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机构更新:本周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受益企业?华东医药引进Elahere利好将兑现?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12-01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tf医药】人工晶体及运动医学耗材国采结果公布,中选价格略高于预期

11月30日,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平均降幅约70%,中选率为98%。采购周期为2年。

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企业报价贴近复活线

此次集采人工晶体企业报价接近复活线,中选价格较为集中。其中最低中选报价为628元(美国优视:非球面-单焦点-非散光-非预装人工晶体),最高中选价为18188元(蔡司:三焦点-散光非预装人工晶体)。从降幅来看,企业报价基本在最高有效申报价的基础上降幅40%-45%,降幅最高的是爱尔康的景深延长产品,中选价3596元,降幅62%。

爱博医疗、昊海生科等国产品牌中选结果较为理想,出厂价或将不受影响

爱博医疗共3款产品参与集采并全部中选:①“非球面-单焦点-非散光”的人工晶体(非预装)报价797元,较限价降幅42%;②“非球面-单焦点-散光”的人工晶体(非预装)报价1886元,降幅41%;③“双焦点-非散光”人工晶体(预装,视力改善)报价2880元,降幅44%。以此次中选价推算采购金额为3.15亿元。

昊海生科旗下4个品牌参与此次集采,均实现中选:①新产业“非球面-单焦点-非散光”人工晶体报价784元,“双焦点-非散光”人工晶体报价2524元,较限价降幅分别为44%、41%;②河南宇审“非球面-单焦点-非散光”人工晶体(非预装)报价811元,降幅42%;③Aaron“非球面-单焦点-非散光”人工晶体报价822元,降幅41%;④HexaVision“非球面-单焦点-非散光”人工晶体报价834元,降幅40%。

此次人工晶体及运动医学国采呈现出几个特点:第一,降幅有所缩窄,第二,中选率进一步提升,第三,功能型号等分组更加合理;我们认为高值耗材板块的布局价值在提升,建议关注:

1)骨科: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大博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等

2)眼科:爱博医疗、昊海生科等

3)消化:南微医学、安杰思;

4)心脑血管:惠泰医疗、微电生理、乐普医疗、微创脑科学、先健科技、迈普医学、归创通桥等

5)微创外科:戴维医疗、西山科技;

华东医药点评推荐:艾伯维高价收购ImmunoGen,映射华东医药引进管线ADC产品价值【dw医药】

事件:11月30日,艾伯维宣布将收购ADC公司ImmunoGen,交易定价为每股现金31.26美元,交易金额101亿美元。艾伯维收购ImmunoGen能够进一步丰富在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领域的肿瘤产品线,特别是ELAHERE为艾伯维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数十亿美元的上市药物。此次交易预计将在2024年年中完成交易。

ELAHERE是一种靶向叶酸受体α(FRα)的同类首创ADC,于2022年11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FRα阳性、铂类耐药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ELAHERE是全球首个用于铂耐药卵巢癌的ADC药物,其他在研均处于临床早期。ELAHERE2023Q1销售额为2950万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已达到2.12亿美元。

华东医药licensein:2020年10月,华东医药引进Elahere的中国权益,支付对价为4000万美元预付款+2.65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2023年7月,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ELAHERE®)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适用于既往接受过1-3种系统治疗的叶酸受体α(FRα)阳性的铂类耐药的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年患者。根据公司今年10月电话会,BLA申请预计于2023年第4季度获得受理,预计2024年上市。目前已经在海南博鳌先行区“先行先试”使用,开出首张处方。我们认为,艾伯维高价收购Immunogen验证了华东医药的BD能力,公司创新药管线也将陆续有产品上市,带来业绩与估值提升。

【zj医药】归创通桥:投资者日彰显管理层信心,业绩有望持续兑现

2023年11月29日,归创通桥(2190.HK)在杭州召开2023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展示神经/外周各业务条线进展,分享产品临床使用体会,并维持2023-24年业绩指引。

管理层充满信心,维持2024年收入同比50%增长预期。公司2021年7月IPO以来,各项研发、注册、销售目标持续兑现。截至1H23,公司已在神经/外周血管两大领域建立起完整、富有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商业化放量也较为顺利。我们判断公司分别在神经和外周血管介入领域位居国产份额前三名。管理层预计2023年收入不低于5亿元,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达到7.5亿元(内生增速,不包括并购)并实现盈亏平衡。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后仍然可以维持较快增速,并实现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

国产替代未来已来,创新和国际化持续推进。随着自身商业化加速,以及集中带量采购的助力,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快速提升市场份额:1)颅内支持导管,公司判断份额达到20%左右,位居全市场第一;2)颅内弹簧圈借助集采快速放量;3)急性取栓BADDASS术式、神经介入经桡动脉入路术式等凭借差异化设计思路引领治疗范式革新;4)外周普通球囊市场份额领先,药物球囊通过集采快速解决入院并放量。而展望未来2-3年,我们预计公司会不断有新的重要产品迎来收获期:1)静脉曲张射频闭合导管基层下沉放量;2)密网支架、外周静脉支架、血管缝合器等公司预计2024年拿证;3)颅内药球、颅内自膨药物支架、颈动脉支架等临床推进;4)包括带纤维毛弹簧圈、点状支架、冲击波球囊、膝下药球、TIPs支架、胸主(带原位开窗分支)/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胆道支架、等全套外周介入方案研发持续进展。此外公司也表示将持续推进国际化行动,首先进行现有CE认证产品的MDR换证,并积极扩充出海产品线、建设当地销售团队,管理层预计今明年海外收入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基于公司已建立起的丰富管线、强有力商业团队和充裕的现金储备,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中长期维度成长为血管介入国产领军企业之一,持续引领国产替代和创新出海进程。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