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维2023年年报交流:0BB设备今年渗透率?光伏行业扩产降速对订单影响?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4-03-28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奥特维2023年年报交流纪要0327

核心要点:

订单结构:在2023年新签订单中,光伏设备占91.52%,锂电占3.04%,半导体占0.42%,改造服务占5.02%;光伏设备方面,串焊机占比44.54%,单晶炉是23.97%,丝网印刷是9.3%,退火炉占3.1%,激光烧结占3.4%。在2023年在手订单中,光伏占93.57%,锂电占4.39%,半导体占0.42%,改造服务占1.62%。

毛利率:23年综合毛利率下降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单晶炉确认收入7.43亿元,毛利率是18%,低于综合毛利率,但相比22年是增加的。

0BB设备:上一代串焊机设备050签单数量约5080台,其中4000多台客户会选择在1-2年内改造,今年底预计有2000台设备改造,渗透率达到50%以上。采用焊接+点胶的高温工艺,新增设备少,而且可控性好。

激光设备:划片和烧结设备在三季度量产,双面poly晚一些,但大概率也是在三季度。单GW对应的设备空间都在400-500万元。

交流问答环节:

1、光伏行业扩产降速对订单有影响,公司对未来的展望?

从去年开始,产能阶段性过剩,价格大幅下降,产业链出现亏损,但终端发电收益率提升。海外人工智能和数据技术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会超预期。公司相信行业空间会超过过去,要依靠技术和产品行程突破。具体到订单,公司在光伏行业布局不断完善,进行工艺改进和突破,前五大客户依赖度降低,新工艺带来的订单,比如0BB、层压机、锂电叠片机也在客户端验证。公司把研发、销售、工艺岗位扩展到服务、制造等方面,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半导体核心设备在量产,形成了小批量订单。

2、公司设立海外公司,主要考虑是什么?对海外业务有什么规划?

基于全球制造的趋势,看到了中西方关系的变化。装备企业在海外受制于供应链,通过走出去,拥有全球化合规经营的视野。除了马来西亚,未来还会在其他地区合法合规经营。公司与当地半导体上市企业合作,与合作伙伴之间是竞合关系。奥特维业务形成闭环,从前端项目机会挖掘、项目研发,到提供客户智能制造系统,而不只是装备系统。

3、未来收入和利润构成在各业务中如何分配,研发工作如何内部协同?

预期未来光伏锂电发展速度较快,半导体规模不会很大。随着储能业务快速增长,投入储能的客户越来越多。业务增长带来内部研发配合的问题,公司启动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动态管理,这些都是让公司内部架构流程更加匹配,人均签单额从22年的200多万,上涨到327万元,今年向350万元目标迈进。公司希望2024年实现脱胎换骨,效率提升不限于研发、制造、服务、销售的配合,还有更多子公司的管理。

4、TOPCon焊接量产工艺的客户接受度如何?

目前正在洽谈中,0BB产品发布后,有客户了解到我们在配合龙头客户,整个行业对TOPCon应用0BB的信心大幅增加了,存量设备改造和新设备增加需求都会很旺盛。截至2023年12月,上一代设备050签单数量约5080台,其中4000多台客户会选择在1-2年内改造。

5、0BB技术今明年的渗透率有多少?改造的成本高吗?

如果二季度末形成量产的话,估计在两年左右时间,估计今年底有2000台设备改造,现在谈的客户从三季度开始改造,要在二季度加速验证。TOPCon组件端渗透率在年底会达到50%以上。改造还没有完成报价,有小批量改造,还没有拿到最终合同,公司为批量改造降低成本。目前项目都在沟通中,下次季报会公布改造费用。

6、24年哪些新产品推出值得期待?

硅片端,第三代拉晶低氧炉有600多台在爬坡生产,公司是行业内第一个批量生产低氧单晶炉的,实验室有明显降氧效果。虽然客户销售价格亏损,但龙头企业还会有新的项目。自动化会取得突破,针对老项目和新项目,实现对现有市场覆盖。分选机也有半片分选趋势,今年也会有需求增长。

电池端,在TOPCon和前端工艺设备都有布局,包括激光设备,LPCVD设备也有两个客户在验证,到订单需要一个过程,今年到四季度还会有新产品出来。行业开始兼容半片,我们双平台匹配半片设计,在半片丝印市场提高市占率。

组件端,除了0BB,还有050K设备,以及排版焊接一体设备。由于电池更薄、银耗降低,焊接拉力更轻,一体化排版+叠焊+串焊机是新产品,在客户端提升了生产良率。通过三合一产品设计,对于人工和材料成本都有降低。层压机针对0BB工艺路线,进一步提升层压机均匀性,做了一年多技术布局和测试验证,希望今年四季度量产。公司上半年开始样机设计和制造,二季度市场验证,三季度功能完善,四季度形成订单。

锂电方面,客户端测试验证,面向储能电芯趋势明确,后端模组pack线今年增长速度比较明显,总量在10亿级别以下。

半导体方面,划片机、切片机,新设备也会在二季度试用,订单产生会更慢。

订单主要来自于光伏,锂电和半导体绝对值也会增长。

7、24年海外需求如何展望?是否有一体化趋势?要在马来西亚建设产能吗?

24年国内企业到海外建厂速度下滑,但客户群体在分散,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对海外制造有抑制作用。海外制造会在产品价值稳定后,启动新的项目。海外也是有一体化趋势的,东南亚更加明显。奥特维在海外不是经销服务,是有制造产能的。

8、0BB对SMBB的替代节奏如何?

我们在与客户沟通,相比新机来讲,0BB改造成本比较高。公司做改造方案时会超前布局,比如电池片厚度从120μm下降到115μm,我们会超前布局100μm,与客户未来性能升级相匹配。现在与龙头客户交流,已经超过了2000台的规模。包括2020和2021年部分设备厂,有4000多台满足改造条件,也争取把2021年的改造掉。2021年之前设备产能是3000片/小时,到2024年产能翻倍到7000片/小时以上。对于产能7000片/小时的设备,改造成本是1元,而对于产能3000片/小时的设备,改造成本也在6-7毛钱,所以改造的效率不明显,因此这部分设备会被快速淘汰,到二季度末才会对上一代设备的替换和存量设备改造有清晰的判断。

9、判断设备改不改造,要看是哪一年买的,如果是去年刚买的,留下了改造余地,客户可以花更少的钱?

是的。

10、0BB工艺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是前焊接还是后焊接,还是掩膜方式完成电池片互联?未来哪种方案更好?

公司对这些0BB工艺都有布局,基本都和行业头部客户在合作,覆膜工艺在2-3年前布局了,公司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覆膜是低温工艺,在层压机130度低温下覆合;我们发布的焊接+施胶属于高温工艺,在层压之前形成合金化,可控性比较好,虚焊、隐裂都能检测出来,客户风险比较多。如果是层压时互联,无法进行准确的电性能测试。公司主推工艺相对于SMBB变化较小,SMBB也用高温焊接和高温焊带,唯一增加了施胶点,相对于低温工艺没有助焊剂、低温焊带,掺杂了B材料和皮肤膜,目前还没有得到数据,但高温方式是比较好的过渡。另外,覆膜方式要投入新的设备,我们的工艺可以在存量设备上升级,新设备投入成本低。

11、您提到了先焊接再点胶,先点胶再焊接方案还用吗?

也会的,有客户在并行测试。两种方式对串焊机的改造量相当。

12、前焊接方式多了测试环节,这对于技术推广重要吗?

无论是前焊接还是后焊接,发现问题可以在串焊机上修正。覆膜方案只有到组件才能检测,返修成本更高。

13、半导体设备去年订单情况和未来的展望?

半导体主要做封测,划片、装片、AOI和键合都在做,键合做的最早,试用+订单不超过100台,但市场没有恢复很好,龙头客户去年业绩也不是很好。公司设备在国产设备中表现较好,市场份额是最大的,我们在等消费电子市场何时能恢复。AOI也开始试用,有少量订单。装片机第一台发出去试用,在客户端生产,总体效果还可以。划片机也在试用中。半导体设备试用时间长,形成订单周期较长。AOI随着汽车电子需求增加,以前客户不需要,但现在需要,每一个工位都需要这个设备,今年增长会比较快。相对于传统AOI设备企业,我们有核心设备,后续还有装片机、划片机可以输出。上述四个产品面向相同的客户,随着行业复苏,会有明显增长,获得了中车、华为的认可。

13、马来西亚合作只是一个点?未来是否把产能转过去,不只是AOI项目?

马来是一体化基地,包括光伏、锂电、半导体,海外客户订单希望在马来去承接。马来营商环境比较简单,不需要合资方式打入市场,但公司希望与当地有经验的企业深度合作,提升彼此的市场空间。合作方对半导体AOI设备布局全面,奥特维在制造和客户群体有优势,但不妨碍在更大的领域开展合作。

14、去年订单结构是怎么构成的?

在新签订单中,光伏设备占91.52%,锂电占3.04%,半导体占0.42%,改造服务占5.02%。在光伏设备中,串焊机占比44.54%,单晶炉是23.97%,硅片分选机是XX(未听清),丝网印刷是9.3%,退火炉占3.1%,激光烧结占3.4%,其他是1%多一点。

15、激光设备去年有哪些进展?今年有哪些变化?

去年选择的激光辅助烧结技术路线,在客户端接受程度没有达到预期。从24年开始,双面poly、电池划片,使得与过去产品结构不同,以前电池划片在组件端,现在有半片硅片或整片硅片在电池端划片。公司在积极布局双面poly和电池划片机,激光产品量产导入速度快,从订单预期上看会从三季度会形成批量设备订单,二季度还是批量验证。

16、三季度是什么种类的激光设备?

划片、双面poly,以及新的激光烧结设备都有订单增长机会。

17、大概价值量在什么水平?

激光设备跟着电池产线设计规划,1GW有两条线,单条线可能到600M。如果是1GW两条线,按照2台或者4台小设备双并排,单GW每个设备都是在400-500万左右。

18、双面poly在三四季度有进展?

划片和烧结设备在三季度是清晰的,双面poly晚一些,大概率也在三季度。双面poly有NDA协议,产品出来后,对外公布。

19、半导体开始确认收入,利润率也上升,没有往核心设备去走,中长期看是什么定位?

半导体设备要求很高,公司要积极做好人才和技术储备,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有一定把握才会投入。合资公司在做cmp,无论是对外合作还是自己开发,都需要等待机会。目前主力在封测端,未来能否拓展高精尖设备没有时间表。

20、半导体部门有多少人?

量没有完全起来,运营是由科技公司来支撑的,架构没有完全起来,研发接近100多人,服务、销售也差不多100多人。

21、0BB产品是不是没有定型?比如针对TOPCon用点胶+焊接,针对HJT用覆膜,这样才能达到成熟阶段?

0BB工艺在两年前开始测试,现在开始慢慢聚焦,现在重点在TOPCon上。现在进入小批量GW规模验证中,我们感受到的趋势是二季度客户会批量改造或新建设备。到目前为止,两年时间已经反复测试验证,仅一个客户印胶网版就换了200块,这个量是很大的。通过对比比较,客户在Q1基本选定了路线,Q2个别技术路线进入量产。

22、HJT对降银需求更紧迫,为什么不是HJT先跑通后再转换到TOPCon上?

HJT客户也在批量量产,我们设备在持续升级,但总体降本效果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超越或提升。HJT并不是因为0BB受到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TOPCon是现有技术的提升,没走一步都实现降本,可以坚定的往前推。HJT没有形成全面优势,测试过程有过冲现象,会有反复的过程。HJT客户还会再0BB上叠加新的工艺。

23、TOPCon用焊接+点胶方案,前道电池不需要变化,只需要变网版,后道只需要引入点胶就可以了?

对于焊接+施胶工艺,客户风险比较低,但是焊接难度比较大,对自动化和精度要求比较高,焊接模块、检测模块需要升级。以前串焊机是片级操作,现在0BB是一串一串操作,对自动化和精度要求更高,机械搬运中对电池片柔性保护要求也更高。从去年开始试验一年时间,技术门槛还是很高的。

24、小牛、先导也有0BB设备,如何看待竞争?

公司希望客户以更好地方式进行设备升级,设备能够连续性使用,奥特维每一代设备升级并不是围绕客户现有工艺要求,而是现有设备能否升级,以及未来设备能否有机会向新的工艺去迁移。公司设计的串焊机是基于晶硅的平台化焊接解决方案,对设计的要求比较高。设备迭代优化对设备企业比较好,但也是客户的痛点,新设备要考虑技术的兼容性。

25、0BB降本增效指标是否还有提升空间?对前端电池设备和辅材的影响,综合算下来是否有性价比?

客户会提出来具体要求,奥特维不会止步于客户的技术要求,而是会考虑超前设计。TOPCon每走一步都是对过去产品的迭代,电池端挑战不大,组件端最难实现的就是串焊机前端。为了方便客户进一步提升,所以是有提升空间的。

改造是基于结构设计的成本,设计优化是降本最大的途径,通过一代和二代机器,研发部还在努力降低成本。希望客户在1-1.5年收回投资,现在还是在1.5年左右,随着研发优化、批量采购优化、工序固定、以及模块化标准化,争取让客户在1年内收回投资。

26、公司新增了一家参股公司埃科光电,与公司主业有什么关联?

埃科光电是AOI设备供应商,相比大华、海康,规模要小很多。公司希望有核心视觉设备供应商,与公司进行联合开发,推动设备智能化,因此参与了战略配售。

27、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比营收和利润增速低,原因是什么?

光伏锂电从去年有产能过剩,将近2个季度的时间对奥特维有影响,客户在付款条件和验收上有调整,公司对这个压力做过了预判和准备,经营性现金流是有压力的。公司设备是客户的核心生产资料,客户要保证核心设备是稳定的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