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4-07-04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对话迈瑞医疗20240703
Q&A
Q:本次设备更新的规模预计是多少?迈瑞医疗在市场中的体量如何?
A:国家在两会期间提到,整个中国的设备更新市场规模大概是5万亿左右,规划一直到2027年。今年中央预算有1万亿,地方还有配套资金。预计今年下半年医疗设备更新市场终端规模在千亿左右,迈瑞相关设备的市场规模在数百亿级别。考虑到渠道、空间和市占率,下半年对迈瑞收入的贡献将非常可观。我们对今年20%的增长有强烈信心。
Q:公司的主要收益集中在哪些设备?
A:最核心的是超声设备。超声设备的市场需求最大,使用范围广泛,从大医院到基层医院都会用。相比之下,监护线设备主要用于大型医院的ICU病房和手术室,小医院和基层医院使用较少。因此,超声设备的受益程度最为明显。
Q:设备更新的订单落地节奏如何?
A:从本月开始,订单逐渐落地,但不会集中在某一个月或某半个月。采购由各个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取决于各家医疗机构的推进情况。预计今年制定的设备更新规划绝大部分会在今年之内完成,国家有动力推动这些医疗机构完成采购。
Q:今年设备更新计划的落地情况如何?
A:很多地方的医院和县级医联体已经向省级发改和卫健申报了设备采购需求,很多项目已经审批通过,可以直接开始实施采购。预计今年基本上所有的省份都会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今年内落地采购计划。
Q:设备更新是否会采取集采或其他统一采购方式?
A:设备更新的采购由各个地方自行组织,发改委仅负责审批项目。采购主体可以是大医院或县级医联体,组织统一采购,但不太可能看到省级或区域联盟一起组织采购的情况。
Q:化学发光的传染类集采目前的落地情况如何?IDD的出厂价是否有调整?
A:基本价格上没有什么变化,但传染类集采还未开始实施。目前,安徽省及其他省份尚未发公告执行上一轮的传染病集采。
Q:设备更新的需求主要来自哪些医院?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需求情况如何?
A:从金额角度来看,主要需求来自大医院。大医院购买高端设备的金额较大,而基层医院的需求量也不小,尤其在国家刺激政策下,基层医院的采购动力更强,因为他们依赖财政补贴。大医院设备采购几乎不依赖财政支持,而基层医院则相对依赖财政支持。
Q:设备更新中,超声产品的需求是高端产品还是中低端产品更强?
A:金额上来看,高端产品的需求更强。基层医院在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购买高端超声设备。
Q:设备更新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中央财政贴息还是地方贷款?
A:主要依赖中央财政贴息,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的支持比例较高。国家希望通过财政贴息鼓励社会资金流动,确保刺激计划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Q:设备更新采购中是否会倾向于国产设备?
A:虽然明文上不会写明倾向国产设备,但存在这种倾向和需求,最终采购项目需要国家审批。
Q:公司是否为下半年设备更新政策做了备料储备和其他规划?
A:公司在二季度就已开始准备,包括关键零部件的储备、产能安排和上游供应链的安排。自两会后,公司就已为可能的集中采购需求做准备。
Q:迈瑞在海外市场,特别是俄罗斯市场,是否面临外汇结算问题?
A:目前没有具体回答。
Q:公司如何应对当前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
A:公司已经认清了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包括结汇问题、本土保护主义、关税和地缘政治等因素。这些问题是不可控的,但公司具备成熟的国际化能力,能够应对这些挑战。迈瑞医疗在海外市场已经有24年的经验,从2000年开始出海,建立了欧盟和FDA的质量认证体系,具备了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Q: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和投入情况如何?
A:公司在海外市场已经有接近30年的布局经验,目前在海外拥有三千多名员工,其中90%以上是本地员工。公司在海外的投入不仅限于营销,还包括本地化生产、临床服务团队、售后支持和IT支持团队。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尤其是增长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Q:公司如何应对海外市场的本土保护主义和关税问题?
A:公司在应对本土保护主义和关税问题上具备一定的能力,但这些问题是公司无法改变的,只能被动应对。公司将继续通过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和收并购来应对这些挑战。
Q: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并购情况如何?
A: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并购非常成功,尤其是在IVD业务方面。公司已经完成了两起重要的并购,分别是芬兰的海泰生物和德国的德赛诊断,目前整合进展顺利。未来,公司还希望在海外市场有更多的并购布局,以支持IVD业务的出海和持续增长。
Q:上半年的超声采购需求是否受到下半年设备更新政策的影响而有所延后?小公司的超声产品库存情况如何?
A:我们的库存通过IT手段实时掌握,库存水平基本稳定。上半年的采购需求,尤其是二季度,确实受到设备更新政策的影响而有所推迟。
Q:公司二季度各业务线的经营情况如何?对二季度的预期如何?
A:上半年包括二季度的收入增速会承担一定压力,利润增速没有问题。全年增长目标预计不会有问题,下半年收入增速会非常快。
Q:惠泰医疗的并购整合进展如何?
A:目前并购整合主要是学习和支持,惠泰的经营和管理仍由其原有团队负责。我们派出BD团队和研发、营销负责人参与战略规划。
Q:下半年设备更新的市场规模是否会完全转化为收入?
A:订单大部分应该会落地,能否确认收入取决于交付情况。
Q:如果终端市场规模是几百亿,那么出厂端的体量大概是多少?
A:下半年的增速目标和全年增速目标应该能达成,这意味着订单规模相当大。
Q:订单结构中,超声和其他产品的比例如何?
A:超声占最大比例,硬件、麻醉机、会议机和卫生监护也有一定比例,但不及超声。IVD分析仪器的规模相对较小。
Q:公司全年20%增长的拆分情况如何?
A:国内外增速差不多,三条产线中IVD、影像和监护分别贡献增长。
Q:反腐对下半年设备更新的影响如何?
A:反腐影响很小,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影响主要在去年表现不好的地方。
Q:二季度月度情况是否有好转?
A:二季度整体收入增速压力较大,不看月度数据。
Q:二季度IVD装机情况如何?全年装机目标是否有调整?
A:二季度数据还未出,今年的装机目标没有调整,发光和流水线目标保持不变。
Q:反腐对IVD装机的影响如何?
A:反腐对IVD装机影响不明显,二季度的影响主要来自设备更新项目。
Q:公司下一个五年规划在增速上是如何考虑的?
A:我们正在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包括三大产线、种子业务和各个区域的规划。上一个五年规划中,我们每年20%的增长目标是经过严谨规划得出的,并且我们也达成了这个目标。规划需要考虑市场增长情况、潜力、渗透率、市场格局演变以及迈瑞自身的投入。新产品的推出对业务增速影响很大,我们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规划。我们已经在心血管介入领域进行了布局,目标是在明年进入全球前20的水平。2025年20%的增长目标可以实现,但要进入全球前十的医疗器械公司榜单,需要在心血管赛道有所突破。
Q:DRG和DIP政策对IVD板块的影响如何?
A:DRG政策已经实施了好几年,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政策一直在推进,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实现全国住院项目的DRG全覆盖。我们一直在观察其影响,但整体来看,过去几年国内IVD板块的增长还是很稳定的。就诊情况、住院人数和检测情况都在持续增长,门诊也是重要的住院病人来源。我们的仪器产出情况环比持续增长,与设定目标一致,没有看到明显的负面影响。
Q:现在是否有一些临床拆项目、拆套餐的行为,会不会对IVD的增长有一些影响?
A:这实际上一直在进行,主要是受DRG影响。过去的利润中心变成了成本中心,因此不必要的、临床上价值不大的项目会从大套餐中拆出来。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逻辑。
Q:2023年发光业务的收入拆分中,主要传染病、甲功等项目的占比情况如何?
A:在国内市场,中标项目占比最大,超过三成;传染病项目占比超过两成;甲功项目占比约15%。这些核心项目(传染病中标、甲功激素、心肌标志、炎症等)占整个国内400亿化学发光市场的比重超过90%。这些项目也是外资占比最高的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在攻克的项目,未来有望带来国产替代的空间。
Q:公司在全球Top10的目标中,除了汇泰的健身业务外,是否还有其他布局,特别是在心血管和高值耗材业务方面?
A:这是一个长期规划。高值耗材业务市场非常大,全球前十的医疗企业中大多数都涉及高值耗材业务。这些公司的盈利水平、成长性、现金流和ROE都优于单纯做设备的公司。我们选择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作为高值耗材的核心赛道,因为这些业务需求更可行,直接与人口老龄化相关,能够保证迈瑞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韧性。未来,我们还会在这些赛道上进行更多的布局和延伸。
Q:公司在微创外科、种子业务、动物医疗和AED等业务的增速展望如何?
A:微创外科的增速目标最高,预计今年增速可达50%以上。微创外科市场大,尤其是高值耗材部分,如超声刀和强生吻合器等刚刚起步,市场空间巨大。动物医疗和AED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但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业务受宏观影响较小,属于刚需医疗。
Q:公司在海外本地化建设方面的进展如何,特别是IVD业务?
A:目前海外本地化建设进展较快。我们主要通过与当地现有厂家合作,包括通过并购德赛诊断的方式,实现本地化生产。预计今年底之前会有超过十个国家实现本地化生产。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当地公立医院的招标采购中占据优势。
Q:本地化生产之后,是否会提升海外IVD业务的盈利能力?
A:会有提升。由于很多附加值低的试剂从中国运过去,运费高昂,导致成本优势丧失。通过本地化生产,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Q:公司今明年有哪些新品上市,特别是大单品?
A:腔镜吻合器最近刚刚上市,是微创外科最大的单品。超声刀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进行第二轮集采。此外,化学发光的新项目和超高端超声平台也将陆续上市,预计这些新品将带来良好的市场表现。
Q:今年超声设备的增速是否会比往年更高?
A:今年的增速肯定比去年好很多,但也不太可能大幅增长。主要制约因素是医生的培养速度。我们正在通过与腾讯等合作,利用AI和远程诊断手段,减少对医生的依赖,提高诊断效率。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