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2-11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xd医药】周观点:安徽IVD集采落地,关注高端设备耗材进口替代
投资思路:上周医药板块局部热点突出,诸如医疗器械、血制品板块等。当前我们建议中长期建议关注银发经济下的医疗消费,以及创新和国际化战略较为领先的优质标的。
1)创新和国际化出海战略领先的优质企业,建议关注:①创新器械国产替代+出海加速的企业,如华大智造、迈瑞医疗、南微医学、万孚生物、迪瑞医疗;②具备技术平台优势和较强出海能力的标的,如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健友股份;③创新产业链标的,如药明生物、百普赛斯、皓元医药、药康生物。
2)安徽25省联盟IVD集采公布首年意向采购量、最高有效申报价等信息,利好国内头部发光企业,如安图生物、迈瑞医疗、新产业、亚辉龙、迈克生物
3)连锁药店门诊统筹逐步推广落地,电子处方外流推动院内处方外流加速,建议关注: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以院外为主的批发流通企业九州通。
4)老龄化及银发经济下消费医疗需求提升,建议关注:①康复医疗设备企业,如伟思医疗、诚益通、普门科技;②带疱疫苗企业,如智飞生物、百克生物;③家用品牌器械企业,如鱼跃医疗(家用器械第一品牌、血糖血压呼吸制氧机等)、康德莱(注射针头终端因减肥药及美容等需求高景气);
5)血制品的静丙因疫情期间紧缺推动医患和医生的认知,需求景气带动血制品景气度提升:关注华兰生物、天坛生物、派林生物、上海莱士、博雅生物。
化学发光集采专家交流纪要20231209
Q.本次发光集采对国产和进口的出厂价分别是什么影响?
A.以传染病为例,术八打包保中标价为52.8,这个价格对进口压力很大,对国产是比较友好的。分开说,艾丙梅是传染病大头,保中标合计给到29.8没问题,国产不同厂家出厂有差别,低的不到20,高的20出头,但都能留下合理空间,出厂应该不会动。乙肝五项也问题不大,4.6对国产是个好价,即使3块5国产也Ok,大部分厂家两块多出厂,最多小幅下调10个点,有的厂家也可能不调,除了迈瑞配送的部分可能高一些,会超过3块。但进口品牌就很难受,因为他们的价格都被击穿,之前的模式没法维持。激素的情况类似,而且对国产来说空间更好。
Q.为什么艾丙梅和乙肝情况不一样,就一个价?
A.你们大多数人问得是乙肝,但是传染病金额占比更多的是艾滋、丙肝、梅毒三项,利润率也高一些,艾滋加丙肝两项的价值就超过乙肝五项,所以传染病艾丙梅是重点。乙肝我们谈到国产会报价3.5,是因为上次安徽省集采乙肝给了进口特殊待遇6.5,价格高了一些,国产厂家就是给的3.5,所以这次国产有可能还报3.5。但艾滋、丙肝、梅毒之前都没有做过,这次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以后都不可能再给进口特殊待遇。像这次大家同组,国产进口统一享受29.8的复活价。
Q.所以说乙肝这个没什么影响?
A.是的,全部贴现报52,乙肝报低一点但是艾丙梅贴限报也有四十七八,这个无伤大雅,对厂家和渠道来说乙肝没有艾丙梅重要。
Q.国产传染病和性激素具体出厂价的情况
A.传染病的出厂价刚才已经提过,头部厂商艾丙梅一般在20出头,乙肝不同厂商不同省份都有差别,一线厂商不同省份在2.5-2.8,二线厂商更低一些,配送模式的话出厂价会高,因为配送商需要的空间很小,像国药这种要的只是收入。性激素六项华东地区比如上海,国产头部厂家出厂平均在5块出头,也是我们一级的拿货价,上海的价格在全国是偏高的,其他省份大多会比上海低,你们可以作为参考,所以性激素的空间对国产厂商肯定足够。
Q.配送模式中间环节更少,如果都用配送或者直销厂家利润和行业天花板会更高?
A.是的,但是需要时间,循序渐进,短时间内经销商还会发挥作用,如果制度上配合用三五年时间就会发生改变。另外是账期的问题,如果政府保证三个月回款,十个点利润很多渠道都会愿意做,如果账期动辄一两年甚至很久,三五十点利润渠道也难受,因为要垫资。所以如果保证账期,厂家也会乐意直销,配合适当制度,最后行业走配送或直销是可行的,厂商和医院也都能获益,但这是长期的事情。
Q.有说法中国的化学发光比较贵?
A.该问题存在误区,要看以哪个角度讲,因为国外基本是直销。如果以进口厂商的入院价看,那国内之前是贵,如果看国产厂商的出厂价,又比较便宜,这也是上面说过的问题。比如乙肝五项,罗氏雅培早先都是一项十几块入院,但目前国产出厂价还不到3块,如果建立合适的配送或直销制度,那么价格问题不大,长期还是利好国产,外资在海外便宜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直销,经销是适应中国国情,留了较多的中间环节。不过按目前集采后的价格,即使外资也不算贵了,中间环节已经基本没有。
Q.对国产替代有多大促进
A.目前这个价格,外资的出厂价已经被击穿,但国产厂商还有和相对合理的空间,所以渠道一定是会想要做国产,而且已经在这么做了。从前两年开始,很多外资经销商就会带着一家国产做,这次报量应该也有所体现。特别是传染病,目前顶尖的国产厂家像安图产品质量不逊色雅培,后面肯定会加速替代。激素类的话之前和外资差距偏大,但是这两年像迈瑞、安图、新产业产品改进都不错,后面量肯定会起来,而且国产前几名激素也进了A组。
Q.国产替代具体会是什么进程
A.首先在集采后的价格体系下增量基本都是国产,外资会暂时保住部分存量,后面外资的存量也将被较快蚕食,按这次报量的趋势,五年后国产进口份额有可能会颠倒。
Q.标外市场情况,和标内替代进程的差别
A.如果目前参与的25个省报量医院算标内,没参与的医院和省份算标外,那么标外市场替代进程可能并不比标内慢,这点和你们想象的不一样。标内的替代首先发生在报量阶段,比如这次传染病报量安图大幅领先,理论上安图是不应该超过雅培的。即使考虑到地区差异,也能看出来部分外资经销商在报量阶段倒戈。报量以后因为集采的承诺,医院会把报的量先用了,这次报量没有虚报,大概按八成的需求,用完后再考虑新的选择,为后面替换做准备。标外市场的进口替代进程会更平滑,因为现在全国价格是联动的,集采完的价格公开后很多省可能直接跟,这种情况下标外市场会自发且市场化的转向国产品牌。
Q.和激素类相比,传染病国产替代会不会更快,外资还有多少市场,报量的数据和大家一开始的印象有偏差的具体原因。
A.从产品力角度肯定会的,毕竟国产头部的传染病做的不错,传染病目前进口占50%多,雅培30亿,罗氏接近20亿,剩下的希森美康这些还有接近10个亿,以上外资都是国内企业的目标。集采之前有些东西是拿不上台面的,比如罗氏在一些省份的传染病以电化学发光单独申报高收费,试剂以较高价格进院,和相关人员进行利益绑定,这些都成了国产替代的阻碍。这些东西在集采后都会被打破,进程一定是加速的。报量结果和印象不一致的首要原因前面就说了,有经销商在报量阶段倒戈,毕竟现在的优质经销商做进口都会带一个国产。比如我是罗氏经销商,我看到之前的利益链将被打破,为长远考虑可能传染病报量就选择了安图。
Q.除了进口替代,行业还有哪些增量
A.化学发光是一直在发展的行业,新项目会不断推出,有些项目刚出很冷门,但后面就会逐渐常规,比如自免,这些年发展很快,这和医疗技术的提升也有关系,类似新项目会不断涌现,很多新指标都在开发。另外除了住院病人,体检渗透率增加也会带来很多增量,体检科也是我负责区域的重点,近五年全国体检人次从不到4亿增加到5亿,随着健康观念不断升级后面还会继续增加。发光中的传染病、肿标、甲功、性激素都可以是体检项目,不管是国家提倡的治未病还是早发现早治疗,检查肯定必不可少。
Q.激素类市场怎么看
A.激素类之前和进口差距大一些,但咱们的国产厂商都在快速追赶,迈瑞、安图、新产业包括亚辉龙的激素产品都在进步,价格也合理,从终局的角度看最后依然会是国产的天下。另外激素后面的趋势可能会偏向质谱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