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情况交流纪要:日韩船厂竞争力下降原因?中国船企盈利前景?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2-12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造船业情况交流纪要20231128

会议要点

1.造船股票投资展望

•BDI指数创新高:最近BDI指数创年内新高,当天涨幅5.84%,月涨幅53%,年涨幅近50%,这为造船行业带来积极预期。

•造船板块投资机遇:目前是布局明年造船板块的重要时间窗口,因股价处于年内低点,且基本面(订单及船价)持续向好。

•散货船市场前景:散货船订单年增长约30%,供需关系正由过剩走向平衡,甚至短暂供不应求,预示未来市场持续上行。

2.近期造船行业供需观察

•造船行业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BDI指数下的短周期波动与长期供需趋势不完全相关。

•二手船价持续上涨,显示行业长期供需关系向好,市场对游轮和散货船需求有过度悲观倾向,现实需求持续改善。

•尽管近期新船订单量未如上半年旺盛,1-10月仍然显示集装箱船和散货船增速约30%,游轮达200%,显示整体行业订单保持强劲。

3.涨幅扩大待进一步升

•新船订单价格特征:今年最后两个月新船订单价格涨幅显著,超过了年度平均及上半年涨幅;集装箱支线船、LPG和甲醇船订单价格同比年初上涨约25~30%。

•新船订单供需关系:虽四季度订单量一般,但供需关系和谈价未根本性改变,向船厂有利方向发展。宣传价格已近2008年90%,考虑通胀,实际价格比2008年高点低40~50%。

•造船行业展望:当前新船价格尚有上涨空间,整个行业供需关系在未来三个月内保持良好。

4.全球船厂订单向中国集中

•中国船厂市场份额超预期增长,2023年1-10月份,全球新船订单中中国市占率突破50%,远高于过去平均水平,主因是中国造船能力和劳动力成本优势。

•日韩船厂竞争力下降,面临产能和融资问题,如韩国船厂罢工和较高的利率,使中国船厂在价格和交付能力上更具优势。

•全球船厂数量减少,大型船企话语权增强;订单量上升11.4%下,全球活跃船厂数量降低,中国从143降至82家,大型船企接单量翻倍,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5.船厂订单增长床位紧张刺激船价

•全球船厂订单同比增长20%,明年释放的造船能力非常有限,大型传统订单排至2027年后,可能促使船价进一步上涨。

•低碳转型需求加剧,船东窗口期仅剩2-3年。压力下议价能力提升,新增订单价格可能更高,市场以散货船和化学品船为主。

•船企盈利与船价、材料成本、人工和设备成本相关,当前全球订单利润率提升。日韩船企利润由负转正,中国船企盈利前景乐观。

Q&A

Q:近年来全球造船行业的订单情况如何?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价格走势会如何?

A:今年全球船厂订单同比增长了20%以上,导致明年能够释放的船坞空间非常有限。目前,全球的造船订单已经排到了2027年以后。这种供给端的瓶颈可能不会引起新船订单总量的大幅增长,但这并不代表需求不旺盛,反而可能刺激船价进一步上涨。一些大船东,为了在2030年之前实现低碳转型目标,面临着时间窗口的紧迫性,从2027年到2029年只有短短三年的交付期,这可能会加剧他们追求环保船舶的迫切性,从而提高船企的议价能力。船价的涨幅不仅没有回落,反而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预计明年订单主要以散货船、游轮及化学品船为主,而船价的涨幅不容忽视,可能会更加明显。

Q:船舶行业的盈利因素有哪些?未来盈利前景怎样?

A:船舶行业的盈利与传价、钢板和汇率、人工成本、设备四个因素有关,其中船价波动性和弹性最大。考虑到船价的持续上涨,整体的订单利润率仍在提升,这表明如果全球船价能够维持健康上升势头,预计船企的盈利将不断扩张。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最近几个月全球造船用钢板价格并未上涨,边际上还在回落;汇率影响相对最小,因大部分船厂市场是以美元为主。基于这些因素,预计全球船厂明年的盈利将出现显著复苏。

Q:日韩船企的盈利转变情况如何?中国船企的盈利前景是什么?

A:日韩船企的利润率已经开始逐步从负转正。以日立造船为例,今年的业绩指引计划大约在100亿日元,估值约800亿日元。韩国的船企同样如此,利润率基本上已接近盈亏平衡,明年可能开始盈利。由于日韩船企成本本身较中国船企偏高,随着盈利的转正,相信在中国市场的反应会更为明显。比如中国的民企扬子江,今年的盈利非常优秀,预期明年的涨幅可能会超过今年。整体而言,对于中国船企真正意义上利润端的释放,我们持有很有信心的态度。尽管可能受到经营周期和重组进度的调整与变化影响,但相信投资者应该保持耐心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