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地产年报总结&业绩前瞻:券商板块估值和预期如何?今年银行资产质量?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4-04-12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金融地产2023年报总结&2024Q1业绩前瞻20240410

Q:对银行非银公司及地产上市公司第一季度业绩有何关键信息?

A:银行和非银金融公司的业绩主要集中在负债端的增长和净利润压力上。保险业中,NBV(内含价值)持续改善,个险和银保渠道转型见效,高定价产品停售带来催化作用,导致二三年保险负债端增长强劲。而净利润方面,主要受投资收益和新会计准则使用的影响,整体下降。不过,分红率稳中有升,对估值有一定支撑作用。此外,对于今年一季报展望,他预计保险业负债端NBV增速乐观,尤其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太保,信用价值增速预计在10%左右甚至超过20%,而净利润可能零上下的波动。

Q:保险业负债端和投资端的展望如何?

A:对于保险业负债端,预计在开门红的供需两端推动下,储蓄型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加之预定利率下修和报行合一推进,产品价值率提升将带动一季报保险负债端良好增长。至于投资端,他认为受权益市场同比影响,净利润预计零上下的波动。展望未来,监管措施将持续降本,改善利差损风险,头部上市公司的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特征显著。

Q:券商行业整体状况及一季报展望如何?

A:券商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4%,符合预期,但盈利趋势在年初有所下修,主要受市场低迷和监管政策影响,如IPO收紧、基金降费。经济投行资管三大手续费同比下降,资管虽看似持平,实则受经纪公司并表影响。投资收益在低基数下出现明显增长,但今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整体下降11%到12%,同比去年一季度较高基数和股市表现不佳是主要原因。

Q:IPO收紧对券商行业的影响如何?

A:受IPO收紧影响,券商行业IPO数量同比腰斩,这是一个负面压力。然而,债券市场表现较好,对投资收益产生正向拉动;交易量同比增加5%,其中两融有所增长,这些因素对净利润形成部分支撑,但整体上预计净利润将小幅下降。预计传统券商利润增速比行业平均水平好一些,有望实现正增长,华泰、东财、财通等几家券商表现将强于行业平均。此外,互联网券商如同花顺有望实现正增长,主要受tob业务驱动。

Q:券商板块估值和预期如何?

A:从板块估值来看,券商板块近期有明显调整,头部券商PE分位数已跌至近五年20%水平,PB更低,估值已处于较为安全的位置。预计一季报将是全年利润增速最低的时间点,但随着基数影响,同比预计会持续改善,全年仍有望保证两位数正增长。在流动性偏宽和交易量改善的催化下,券商可能产生结构性机会。

Q:银行板块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分析重点有哪些?

A:银行板块去年年报显示,收入压力增大,息差收窄导致一些银行提前供给贷款量以稳定利息收入。在收入构成中,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占比呈现分化趋势。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影响了业绩,其中债券市场波动对分期业务产生贡献。资产质量方面,大部分银行不良率指标保持相对稳定,但房地产敞口大、零售业务不良率反弹等压力因素仍然存在。资本充足率因扩表速度放缓而抬升,对资本补充压力不大。今年一季度,贷款投放节奏相对平稳,存贷款总量扩张可能不像去年那样形成过量供给。中小银行面临实体需求不足和资产配置难题,部分银行会提前释放信贷额度或被动配置债券。

Q:银行在一季度业绩上是否存在明显的分化?

A:是的,银行在一季度业绩上存在明显分化。大型银行(大行)在今年一季度面临较大压力,主要原因包括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拖累息差、LPR调整带来的重定价影响、存量按揭贷款定价反应以及作为政府化债主参与方进行低息贷款置换等负向因素。

Q:负债成本在银行一季度业绩中扮演什么角色?监管政策如何影响银行负债成本和息差表现?

A:负债成本在一季度银行业绩中是一个重要压力点。由于去年银行负债成本相对刚性,加上今年大部分银行的负债成本仍是刚性或上升趋势,导致负债端压力增大。此外,存款久期被动拉长和实际付息率未跟随挂牌利率下行也加剧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压力。监管对银行负债成本和息差表现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监管通过打击套利性质和低效占用定期存款的行为,引导负债结构优化,可能引发银行之间负债成本的分化;另一方面,如果银行能及时调整负债结构并在一季度释放出一定的降幅,那么息差将得到一定支撑。预计今年一季度银行息差大概率会收窄5到7个BP。

Q:对于银行板块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A:推荐持有国有大行,因其分红率稳定(30%),股息率较高(5%点几),经营稳健且有改善因素。此外,也可以关注股份行,如中信银行,其转债即将到期,主观释放业绩的积极性较高,同时在实际经营指标上也相对领先。

Q:今年银行资产质量如何预测?

A:今年银行资产质量相对乐观,存量风险将进一步加速出清,新增风险压力可控,但需特别关注房地产板块。一些房地产公司面临经营压力,反映在银行报表上的敞口较大,可能导致不良率反弹。此外,房地产抵押物不足的情况也会带来一些敞口和现金流的变化。

Q:第二条主线是什么?

A:第二条主线是关注经济修复线索。如果下半年信贷需求回暖,或先行经济指标改善(如房地产销售明显恢复),那么相关银行会迎来修复行情,建议关注需求相对好的江浙地区城商行、成渝地区城商行以及做下沉业务的农商行,如苏州、成都、常熟等地区。

Q:房地产行业的年报结算情况如何?

A:地产行业年报结算呈现四个特点:毛利率普遍压力大,因为结算项目主要来自20年和21年土地市场相对火爆时期,集中供地制度对21年土地结算造成显著影响;部分房企通过多元化业务对冲了毛利率下降趋势,但一些纯粹拿地且位于能级较低城市的房企受此影响较大,整体毛利率下滑明显。预计22年毛利相对较好的土地项目将进入结算阶段,毛利率有望触底回升。

Q:今年房企存货减值压力相较于22年有何变化?

A:相较于22年,今年房企存货减值压力有所收窄。根据跟踪的20家龙头国企房企的数据,今年整体减值约为350亿左右,相较于去年的500亿到600亿规模减缓了约20%到30%。

Q:今年房企的减值处理要求有何变化?房企存货质量关注点从减值转向了什么?

A:今年监管对房企减值的要求比以往更高,要求房企审慎而真实地进行减值处理,不能随意少减或进行业绩洗澡。因此,今年的减值数据更能真实反映各家房企的资产质量,且减值压力最大的时期已经过去。在减值压力收窄后,房企存货质量更需要关注的是存货流速。随着价格战后降价幅度收窄,重点在于观察降价后存货销售情况是否明显改善。

Q:房企费用控制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善?

A:今年房企费用控制比前两年明显改善,特别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管控力度加大。人员薪资等内部费用也进行了大力度削减,财务费用方面,房企平均融资成本下降了20到40BP。

Q:融资白名单机制对房企有何影响?

A:融资白名单机制实施后,过去条件较差的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和地方中小国企的开发贷费率和成本均有所下调,特别是民营企业受益明显。

Q:对于2023年地产行业的期待政策是什么?

A:我们相对期待两个政策:一是按揭利率持续下调以提振地产销售;二是核心城市房价政策宽松,对二三线城市起到风向标和引领作用。

Q:目前板块配置中看好哪些房企?

A:目前相对看好两类房企:一是轻重结合、能穿越周期的绿城中国,通过自投加代建输出品牌;二是拥有商业加地产双轮驱动模式的如新城龙湖等公司,持有性物业能形成稳定的回报和融资抵押物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