应速度方面确实存在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数据库厂商在处理高并发场景方面的经验不足,与Oracle等国际大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南大通用的集中式数据库基于IBM的Informix源代码,经过消化吸收和重新编写,性能和稳定性较好,可以说是国内厂商中表现较为突出的。

Q:国内数据库厂商的定价体系是怎样的?

A:国内数据库厂商的定价体系主要以license销售为主,按照服务器节点数量授权,不按CPU核数计算。云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则采用订阅式租用方式,将数据库打包成服务销售。分析型数据库还有按容量计费的模式。

Q:国产数据库的购买方式和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A:国产数据库的购买方式可以是按服务器购买或者按数据容量购买,例如OLAP数据库,可以根据1GB或1TB的数据量来评估成本。价格方面,数据库领域存在一个标准的定价体系,但在实际竞争中,这个体系往往形同虚设。价格可以从几千元到二三十万元不等,这取决于竞争态势和客户的需求。例如,达摩在电力行业可能卖到二十多万元一套,而在其他行业可能只卖两三万元一套。

Q:当前信创数据库行业的整体情况以及下半年的订单和出货情况如何?

A:近两年信创数据库行业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出货量也在增加。但不同公司的情况各异,例如金仓可能面临萎缩,因为它之前享受了党政信创的红利,而在央企信创竞争中可能没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信创要求,用户在招标时必须选择国产数据库,这导致数据库行业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例如,国铁集团去年年底招标的武清数据中心项目,原本预算为三千多万使用Oracle数据库,但因信创要求而改为国产数据库,这表明数据库行业的需求在增长。不过,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