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专家交流纪要:近期碳酸锂大跌原因?市场上成本高于八万的厂商的占比?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2-07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part1、碳酸锂交流电话会纪要

核心要点: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跌停,连续创新低

主因:

需求低预期:IRA严格程度超预期、24年出口大幅下调

库存超预期:上游天量存货、已越来越多大厂加入抢跑队列

更新:天齐下周出货3-5k吨

此前SQM运回国的硫酸锂,近期已加工成6k吨Lce,另外1万吨预下周到港

关于对IRA法案的解读:24年美国多数车型补贴金额从7500美金降至3750美金,24-25年将面临从补贴退坡到市场化驱动转型阵痛,#类比中国18-19年低增速。

短期供需:天齐、蓝科、SQM放货短期将给现货端带来巨大压力:三家都是全球最低成本的锂盐,仅这三家给市场带来2.5~3万吨lce供给,预计占12月锂盐需求的50-60%,即使不考虑库存,12月国内锂盐都将过剩1.8万吨lce(过剩幅度38%)。预计锂价短期难以止跌,不需要设目标价,跟随趋势即可

中期供需:IRA中期维度上将给锂电需求端带来巨大利空(原本被寄以厚望的美国电车预计将miss),24、25年过剩幅度将超市场预期,锂价或跌破7w

纪要:

碳酸锂期货市场现状分析

碳酸锂期货自上市以来,整体呈下跌趋势,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较高。基差扩大,电工价差增加。碳酸锂期货价格仍有下跌空间,中长期偏空。供应端放量确定性高,短期供应减产不及预期。成本下行空间大,预计锂价可能跌至8万元左右。需求端采买低迷,库存无改善。

part2、锂矿专家交流纪要20231206

一、碳酸锂的底部价格判断

八万的价格非常接近碳酸锂的底部价格。我分别以电碳的价格在10万和8万,加工费在5万、4万、3万的假设做了推导。假如电碳卡在10万,加工费卡在5万,经过合理推导,5度的矿价是在8300块钱一吨,4度的价格是在4700块钱一吨,3度的价格是在2500,2度的价格在1100。加工费在4万的话,5度的矿价是在1万块钱,4度的在5600,3度在3000,2度的在1300。加工费在3万的话,5度的价格是在11000,4度价格是在6500,3度的价格是在3500,2度的价格是在1500。所有的价格全部是以人民币计算的,不含任何的汇率,也全部都是含税、含运费到厂的价格。

我们发现,加工费每增减一万块钱,5度矿价之间的差距每吨是在1600到1700块,4度矿价的价格差距是900块钱,3度的是500块,2度的是200块。从这个价格你可以感觉到,价格越低的电碳其实越适合用高品质的矿,但是高品质的矿又是贫瘠资源,不是普适性的矿,而普适性的矿基本上在2度到3度为主的,所以你可以反推这个价格,你在市场上是不是能够采购到这个价格,或者说矿商是不是能以这个价格把矿卖出来,这个就是大家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

其次,以同样的方式以8万的电碳价格去推导,加工费是在5万的话,5度的矿价应该是每吨在5000块,4度的每吨在2800,3度的是在1500,2度的是在660。加工费是4万块钱的话,5度的矿石的每吨价格是6600,4度是3700,3度是2000块,2度是880。加工费是3万块钱的话,5度的矿价是8300,4度的价格是4700,3度的是2500,2度的是1100块。和10万电碳价格类似,加工费每增减一万块钱,5度的价格差距也是1600-1700,10度是900块,3度是500块,两度的是200块。

10万的电碳价格如果对应到普适性的矿,2度的价格基本上范围在1100到1500每吨,3度的话是2500到3500每吨。然后8万的电碳价格,如果对应到普适性的矿,2度的价格是660到1100每吨,3度的是1500到2500每吨。这些价格包含运费和税费以及其他费用。在此基础上减去运费、装卸费、税费等费用,可以去观察矿商是否能在这个推导出的价格挖出矿,锂盐厂是否能采购得到这个价格的矿。因此,我非常有底气地认为8万块钱已经非常接近于碳酸锂底部的价格了

如果有人非常坚持,因为确实有人之前也说过矿价几十块钱,加工费一两万块钱,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我觉得它是一个特例的情况,而不是普适性的情况。以我所了解的情况来说,8万块钱能够实现正常生产的话,可能是在矿山当地挖矿出来,直接进到锂盐加工厂去生产,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实现矿到碳酸锂的全部生产过程。如果达不到这个程度,那我觉得很难实现这种情况。这也是我认为8万块钱是底部价格的原因之一。同时我也看到有人从澳洲的矿的成本去核算,拉到国内之后加工的成本算出来是8万多,我认为能够相互印证,8万是可以参考的价格。这是我认为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

二、碳酸锂的成本计算理解

最近在不同的群里,我看到了一些有关碳酸锂成本的图表和PPT,这些图表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碳酸锂现金流成本。我不知道这些人是否拿着这些现金流成本的数据进行倒推,看看能够推导出怎样的现金流成本矿价。以这样的价格,锂盐厂是不是真的能够采得到货?或者说矿矿商是不是真的以这样的价格能够往上去放货?一两万块钱的锂盐加工费可能存在,但是它是非常少数的情况。而且锂电行业的锂盐加工费并没有一个普适性,这个费用的高低程度取决于能耗、回收率(包括云母,辉石,回收料等)和技术的差异,而这三个因素不同工厂的差异特别大。不同工厂能耗不同,生产情况不同,技术差异非常大。有些工厂只能做到准电碳,再加上由于这个行业的技术人员相对稀缺,因此不同的加工费的波动非常大,没有一个普适性。

所以,如果你想真正了解碳酸锂行业的成本,最好是从矿端到碳酸锂端进行推导,因为这可能更符合正常情况。如果仅仅从碳酸锂出发,推导矿端的成本,我们上面所用的方法可能是有效的,但从一般的角度来看,应该从整体矿价到碳酸锂去推导,可能更具有参考性。因为目前的情况是矿价和碳酸锂的价格在多数情况下是倒挂的,即矿的价格较高,而锂盐的价格已经下降,这是一个相对普遍的情况。同时,卖矿的人经常会坚守自己的成本线理论,在价格低时不卖货。因此,从矿价到碳酸锂的角度去推导,可能更适合一点。

此外,国内锂盐厂和矿山之间的关系不像传统产业那样存在有利益的挂钩或商讨加工费等情况。例如,对于铜产业,矿山和冶炼厂会商讨加工费等事宜,而对于新兴产业,各方可能会有利益挂钩。但是在碳酸锂行业中,锂盐厂和矿山之间几乎是一种更为单纯的买卖关系。在价格博弈方面,这种关系时刻存在,价格的博弈是不断进行的。

现在到了年底,很多机构都在制定平衡表,听说很多平衡表的结果都是过剩的。然而,必须明确过剩到底是矿过剩还是碳酸锂过剩。如果判断是矿过剩,那么必须结合矿价和加工费,推导出来的生产过程才是符合逻辑的。因为矿价低,加工费有优势,锂盐厂没有理由不努力生产。然而,现在的问题是矿价没有优势,加工费也没有过多的优势。如果推导出碳酸锂产能过剩,逻辑上并不那么顺畅。因此,我认为在制定平衡表时,一定要明确是矿过剩还是碳酸锂过剩。如果推导出碳酸锂过剩,一定要考虑矿价和加工费这两个因素,才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结果。

目前碳酸锂的价格下跌,但迄今为止,我没有听说任何一家矿山受到了影响,也没有出现停产或减产的情况。主要受到影响的是贸易商,尤其是矿的贸易商,他们可能会受到一定的资金压力,或者他们拿到的价格本身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可能会陷入困境。但是矿山本身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目前受影响最严重的是锂盐厂和锂盐的贸易商。由于矿价倒挂和加工费不利,再加上碳酸锂的价格很低,因此锂盐厂是受损最为严重的一部分。另外,锂盐的贸易商如果有库存,做了对冲可能还好,但如果没有做对冲,受伤也会很严重。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上,碳酸锂价格的受损影响是非常不均匀的。

如果碳酸锂的价格被大规模炒作,尤其是降至更低水平,因为现在有人确实在交易6万元的价格,那么拿这个价格往回推,看是否能够进行生产,或者是否能够购得矿,国内价格如果被大幅度打压或者恶性炒作到一定程度,那么我们进口矿,无论是从非洲还是从澳洲进口,都可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最终可能导致贸易流向的变化。

很多人提到非洲的矿石价格便宜,但要考虑非洲的先天条件,基础设施较差,电费成本很高,有的地方甚至达到四五块钱一度电。按正常的一两块钱一度电计算,矿石的成本也不可能几十块钱一吨。加上其他成本,一套设备可能就需要几百块钱一吨。因此,对于声称几十块钱一吨的矿石,确实存在很大的疑问。相比之下,澳洲矿石的成本相对较为明晰,有更多的数据可以参考,包括年度财报等。非洲的情况信息不够全面,但即便是从电费方面来看,也并没有那么便宜。因此,因此,过分看空这个市场可能不是一个特别理性的行为,对于这个行业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导。每天群里涌现大量小作文,以及关于现金流成本的信息,我认为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具有很大的参考性。如果真的想要核算成本,最好是从矿端开始推导,这样可能更为普适一些。

三、Q&A

Q:从行业的普遍情况来看,目前碳酸锂贸易商手上的库存处于什么位置?

A:大的贸易商,比如国企等几乎没有库存,手上的库存很大概率是贸易性的融资。库存只是作为质押在企业名下,所有权不在贸易商手上。中型的贸易商库存保持在一两百吨,但如果是从传统行业转型过来的人,都有在期货上做一些对冲,完全不做任何对冲的比例比较小。也有压根没有库存的。

Q:您觉得八万是一个底。市场上成本高于八万的厂商的占比有多少?

A:大部分都比八万高。十五万以下的生产很困难。几万块钱的成本是很难做到的。每个工厂的能耗、回收率、技术都不一样。回收率不一样意味着矿的成本差异很大。技术不达标价格肯定卖不到正常的电碳价格。除非矿和加工厂是自己的,不然维持不了八万以下。基本上国内在八万以下的厂商很少,没几家。

Q:怎么看期货对市场价格的引导作用,对后期走势的看法?

A:产业上面参与期货的人不多,但是产业上的人都在看期货的价格,它对现货的成交是有情绪性的影响,但没有直接性的影响。关于后市,期货价格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提前反映了市场的一些预期。许多人认为这轮价格下跌已经充分反映了未来供大于求的情况,因为在降价过程中一直有这种声音存在。因此,目前的价格可能已经包含了对未来价格和市场供需状况的一些预期。如果没有新的故事,未来可能不会有太多变化。

Q:价格是维持,还是有进一步的回落?

A:进一步的回落需要有新的故事,如果没有什么新的故事的话,可能这个价格就是底了。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行业很可能就是一个震荡的过程了。

Q:海外矿山明后年的扩产或者新投产的增量如何?

A:首先从澳洲来讲,澳洲现在销售有非常好的利润,所以投产短期不会受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资讯也说澳洲大型矿山的股东们,也在重视未来供大于求对价格的影响,包括对生产结构的影响,后续有没有其他动作,不好去判断。从正常的角度来讲,投产会进行,但是量能不能放的出来,销量会不会有影响,可以去关注。前几年包括到现在澳洲矿的生产和销售,它的数据是可以劈叉的,生产可能会进行,但是销量需要去重点关注。

Q:明后年的需求端有一定增量或者维持今年水平?

A:不会太差,但是也不会有过分的好。在今年的基础上可以稍微给一个增长率,但是增长率多少,要结合更多的信息。

Q:马上要到期货交割月了,大家都在关注交割品的标准,仓单制作,也会对现货带来一些什么影响?

A:现在整个现货市场基本上以自己的长单需求为主,很少有散单出来。贸易市场基本上原有的那些货每天都在出,量比较小,几吨、几十吨这样一直在卖,没有大批量卖的情况,因为大家手里没那么多货。能够做多少仓单,现在要看贸易商手里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还有就是有没有驱动力。再就是锂盐厂,交了长单之后剩余的货有没有空间做长单,是要打疑问的。所以要关注一下最近可能披露的仓单数量,我自己的理解没有那么多的货能够做成仓单。

Q:没有那么多量能够交割,那需要对应做跌盘,是否意味着这一波交仓会导致有反弹的行情出现?

A:现在距离12月底还有20多天,交易所每天也在现仓去调整,肯定会有陆续的平仓出来。但是大幅度的反弹可能性不太大,因为它是陆续往外平的,不会一下平出来很多的量,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因为交易所也在从中做调整。

Q:澳矿的调价节奏,之前很多说是m+1的定价模式,现在谈的怎么样了,还是在博弈之中?

A:市场上确实在说锂盐厂跟澳洲有签m+1,有签m+2的,但是没有确定的信息,我们也是看资讯平台上的信息。据我所知,要谈下来确实不太容易,因为毕竟是依赖于他的。国内锂盐厂跟他们虽然是股东的关系,但他是包销权,所以挺难的。小矿山有可能敲下来,大矿山挺难的。

Q:无论m加1,m加2也好,有没有起步的空间出现?4万加工费的话可能在6600人民币,算起来不到1000美元的矿价,是否能被澳矿接受,他们成本好像有些已经超过1000美元了?

A:澳矿如果说不到1000美元,m加1,m加2主要还是看期货合约的结构,如果是back结构的话,确实是有利的;如果是contango结构它就不利了,是增加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判断未来的结构趋势,精矿不到1000美元能不能够回的来也不好说,如果说他们不愿意卖,也没招。

Q:价格走到1000美元以下的话,是否有一部分低成本的盐湖成为主流,代替一部分澳矿的供应缺口?

A:紫金在盐湖一个月,还是几个月才出来几吨的量,现在规模还蛮难的,需要更多的时间,我觉得没有那么快。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关注非洲这一端,相对盐湖来说比较好搞一点。非洲矿是价格比较低的,体现在电费或者其他的隐形成本,如果这部分价格已经被影响到了,确实会影响国内到矿的情况,如果这部分影响不是很明显的话,还是会陆续有的。价格一下跌,首先影响到的就是做散矿的,一般就是200吨、300吨这么个量,量不多但数量很多。价格下跌首先打掉的就是这部分人。

Q:包括中矿或者华友的几个大型矿山,明后年是否能成为大批量稳定的供应?

A:大的企业能够稳定生产,短期的亏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如果长期价格太低,对他们也会影响一点。短期可能并不会影响很多,尤其规模性的开采。有背景性的企业,承受价格波动应该比较强一些。

Q:请教一下刚才计算电碳的价格,是基于什么的回收率来推的?品位下降的话,回收率也会下降?

A:回收率基本上维持在70%算的。品位按5.0算的,如果是3.0的话,可能是不到60%的回收率。按照正常的推导,完全考虑100%的回收率去算,但是实际中回收率是有影响的,所以一般会用一个标准。比如说3.0的,大概二十几吨生产出来一吨,但是实际可能就没有这么多。

Q:如果正常来说,锂盐厂会不会直接用低过4.0或5.0的矿来直接生产,还是经过处理,把品位提高再生产?

A:这个要分种类,比如锂云母品位比较低,如果说一点几品位,就要浮选到2.5左右再去进行加工。如果说直接原矿打粉就有比较高品位的话,没有必要去浮选,直接进到生产环节去了。锂辉石的话也是一样的。

Q:刚才不同品位的不同回收率其实把锂云母和锂辉石混在一起来计算的?

A:对,相差的不是很多,用这个作为一个普遍性,锂云母和锂辉石都可以套进去的。锂云母和锂辉石确实是略有差异的,锂云母比锂辉石的回收率要差一点,而且锂云母的加工成本要比锂辉石高一些,因为锂云母里面有微量元素,锂辉石比较干净一些。

Q:锂云母和锂辉石的加工费差距有多大?

A:加工费不是按照品位来决定,而是工厂按照生产成本决定的。基本上最低的都是3万的加工费,市面上小厂会这么报价,但是大厂一般都是5万往上的。

Q:最悲观的判断碳酸锂价格会有多低?

A:我觉得8万就比较接近于底部,如果说更为悲观的,我听到的价格是6万。

Q:假设锂价在6万-10万,上游降低成本生产的时间会有多长?

A:这个要看矿价什么时候回到正常的电碳加工价格,时间应该比较长,没那么快。具体时间不好去讲,首先要看矿端松不松口,还有意识形态怎么变化,没有人能够判断清楚。

Q:现在锂精矿,特别是澳矿的锂精矿现货市场,是否有一些余样单或者额度比较大的单可以采购?

A:目前为止国内散矿市场没有报澳洲矿,去年确实还有,今年完全没有看到。

Q:年初的时候因为下游客户需求缩减,包销的上游锂矿的量当时消纳不掉,有在现货市场上转,现在这种现象还有吗?

A:我没有发现,也没有看到。只看到有人买低品位的澳矿做浮选,没有看到高品位的澳矿。不论是锂盐厂多余的矿原料在市场卖,或者是澳洲直接拉回来的,没有看到。

Q:现在委托加工的加工费基本都在5万以上,这个价格是针对多少品位的锂辉石的还是锂云母?

A:加工费不论矿的品位,是根据锂盐厂的性质背景决定的,大厂就会比较贵,小厂就有溢价的能力和空间,相对稍微便宜一点。加工费一般来说是随着碳酸锂的价格波动,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一般报出来就是基于整个工厂的成本,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东西,很难有什么压缩的空间。除非是给到它的矿品位太低了,加工费可能往上增加一些。如果你给到5.0以上的矿,就希望他把加工费压一压,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即便压可能也不会很多。

Q:现在不管是5度以上还是多少品位的加工费,基本没有低于5万?

A:大厂基本上没有低于5万的,或者也不会低很多,4万8、4万9。

Q:行业里主流的大厂,像赣锋,雅化,盛鑫,天华,他们用高品位的锂精矿去生产锂盐,加工成本大概要多少?

A:这个不好说,因为好的矿产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走出口路线的,各厂差异都非常大。

Q:进口的散货大概是几度品位的?到国内之后还要再浮选吗?

A:2度到3度。不需要浮选,一度多或者一度往下需要做浮选。

Q:这波锂价的底部是不是很接近了?低锂价对非洲、澳洲、南美盐湖里的投资有哪些障碍?

A:主要看生产的成本能不能覆盖掉,或者拉回来之后能不能直接用的,有一些要再加工的,还要加一个加工费。如果用电炭去衡量国外的话,不太合理,可能用工碳合理一点。

价格对他们的生产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就像非洲那边的矿,从挖矿到运矿国内,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的。拉到国内之后核算完的价格跟碳酸锂的差距,才是影响他的地方,因为国外基本上成本是固定的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