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蓝多最新交流:22年市占率、产能将扩充到多大?与外资、伊利等对手相比优势何在?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1-14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妙可蓝多线上交流会20220113

【问答纪要】

1.去年业绩介绍?

2021年在中国市占第一,超过30%,4Q一般是奶酪销售的旺季,重点是推常温奶酪棒,业绩会比股权激励目标高。3Q贸易业务占比高,所以公司毛利受到影响,但奶酪业务毛利稳定。4Q奶酪业务占比提高,毛利率有所提高。公司从18年来毛利率不断提升,费用也在不断优化。

2.蒙牛入主之后战略是否有变化

蒙牛会逐渐把爱氏晨曦奶酪放到妙可蓝多下面,目前可以共用蒙牛的供应链资源、渠道,并且可以一起购买原料,价格更优惠。目前董事会蒙牛占9席中的6席,经营团队还是维持不变。

3.目前产能规划?

2022年底100条产线,会提前完成,一条产线对应1个亿的产值,现在40条低温30条常温10条餐饮产线。20221Q的目标是整理12月的常温产线。9月底常温产线是10条,常温和低温产线的产能是一样的。

4.渠道调整?

之前是担心常温会抢低温市场,是两个事业部,会有重叠的部分,后续常温会越来越大,今年重新做了组织架构的规划,低温和常温做事业部的合并,但是做南北区域的分开,整个销售和精细化管理更明晰,北区的负责人统筹手下的销售目标和渠道布点,调整之后更利于做低温和常温的区隔,做渠道的管理。

5.产品相对于国际品牌的优势?

本土化的口味,外资品牌在研发上还是依托对欧美消费者的了解+渠道下沉优势,下沉市场的拓展。外国品牌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妙可蓝多主要是先打下沉市场,打稳之后再重新回到一二线城市。一开始做产品的时候是以儿童,高势能产品切入,为后期做长期奶酪消费教育做了一个铺垫。小时候喜欢吃,长大之后也会继续喜欢吃。价格方面是属于第一梯度的。

6.和蒙牛伊利的组织机构差距?

蒙牛伊利常温和低温产品是不同的。不管怎么分,都是为了更好的区隔渠道和消费者的选择。在一个区域低温和常温的经销商都给一个领导回报,对于经销利益划分会更清楚。

7.销售费用展望?

目前市占率第一,第二是白底福20%,第三、四是伊利蒙牛,大概10%,现在品牌在行业的定价权有一定的优势,关于竞品的竞争,伊利要发力核心还是要准备好产线和产能,上产线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投产周期,产品端来看,口味口感上还是有优势的。竞品还是需要时间来赶上脚步的。2022年这一年的时间是有信心可以冲击40-50%的市占,到时候可以更有效的掌握定价权。

8.东北生产线问题?

有一家东北的企业,国产低温设备的供应商,但常温不行,常温是另外一家做的,有排他协议,是独家的,只供一家。如果是竞品要发展的话,需要去找东北的企业购买常温产线,但是低温产线做常温产品还是有一定技术壁垒的。

9.未来行业发展的预判?

常温终端600-700w终端,现在铺了200万个。低温是70-80万终端,现在铺了一半。未来五年低温奶酪棒是300亿市场,常温奶酪棒是200亿市场的空间,在往后餐饮奶酪的市场也会起来,随着中餐使用率的提高。

10.蒙牛自有品牌奶酪的增速20%?

目前蒙牛爱氏晨曦奶酪还没有归到妙可蓝多,做到20%的增速也是合理的,是在整合之前对于自身品牌的一个要求,加入之后增速会更高一点。

11.通过常温产品打下沉市场的情况?

选择经销商时是可以共用蒙牛的经销商资源,常温产品本身更适合做下沉市场,没有冷链的流通渠道会更多,产品的定价会更底低一点,更适合下沉市场,也专门推出了三支装小包装的产品。常温产品目前定价16.8一包,还是不便宜。奶酪本身就是高端的产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定价比普通的乳制品要更高一点。目前竞品没有出现,还是以产定销,卖的也很好。定价的产品购买的家长会担心质量是不是有问题,现在常温还没有大的竞争对手。常温未来还是走零食化趋势。

12.ToB?

大客户现在有KFC,汉堡王,稻香村等,自己开发。另一方面也是依托蒙牛的赋能,帮忙做了对接,也跟茶饮做了合作,提供奶盖,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之前比较多的一供是安家,现在妙可蓝多进去是开始做三供,慢慢做到二供。安家在B端进去的比较久,做的很好。

13.常温的铺货情况?

9月底经销商是1000家,到了12月是1500-2000家经销家,北区会稍微多一些,一个经销商对应200-300个网点,今年的目标是通过常温经销商铺到百万的终端。一家经销商平均拿货是20万,销货是40-45天,9月底的经销商到12月就是第二次拿货。12月底开始推出了礼盒装,月初单周发到了11万盒的产品,零售价是89.8元,到春节之前都是按照这个规模发货。

14.拆分一下常温和低温的利润率?

常温产品和低温的毛利率是一样的,都是55-60%,10月上的宝可梦产品毛利是60%,11月上的低温产品是70%,在长期来看,成规模之后,希望没有低温冷链的要求,毛利会高于低温。因为现在还没有成规模,而且包材会更贵一点,10-11月是比低温更低一点,12月已经差不多了。经营利润率常温会更高一点。冷链运输成本大概占4-5%,常温会多出来这一块。

广告方面是常温和低温产品是一起露出的,投放是差不多的。返利方面因为常温卖的比较好,也没有竞品,渠道方面没有很高的补贴。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