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板块三个预期差!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4-04-17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三个预期差!

锂电板块自3月以来走强,率先发酵的逻辑是排产超预期,3月中下旬以来,板块逻辑有进一步扩散,一是单位盈利相较前期悲观预期的修复,二是新技术密集迎来边际变化,提升板块风险偏好。但我们认为市场仍存在三个预期差:

1、2024年全年出货量会是2024Q1的多少倍?按往年的季节性规律,通常“基于Q1出货和盈利,给予全年5倍左右的放大”进行线性外推,但2024年4-5月排产超预期,若假设产业链Q3环增10%-15%,Q4环增0%-5%,则产业链平均下来全年出货量将是Q1的5.5倍,同比增速达到30%以上。该测算结果说明:1)产业链排产预期有一定的“安全垫”,因为全年的出货预期并未同步于短期排产大幅上调。2)全年出货增速存在超预期可能,潜在因素包括小米SU7等爆款、5-15万新车、单车带电量提升、“以旧换新”政策,以及国内大储放量之余,美国、新兴市场大储上量;此外,库存周期,中国产业链相较日韩的份额提升也是支撑国内产业链出货增速的变量。

2、2024Q2起产业链盈利是企稳还是可能继续承压?在Q2景气超预期恢复下,产业链悲观盈利预期得到修复,然而对于行业总体过剩、下游成本压力传导的担忧依然存在,我们认为产业链多数环节的盈利低点已过是有可能的:1)Q1是多数环节产能利用率的低点,考虑到产业链盈利分位偏低,在产能利用率恢复趋势下,企业将保有挺价意愿。2)稼动率弹性将在Q2体现,产能利用率每提升10pct,各环节单位盈利,动力电池提升0.005-0.006元;三元、铁锂、负极、6F分别提升0.07-0.08、0.04-0.05、0.03-0.04、0.05-0.06万元;隔膜提升0.04-0.05元;结构件提升1.5pct左右。3)龙头公司接近满产,订单结构优化,通过减少低价订单的方式抬升整体盈利。

3、过剩周期后半段的合理盈利中枢和估值方法?市场此前对于锂电产业链过剩周期的底部判断,是“各环节二线企业亏净利甚至是亏现金”。但锂电板块与传统周期股截然不同,行业需求仍保持20%-30%的增长中枢,供给端随着盈利分位快速下降、产业融资收紧,也将出现放缓、甚至收缩,因此按各环节单位投资额、给予合理回收期(假设10年),估算稳态盈利中枢的方式更加适合锂电板块。目前铁锂正极、隔膜、铜箔、包覆剂、结构件二线的单位盈利都明显低于合理盈利中枢,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这些环节可能的盈利修复有望带来更大的弹性。

锂电5月排产数据更新:整体排产环比+4%左右

-电池:5月排产主要企业合计产量同比+44%,环比+4%。

B公司:5月排产16.2GWh,同比+69%,环比+2%;

C公司:5月排产41.6GWh,同比+55%,环比+5%,

E公司:5月排产5.7GWH,同比-11%,环比+2%,

F公司:5月排产1.3GWH,同比+191%,环比+4%

-三元材料:5月主要企业排产同比+46%,环比上升约1%。

R公司5月排产1.3万吨,同比+110%,环比0%;

D公司5月排产0.8万吨,同比+54%,环比0%;

C公司5月排产0.7万吨,同比+55%,环比+0%。

-磷酸铁锂:5月主要企业合计产量同比+407%,环比+2%。

F公司5月排产2.4万吨,同比+42%,环比+17%。

L公司5月排产0.7万吨,同比+195%,环比-8%。

Y公司5月排产5.3万吨,同比+48%,环比-2%

-碳酸锂:5月排产小幅上升,主要企业合计产量环比+6%。

G公司5月排产0.23万吨,环比+5%;

T公司5月排产0.26万吨,环比+13%,

-隔膜:5月主要企业合计产量同比+19%,环比0%。

A公司5月排产5.5亿㎡,同比+17%,环比+12%;

B公司5月排产2.1亿㎡,同比+5%,环比+8%。

-负极:5月主要企业合计产量同比+50%,环比+6%。

B公司5月排产4.4万吨,同比+52%,环比+5%;

S公司5月排产3.7万吨,同比+123%,环比+5%;

Z公司5月排产1.8万吨,同比+11%,环比+11%

-电解液:5月主要企业合计产量同比+54%,环比+8%。

A公司5月排产4.3万吨,同比+53%,环比+8%。

B公司5月排产1.4万吨,同比+60%,环比+9%。

Q:对于2024年锂电产业链的供需情况和价格预期是怎样的?

A:目前锂电产业链处于供需双增的状态,三月份由于需求超预期,锂价出现波动反弹。我们认为产业链内各环节的价格传导是到位的,短期内需求符合预期,超预期的下跌比较难。但从五月份开始,预计会保持过剩局面,这也是一个风险点。对于锂价,我们预计今年会跟随需求端的周期性波动,呈现一定的价格水平波动。我们认为底价会处于比较合理、可控的区间。特别是在3到5月份,行业景气度较高,周期性向好。而到了6、7月份之后,由于年报节点和行业周期性需求走弱,可能会对价格造成一定压力。

Q:锂电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盈利能力和库存情况如何?

A:锂电产业链中,锂矿和锂盐环节的盈利能力正在修复,目前处于比较稳态的状态。电池环节一季度的同比增速较低,说明库存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后续有一定的补库预期。材料环节中,三元材料一季度同比增速符合全年预期,而磷酸铁锂增速高于全年预期。目前,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传导、成本传导和盈利水平都是比较健康的。但需要注意,5月份之后,由于行业淡季,库存蓄水池功能可能下降,原本的隐性库存或低库存天数可能放大,这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Q:锂电行业的价格走势和供需情况如何?

A:目前锂电行业的价格预计将呈现平滑下跌的趋势,全年锂价合理区间在8到12万元左右。供需方面,矿山产量有所调低,导致供需缺口没有年初预期那么大。行业整体健康发展,产业链内不希望价格出现急涨急跌。除非需求骤减,否则价格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跌。

Q:未来几个月锂电行业的排产情况如何?

A:四月份行业排产预计环比增长约10%,五月份约5%,部分环节可能略低于5%。六月份情况尚不明朗,但终端需求如汽车和储能领域预计将继续增长。然而,中游环节的蓄水池能力在六月份可能减弱,导致排产可能出现下滑。七、八月份需求预计将减少。

Q:储能电池的排产情况如何?

A:四月份储能电池排产环比增速约为21%,五月份约为7%。这与终端年终并网节点的冲量预期相匹配,整体排产情况相对乐观。

Q: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有何变化?

A:三月份电池行业的恢复主要体现在头部企业,头部企业的增量明显,尤其是前三四家企业。头部企业在面对价格上涨时,决策和反馈速度较快,能迅速跟进原料价格走势,进行备库以缓解后续压力。相比之下,二线企业的恢复力度较弱。

Q:四月份三四线厂家的排产增量情况如何?

A:从四月份开始,需求的传导力度已经达到三四线厂家,他们的排产增量幅度要比一二线厂家更大,显示出需求从龙头企业向其他厂家扩散的迹象。

Q:海外市场的备货情况如何?

A:目前,电池企业为海外市场备货的力度比较弱,仅在去年年末由于海外运力原因进行了一定备库。从一季度的表现来看,出口的产品以高镍为主,但目前有向中镍产品切换的趋势。

Q:当前库存情况如何?

A:正极材料厂库的库存量在一周左右,电池厂备库约15天,铁锂材料厂库库存约10天,成品库存约20天。负极库存周期约40天,主要因为生产周期较长。隔膜库存在35天左右,电解液环节成品库存不到三天,但原料备库从前期的七天涨至十天。电池环节的库存量虽然绝对值走高,但需求量增长更快,库销比处于安全周期。

Q:近期价格变动情况如何?

A:碳酸锂价格波动导致正极材料小幅度涨价,其他环节也有一定程度的涨价。六氟和电解液价格的上涨主要由原料价格上涨带动。负极环节因原料压力有一定涨价,电池环节也出现涨价,特别是消费类和小动力电芯。动力电芯近期也有所涨价,主要是因为终端需求表现良好。但目前全行业的加工费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动。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