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最新调研:美国市场是否完全禁入?国内为什么不打价格战扩张市场?成本提升对 利润影响多大?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1-12-10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海康威视(SZ002415)最新调研纪要

【问答纪要】

Q:美国有些产品是否是海康贴牌的,美国收入是否可能不会归零?

A:政策端把贴牌也限制住了。目前政策还没落地,美国销售还未停止。我们美国销售额去年3亿美金,没那么大,但也扶持到了挺多的美国下游经销商,如果贸然直接一口气归零,会有些措手不及,因此我们的美国合作伙伴也在表达诉求。因此当前新产品不给认证可能性较大,但老产品不给认证目前概率较小。

Q:FCC对非美国地区的影响?

A:欧洲有CE,加拿大IC,中国3C,认证本身不太复杂,看电磁性能、辐射、干扰等是否符合标准,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立认证。如果没有自己的认证,他们会参考CE等其他认证,所以当前不用太考虑FCC没了之后对其他国家市场影响的辐射效应。

Q:公司增长是否和人数增长挂钩?

A:人员的增长这些年一直在保持,在过去的四五年时间,有时稍微快一些(16-18转型期间超过30%),从19年起增长已经变慢,20年有疫情。今年存在市场机会,通过一定人员增加来抓住机会是合理的。

这个行业是有特征的。我们虽然有一定市场地位,但安防和物联网是高度工程实现化的生意,需要为客户不断做定制,所以人员是扩张业务的基础。16-18年人效有所下降,因为当时我们在转型,前置性的增长人员比较多,组织结构也有所改变。到今天,人效会有所增加。

我们内部计算一般把生产人员去掉,近年人效有所提升,但未来想要超过250w有难度。

费用率这块,除了人头的增加外,还要考虑人均薪酬。海康一直不是以高薪酬著称的,这两年受到互联网等厂商的冲击,薪酬的上升也是应该的。维持费用率的稳定,一直是我们的目标。

现在价格很难用价格作为冲击手段来赢得市场,友商也没有很激进,这样的话大家毛利率都能好一些。做智能化也意味着能保持一定的毛利水平。

Q:PBG方面,这块是走政府财政支出的,是否会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大?

A:这块支出在政府的大盘子里不算很大,是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支出口径的,而且相对支出比较分散。这两年还出现应急、环保等新的方向,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部门。从支出来讲,不会那么明显受制于某个时间段的特殊冲击。

不过08年以后,政府确实在做减税降费,而且这两年土地财政一般,过去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项目也已经接近尾声,公安支出确实在继续,但也趋于分散。以十年维度来看,PBG不会是增长最快的,EBG是最快的,SMBG比较跳跃。

不过,我们不会因此觉得PBG没有价值了。政府的生意是一个高地,是技术综合性最高的项目,总要抢的。

明后年下滑不太可能,至少都会有增长。前面讲到的顶层规划什么时候有会很重要。应急管理系统很多城市很明显要升级,如果有新的顶层设计,PBG会快一些,但长期来看增速不会很快。PBG/EBG的结构变化从长期看也是过去政府拉动投资这种方式的逐步收缩,让企业自己去主导。

Q:四季度双限是否有对公司影响?

A:上下半年确实不太一样。下半年经销商基本平进平出,双限有可能有影响,我们也有应对,就是加大库存、加大生产。我们现在原材料端和产成品端都比较高。下半年虽然受到经济影响,但还没到那么差。最近这两年最大的事儿还是疫情,之后都没有那么剧烈的变化。方向上还是逐渐在恢复的。

Q:公司库存有两拨大的抬升,公司怎么看成本提升的影响?

A:现在我们原材料用移动平均法,比较温和地反应成本情况,从二季度明显感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但我们也在涨价,转移了压力。三季度成本控制还可以,毛利率端变动不大,在可控范围。

Q:合浦HEOP?

A:这个平台已经做了两三年了,它对于硬件的意义在于,在硬件这边的研发也能有复用性。现在产品种类已经蛮丰富了。但合浦的作用也不能那么高估,有些厂商强调的软件定义摄像机;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场景定义摄像机,不同场景对摄像机硬件和软件的要求也不同。SKU数量还在增长,三年前2w2,现在是2w7,接下来增长速度不会这么快了。HEOP主要是帮助我们实现多样性。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