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走访调研纪要:目前价格已经进入了出清的阈值?电池厂库存?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2-11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碳酸锂走访调研纪要20231208

A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1万吨盐精加工产能,氢氧化理占比80%,计划今年底2万吨键盐项目投产,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5万吨总产能。公司有自有矿,目前尚未实现开发。月度产能800吨,目前产能利用率低。目前库存水平低于100吨,主要为产线库存。

目前从粗碳、工碳加工成氢氧化锤是亏损状态,做多少亏多少,价格处在倒挂边缘。用粗碳的情况好一点,但粗碳货源不好找。回收料企业在高价拿的原材料目前也是亏损状态,并不愿意轻易出货

其他情况:

1)江西地区碳酸理生产品质真正能够达到电碳标准的企业数量不多

2)目前挺价行为较少,主要是需求无法配合,挺价难度大;

3)理论上正极材料会在年前有补货行为,但目前还没有看到,下游反馈销售不好,材料厂有准备放假。

4)目前云母矿没有其他处置方法,只能存放起来。

B企业企业情况:

现有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今年4-5月份峰值产量超过3000吨月,目前约1500吨月,12月份可能还有减量。目前采矿已达采矿证上限,目前主要使用的一些库存矿。锂盐库存约300-400吨。目前治炼代加工收6万元吨。

公司销售产品只在年中短暂有93-94折,目前不低于95折。未来会考虑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销售主要是对接下游厂商,给贸易商的货不多,且即使给贸易商也要求穿透至终端,故在外流通的可用于交割的碳酸鲤不多

其他情况:

1)随着碳酸价格下跌限制的主要是市面上流通的高成本锂云母.

2)目前江西月度碳酸锂产量大约7000吨/月,今年4-5月份时超过10000吨/月

3)视下窝矿主要是选矿产能不足,确实有较大数量矿已经开采出来,另外其现金成本并非一些报告所指的低于10万元/吨的水平,大约在11万元/吨。

4)公司明年在宜春的矿出货会较多

其他观点:

1)明年预计会有25%-40%面临经营困难,12万的价格已经进入了出清的阈值。

2)不看好盐湖比亚迪项目,这部分供应增量难兑现。

C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产能约1万吨/年,没有自有矿,主要通过外采和代加工。目前基于云母的价格和碳酸锤的价格,生产已经是亏损状态。有在布局矿,目前进度不清。目前产量差不多600吨/月,其中约50%是为C公司代加工,自产部分主要以维护老客户为主。目前除生产环节外几乎没有库存。未来会考虑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其他情况:

1)有部分人在高价囤了锂云母,目前也没卖,但具体数量不详;

2)当前市面上流通的云母矿也不多:

3)C公司宜春矿项目选出的精矿品位约1.7%;

4)江西地区流通的锂云母主要包括414矿,进口或者其他省市流入的,今年内蒙、湖南、河北都有了锂矿项目。

5)上周大跌后,有接触到看反弹、抄底的观点,主要来自贸易商。

观点交流:

1)如果盐价格跌至10万元/吨,江西会有很多企业减产停产,目前这个价格接下来就会有减产、停产发生;

2)碳酸理下跌并无问题,但下跌速度超预期。

3)看好12月份的小反弹,但很快还会下跌。

D企业基本情况:

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拥有磷酸铁锂产能4万吨,未来规划10万吨,骏理1万吨。目前产能利用率50%-60%较此前有所下降,预计12月份基本持平但行业总体情况是下降的。目前产成品磷酸铁库存约300吨,碳酸锂无库存,基本无碳酸锂库存,在没有交货压力的情况下不考虑补库。

目前客供占比约三分之一。锰酸锂处在倒挂状态。公司主要客户是储能端,但今年储能表现并不好,现在进一步放缓

其他情况:

1)正极厂原材料库存不高,但产成品库存预计比较高。

2)盐湖主要是前期投入大,投产后供给增长是稳定的。

3)锂渣是非常破坏环境的,低品位矿影响更甚。

4)澳洲矿的成本有下降空间非洲矿的成本也可以下降,建选矿厂简单规模化生产后。

5)某非头部电池厂目前库存约为2.5个月,电池厂库存依然很大。

6)关于澳矿包销,由于采矿对连续生产有要求,基本是每生产一吨就要求包销方付款买断,故而包销协议的违约成本很高。

7)大部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使用的是主含量在99.5%但其他杂质含量不符合电碳规定的工碳,B和C用了很多SQM的碳酸锂

观点交流:

1)优质云母提成本5-6万元/吨,价格下跌就是要打掉低品位矿项目。

2)从成本来看,未来盐湖大规模放量,是可以把价格打下至4-5万元/吨,但过于极致,合适价格可能是7-8万元/吨。

3)价格跌至6万元/吨,云母提锂大部分停,回收提锂也基本做不了。

4)价格下跌的原因,一方面是交割质量确实是部分原因,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正极厂、电池厂在大规模低价抛货,将亏损留在今年,明年轻装上阵。

5)价格波动减小后,明年市场上会有一个更正常的逻辑。

6)当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企稳反弹迹条时,下游预计会有补库动作。

E企业基本情况:

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磷酸铁锂,目前产能1.2万吨/年,每个月使用300吨碳酸锂。目前是基本停产状态也基本无库存。目前赣锋锂电停了一些,下个月开始有一些订单过来,12月份会开启生产,推断是库存去得差不多了。由于是老牌厂家,目前现金流健康。

其他情况:

1)正极材料厂商有一些产成品库存。

2)电芯厂存在低价抛货现象目前不清楚是否已经抛完。

3)江西地区锂盐、正极、电池厂库存都去了不少。

4)正极材料生产设备从停产到恢复生产的时间只需要几天,重新启动的成本也不贵,比较灵活。

5)目前9折居多,但头部大厂在价格上比较坚挺,不愿低价出货。

观点交流:

1)明年行业将迎来洗牌阶段。

2)明年材料厂主要卷开工率,卷加丁费,目前铁锂是8000元/吨左右

F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是一家报废锂电池综合利用的企业,已加入白名单,去年投产,当前满负荷运行,无存货,订单背靠背,产量20吨/天,明年5预计30吨天,1万吨/年,产品达到电碳标准。产线包括废旧电池打粉至碳酸锂生产各个环节,铁锂为主,三元尚在规划中。矿石提锂《氢氧化锂)产线在建,目前已经疏通至卤水环节(试运行),总公司还在对接盐湖锂精炼.公司目前也有在布局非洲矿山,主要是非热门地区。新睡也有矿山相关布局。

其他情况:

1)目前回收料主要来自于电池厂的残次品,定价按照碳酸锂价格倒推。

2)目前回收提锂很难做,利润微薄受纯碱的影响也比较大。

3)C公司宜春项目治炼加工6-7万,选矿成本100元/吨总成本至少10万。

4)国外矿有降本空间,成本主要是坑口到码头的短倒费用,选矿后成本能下降。

5)B公司某款电池次品率30%。

6)废旧电池中有有机杂质,导致产出的电碳品质稍低。

7)黑粉中锂单质含量2%-2.5%。

8)非洲地区,400公里(坑门到码头)来回往返需要1周

观点交流:

1)碳酸理价格在10万元吨比较正常,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随着价格下跌,在非洲地区做矿的人肯定会建设选矿厂,降低成本。

G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目前主要生产锰酸锂一期产能规划1.5万吨,二期正在建设中公司主要发展锰系材料的应用。目前月出货量超过1000吨,明年预计达到1500吨/月

其他情况:

1)目前加工费很低,销售在成本线附近,原因包括产能过剩、价格下行期等因素。锰价不太合理,2市场流通价格偏高。

2)一吨酸锂使用0.85t四化合物(或1t二化合物),0.22吨碳酸烧结。当前碳酸占碳酸锂材料成本的60%。锰酸锂加工费小于5000元/吨。

3)目前钠离子电池还没有价格优势,碳酸锂低于20万都没有优势,未来做到低于0.3元/wh,对应碳酸锂低于10万元/吨。

4)—吨锰酸锂用电2000度以上。

5)目前锰酸锂约70%用于数码产品,约30%用于两轮车。

6)磷酸铁锂目前压实密度低,还不能单独使用,需要掺混使用.

基于调研结果和我们的理解,对主要内容做了以下总结:

(一)生产情况:碳酸价格下跌确实给江西地区提锂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尤其是没有自有矿的企业,处在薄利或者亏损状态。主要的矛盾还是产品端价格向原料端成本的传导问题。多数生产企业生产节奏较慢,产能利用率较低。临近年尾,存在采矿接近或者已经达到采矿证上限的情况,影响了云母的供应

(二)库存情况:从调研的企业来看生产企业碳酸锂库存很低,仅有小几天的库存;正极材料企业原材料库存不高,但可能有较多产成品库存;电池厂成品库存的绝对值依然较大,但相对生产规模来说,已经接近正常状态。

(三)观点及展望:从增量来看,看好明年C公司江西锂矿的供给增量,但成本比较高,大于10万元/吨。当前价格已经使得行业进入淘汰赛,出清可能已经开始了,未来随着价格下跌减停产企业会更多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