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AIPC专家交流:英特尔在信创竞争力?制程如何赶上台积电?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2-12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英特尔MeteorLake调研20231211

Q:请问英特尔AIPC的相关进展?

A:12月份在市面上就可以买到MeteorLake(英特尔14代酷睿),9月份我们已经正式量产,现在拿到OEM、ODM装机。装机也有2个月的产能爬坡时间,有2个月可以用来铺渠道。14代比12、13代有很多革新,首先是制程(7纳米+chiplet的3D封装),特点是特别节电。因为以前是CPU、GPU和辅助在一个芯片内,现在分为了4个部分,CPUDie、GPUDie、IODie和SoC。SoC中集成了很小的小核(基本的IO单元、内存控制器和VPU),这个SoC可以单独自己点亮,再根据负载情况点亮别的核,不像AlderLake、RaptorLake(永远有个大核和小核处于点亮状态)。所以这一代的功耗可以很低,SoC核心中没有耗能部件,电池续航有很多提升。在性能方面,GPU上堆了很多料,加了很多流处理器,比之前的集成显卡提升很多。CPU上都是8+8的大核+小核。制程上的提升会带来功率墙瓶颈的提升,所以Intel4会比Intel7的运行主频高100-200Hz。

VPU(VideoProcessingUnit,视频处理单元)本质上是视频处理器。最开始是高通(骁龙845)和海思(麒麟990)往芯片上加VPU,因为前些年就有很多手机上需要优化的视频和图像相关内容,例如视频通话中的背景模糊,拍照优化等,和模糊处理相关。CPU、GPU讲究精准处理和大量数据吞吐,如果做模糊处理,耗能很大但结果一般,所以要用VPU。

MeteorLake上市之初AlGC非常火,英特尔和高通就想蹭热点。MeteorLake来跑大模型训练是不行的,但用来做简单的生成,会比不带VPU的AlderLake、RaptorLake要好(生成几兆数据的音频快1-2秒)。

AIPC相对PC并不会在零部件多什么东西,是正常的电脑更新换代,只是MeteorLake这一代开始可以完美支持DDR5。英特尔在2023H1推出的SapphireRapids服务器芯片就开始支持DDR5。

Q:请问AIPC是沿着之前的路线还是改变了产品矩阵?

A:前两年开始英特尔内部就要把CPU转到XPU(包含很多专门对模糊处理、大数据学习优化的定制单元,如NPU、VPU),MeteorLake是XPU的第一代雏形。英特尔这10几年的战略是一年更新制程,隔一年再更新架构。从MeteorLake开始,英特尔会用三个季度的时间来更新制程和架构,换代节奏更快,MeteorLake后是ArrowLake(15)、LunarLake(16)、PantherLake、NovaLake,这些都已经在打磨中。未来XPU可以解决各种计算类型,并面向未来物联网。后PC时代,英特尔希望PC是个和人深度绑定的移动设备(类似眼镜、手环),可以随时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所以就需要一种省电、还可以满足各种类型计算需求的设备。英特尔10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但现在进展还是比较慢。例如超极本(性能强而且很薄)的推出,本来英特尔想让超极本杀掉平板,但客户接受度不高,就给砍掉了这个项目。现在来看,手机已经是一个完美的智慧型终端。之前英特尔也想试试做手机,但没成功。英特尔在努力寻找下一个类似手机的机会,但英特尔在制程上卡了很久,估计到2025/2026年还是追不上台积电。

在服务器端,英特尔想让客户在使用寿命内成本最低。成本分为购机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电费+维护费)。因为服务器就是成本、可靠性和功耗的问题。所以英特尔提出了IDM2.0。IDM2.0是指英特尔帮人代工,学习别人厂商的可取之处帮助自己供应链降本。另一方面,把英特尔的芯片中的一些Die或晶圆交给台积电代工。MeteorLake中只有CPU是英特尔自己做的,其他都是找台积电代工。以前也有很多非主流的应用会找台积电代工,现在是大规模的找台积电。英特尔的4纳米基本等于台积电的6纳米。下代的ArrowLake连CPUTile都是找台积电代工,LunarLake的CPUTile换成英特尔的20A,但其他和ArrowLake一样。万—20A出了问题,还是找台积电。

Q:请问台积电3纳米的提升幅度?

A:台积电是最早用EUV的,使用的是第一代光源。英特尔的EUV是两年前引进的(俄勒冈州、以色列、爱尔兰),使用的是第二代光源。第二代光源比第一代的稳定性、功率转换效率都好很多,英特尔的良率更好控制。总体而言,英特尔的EUV有局部优势,整体运营还是比不过台积电。N3E还是第一代光源,N3X或N2才会升级到新一代的EUV光源(重新换机器,很多环节都要变动)。一般来说,机台设备只有该升级时才会升级,不然成本太高。

Q:服务器端和笔记本端以前的CPU性能够用,请问还有必要换代吗?是否会由于Al的爆发导致笔记本层面的更新吗?

A:服务器市场和笔记本市场有差异,笔记本基本上只能换代,而服务器还有很多是新增的需求。英特尔和AMD都有巧妙的定价或供应策略来让客户偏向新的CPU。笔记本的换代是正常的电脑更新,和Al关系不大。Al对于个人消费者就是一个轻应用,一般都是在线跑,离线还可以使用GPU,如果用以前的CPU也就是多花点时间。实话实说AlPC就是个噱头。

Q:请问哪些领域可能会有变化?

A:XR可能可以关注一下(挂在腰间的小主机,连线到眼镜)。英特尔有考虑用少量资金去试试。XR有几个比较尴尬的点,首先XR火爆的应用领域是一些电影方面,不可能英特尔和英特尔合作伙伴亲自来做或者投资金。其次是游戏方面,现在很多游戏公司不想花时间做VR,用户和回报率都很少,所以做手游、网游的较多。这方面英特尔找不到大的合作伙伴,小的厂家拿了英特尔的钱也做不出好东西。所以XR很难推动,之前Meta做过,但也没成。2025年VR的TAM只有10亿美元左右,非常小。

另外一个应用领域是教育科创,TAM有几十亿美元。未来大核CPU良率不好就砍掉,保留小核做成教育盒子,半卖半送给学校。可能会有一些语音和数据的需求,但周期比较长,而且要贴钱去做。政府采购端的物联网设备可能也可以关注一下。

Q:请问信创市场的相关情况?华为的鲲鹏会不会上自己的笔记本和服务器?

A:明年1月1日英特尔中国正式挂牌成立,只要和政府关系做好,产品上是不怕竞争的。华为笔记本上自己的芯片可能会导致微软的windows很尴尬,如果用鸿蒙系统,很多应用不一定能够支持。信创领域一般都是专用的软件,这方面华为可能可以切入,但消费级笔记本不太可能。英特尔在信创也要下场,虽然竞争不过华为,但比得过很多别的公司。信创的决策是没有明确的标准指导,各个地方、部委有自己的信创政策做认可标准。

Q:请问消费级笔记本是否会有周期的反转?

A:英特尔内部认为2023年PC出货量就23000万,2024年预计27000万(20%增长)。主要是因为今年没有好产品,而且疫情期间堆的货很多。内部从去年就已经可以知道今年的数据不会很好,消息基本都可以提前通过各种渠道来印证。半导体行业是个典型的传统行业,周期比较长,但有风吹草动(洪水、地震)或炒作就可能会短期涨价格,长期的下行周期还不会反转。现在手机零部件的涨价我认为不是需求带动的。

Q:请问目前英特尔晶圆Fab厂的利用率?英特尔2纳米和3纳米会延后吗?

A:主要的三大厂,以色列因为征兵没法开工,爱尔兰前段时间裁了员,有没有全力制造不太清楚。俄勒冈州的厂应该是100%利用率。本来应该是俄勒冈州和以色列的Fab厂完全运行,但由于地缘政治,造成了各种限制。

英特尔3纳米不会延后,因为英特尔3纳米和4纳米差异不大。英特尔2纳米和3纳米就是要把第二代EUV光源的潜力压榨干净。在Innovation中英特尔展示的LunarLake良率比较低,需要一年的时间来提升。最近俄勒冈州的厂安装了第一台的EUV第三代光源,用于18A,在2025年底投产。ArrowLake和LunarLake差异只在CPUTile上,所以英特尔最怕18A出问题。英特尔一直在用领先一代的机器和台积电竞争,这几年的制程追赶都是设备红利,而不是技术提升,所以英特尔这几个季度一直在亏钱。只是ASML一直受益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