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3-11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https://company.rzshuju.com/wp-content/uploads/2023/11/君实财经qrcode_for_gh_df75b5b4bb2e_258.jpg)
恩捷股份专家业绩交流会202203
要点:
1.订单&交付:全年需求超过交付能力,从客户订单看今年交付45-50亿平,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长。订单很稳定,一直在创新高。
2.在线涂覆:新的生产线全部会做在线涂敷的技术,可以降低20%的成本。在线涂覆产线现在有12条,今年新增23条,年底达到34条。
3.客户结构:国内的大客户占接近一半,海外客户在20%以上,接近30%。
4.研发&制造:单线人工大概80人,现在比以前降低很多,之前是100多。未来会更加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稳定性,对熟练工人培训的压力有极大缓和。目前在自研设备,若成功,会降低一半成本。
5.定增:对财务杠杆保持谨慎态度。今年定增如果成功,能覆盖未来三年资金需求的量。
专家分享:
今年二月份出货量基本和去年十月份基本持平,整个发货应该在10-11亿平,我们尽量多发。全年需求超过交付能力,从客户订单看今年交付45-50亿平,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长,去年是30亿平出头。长远看好产业,我们还会持续增加产能,今年还有25-30亿平的产能落地。后续明年产线达到30条以上,再往后40条。目前是以全球份额达到50%、2025年具备120-130亿平发货能力为目标。近期材料价格波动未造成实质影响。
提问:
1.大客户订单有波动吗?
没有,订单很稳定,一直在创新高。从技术、领导我们在行业内属于领头位置。今年、明年行业处于缺货状态,产品特点是扩产周期较长。短期过高的溢价对于长远战略是伤害,供应缺口下对一部分产品进行了调价,从去年4季度做,我们对涨价比较谨慎,认为长远应该给一个合理的定价。
2.在线涂覆的推进情况?
新的生产线全部会做在线涂覆的技术。可以降低20%的成本,但是会有一个过程。从今年整体形式来看,没有对很大的波动。包括能源、人工的成本都是更有利的,今年整体的盈利会是稳
中有升。但是提升空间不会太大。去年四季度是0.9-0.95元的单平盈利,今年会有提升。我们
希望到1块钱以上,但是还是很有难度。
3.今年出货结构?
国内的大客户占接近一半,海外客户在20%以上,接近30%,希望海外客户更多一些。从产品来说,30%以上,接近40%是涂覆产品。
4.供求关系?
产业扩产周期长,21年真正爆发,海外竞争对手扩产结构保守,比较慢。国内的同行更激进,但动作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间点。去年上半年国内的很多同行才开始扩产。我们会极大扩张自己的市场份额,市场需求超过了产能投放。到24年,(供需决定的)因素就多了,供应周期过去,会释放更多产能。需求端如果是简单依靠动力电池,很难说是否还能保持高增速。储能市场到24年到底激活到什么程度也不是很好预测。储能市场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好说。未来两三年是否能逻辑跑通,和电动车消费趋势、消费者培养、成本降低,还是有不确定性的。可以确定的是市场已经充分激活了,单纯依靠动力市场也是好的。只是24年的状态是很长周期的一个阶段性变化。我们产能会坚定向前推。
5.储能状况?
今年会有产品出来,明年会释放产能。1期2期是10亿平,如果市场足够快,我们会根据市场爆发情况做市场调整。
6.在线涂覆的生产线情况?
去年年底有11条线,现在有12条了。有11条在生产,另一条在给海外客户做样品。产线是逐步投入的,后面的安装调试是逐步释放的。今年有23条产线到位,年底就是34条。上半年产线投放慢一些,大概有7-9条,7月份之后更多。产线出来后,爬产周期2-3个月。在线涂敷还可以做基膜,根据产品做安排。很多订单不适应大线生产,反过来一样。新线是一年一亿平的产能。小线最早的一年只有3、4千万平米。
7.小客户有没有减产?
A:目前没有,其实我们在推掉一些订单。包括订单本身小的,现在已经被挤出去了。通过这些调整生产结构和客户的平衡关系。我们在处理过程很慎重,不希望简单粗暴处理,我们希望对客户平等,但是还是很难做到。对大客户和小客户一样可能是对大客户不平等。不能因为订单小就忽视。我们的目标是拿到一半份额。
8.涂覆的技术情况?
现在是全覆盖,看客户需求。现在是几乎所有技术都掌握。目前PVDF比较多,对我们来说,不太关注比例。主要关注未来是否有潜力较好的涂敷材料没有覆盖,只要技术路线在是占有一定份额,我们就会做。
9.能做设备的企业?
主要也就3-4家,我们用的制钢所(JSW)的设备,还有德国的布鲁克纳,日本的以及法国的。山东、广西有几家可以做,但是有差距,主要体现在稳定性方面,国内初期安装起来没问题,随着时间推移,稳定性下降的很快。电池本身对材料一致性要求较高,任何时间、地点的产品要一样,波动性是很重要的指标。我们可以接受80分,但最好永远在80分(不能下降太快)。电池是复杂产品,某一个材料质量稳定性的上下波动可能会对电池的终端影响很大。设备稳定性是致命的问题,过去10年国内的设备没有解决。
10.公司在技术、设备上有优势?
优势明显,对产品、产业理解在行业内是比较成熟的。设备的供应商过去十多年不断在调整。公司已经在考虑自研设备。
11.国内外设备的成本。
如果能够自研完成,成本会降低40-50%。
12.对固态电池的看法?
固态电池实际上对产业冲击较大,技术路线改变,本质上是两种东西了。
13.单线的人工情况?
大概80人,现在比以前降低很多,之前是100多。未来会更加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稳定性,对熟练工人培训的压力会有极大缓和。
14.铝塑膜生产项目的推进情况?
今年会有一条线出来,随着量出来,产能会出来。
15.今年资本市场的动作?
今年定增,可能会覆盖未来三年的量。我们是重资产行业,相对来说,投资强度相对超过电池厂。1块钱的年收入对应1块多钱的投资额,我们是行业内周转最快,盈利最强的。重资产的理想状态全部借钱,自己的风险低,放大收益。但实际是杠杆高的话,行业一旦出现问题,公司就容易出现问题。我们比较慎重,我们是民营企业,出现问题没有人帮助,50%的资产负债率是比较理想的,60%是警戒线。做定增的话就解决掉三年的开支了。具体动作还是董事会审核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https://company.rzshuju.com/wp-content/uploads/2023/11/君实财经qrcode_for_gh_df75b5b4bb2e_258.jpg)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