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4-06-14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比亚迪内部交流纪要
Q:比亚迪后续的5.0车型的规划和上市节奏是怎样的?
A:今年是比亚迪的技术大年和产品大年,我们通过技术拉动产品的升级和换代。5月28日发布的两款车是5.0的第一步,属于旗舰型产品,具有
2.9升的百公里油耗和2000公里以上的油电续航,且价格亲民。后续的车型换代计划已经在汽车公告中陆续体现,包括A级SUV、B级SUV和B级轿车。具体的上市时间节点会根据市场热度综合考虑。近期,无论是荣耀版还是DM5的新车,其热度都非常高,流量和线索表现良好。我们希望通过新老车型的交替,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Q:市场对比亚迪5.0产品的认知不充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市场对比亚迪5.0产品的认知确实不充分。比亚迪今年在所有车型中,产品节奏和产品向上的节奏是最强的。我们不仅依靠1到2款车型,而是通过技术平台的迭代,实现整体销量的大幅增长。比亚迪的品牌和渠道的物理半径使得我们能够在技术和性能层面拉开与其他厂商的差距。
Q:公司在短期和中长期的市场表现如何?
A:从短期来看,上半年总需求较弱,主要是由于合资油车的退出没有优质电车供给承接。但比亚迪在5、6月以及荣耀版和5.0车型的推出,能够快速承接这部分需求。中长期来看,比亚迪已经在性能上与其他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拉开明显差距。随着5.0车型的体量增加,公司的盈利性也会逐渐提升。国内产品性能的提升也将支持海外市场份额的增长。总体而言,市场对比亚迪的研究还不充分,需要更多节点来打消逐季度的担忧。
Q:公司的出海规划和具体目标是什么?
A:公司自2022年启动出海战略以来,依托全球商业网络,快速进入乘用车市场。比亚迪自1997年起就是全球化公司,具备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和商业资源。今年计划实现50万的海外销量,较去年的24万有显著提升。主要市场包括东南亚、欧洲等地,并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和巴西等地推进本土化生产。上半年东南亚和巴西表现良好,欧洲市场也在密切观察中,预计全年东南亚和南美市场占大多数,欧洲市场也有较大贡献。
Q:公司如何应对欧盟新的贸易政策和关税问题?
A:公司关注欧盟新的贸易政策动态,并根据市场政策调整经营策略。公司具备成本定价能力和产品竞争力,能够消化合理税率带来的影响。同时,加快本土化进度,利用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和人力资源上的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Q:公司对于欧盟的动态有何应对策略?
A:我们正在密切关注欧盟的动态,虽然目前还没有最终的官方声明,但公司对于每一种情况都有相应的应对策略。我们在整个价值链上,包括我们本身的出海准备上,都有多种应对方法。具体的应对策略会根据当时的税率和具备的各种细则进行微调。
Q:关于公司的技术迭代,特别是纯电技术,是否有新的技术创新和时间节点?
A:公司一直坚持纯电和插混两条腿走路,我们本身就是一个以技术进场的企业。我们有插混的技术平台更新,也会在纯电的技术平台上有相应的储备和发布。预计在下半年,我们会迎来新的纯电技术平台的进步,这可能包括整车平台和电池更新,这将带来我们整车的电耗领先,包括快充,能量密度,以及我们在智能化适配上的全方位提升。
Q:关于公司在智能化方面的研发规划和不同价格段车型的搭载方案,能否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A:智能化是我们从20年开始逐步投入资源的领域,我们在未来会投1000个亿在整车智能化发展上。我们已经有四五千人的研发团队,同时在组织架构和人才激励机制上也在搭建。在不同的价位段上,我们有不同的搭载方案。例如,30万以上的车型可以标配一些标志性的功能,如超速NOA和城市NOA。在20万到30万之间,我们会提供选配配置。在20万以下的大众化车型上,我们也在和产业伙伴一起探讨如何在优化成本结构的同时,实现更丰富的功能。我们已经和全球—些优秀的合作伙伴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包括英伟达和国内的地平线在芯片领域,以及国内领先的一些算法公司。我们的自研团队也在不断磨砺组织人才,实现数据的收集和闭环。
Q:目前公司的新订单和库存情况如何?
A:今年以来,从二月份的荣耀版推出以来,每个月的订单情况都在创新高。近期我们推出了5.0的DMI后,新产品的订单以及原有荣耀版的订单都非常饱满。目前我们在交付上有一些烦恼,但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我们在吸引更多破圈流量的同时,也在探索更多的原来的无人之地。我们希望通过电动化的优势和豪华的基因,去渗透,去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Q: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的渠道建设情况?
A:过去几年,比亚迪在不同的城市建立了渠道
网络。从2011年比亚迪主品牌分成王朝和海洋后,我们形成了有差异化的渠道布局。目前,我们已经有三千多个渠道和网络,这应该是单一品牌中渠道布局最深的之一。我们的产品在兼顾性价比外,还有更好的成本结构,能够提供覆盖这些领域的服务,满足更深渠道的需求。在一二线城市,我们也提供了高端产品的选择,让消费者能够更舒服,更便捷的体验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商超店应该有大几百个,无论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在二线强三线的一些城市,大家都会在离家非常近的区域看到我们的布局。
Q:比亚迪海外五个工厂的进展情况?
A:乌兹别克斯坦的工厂已经正常生产,并且去年已经有一些小批量的交付。今年我们会努力提升产量。泰国工厂今年应该能够顺利投产,目前在做最后的调试工作。巴西工厂在2023年7月份宣布建设后,我们一直在提升投资力度,布局包括乘用车工厂,商用车工厂以及电池厂,整个布局非常完善,我们期待明年能建成。匈牙利工厂目前正在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在三年内完成投产。
Q:关于比亚迪在法国等地的工厂建设规划,能否透露一些信息?
A:目前暂时无法对这些潜在的工厂建设计划做出指引。海外建设计划我们一直在考虑,但最终能否投产还要兼顾很多因素。
Q:巴西工厂的乘用车和商用车的产品产量是多少?
A:乘用车的产量为15万,商用车的产量为5万。同时,我们还有配套的磷酸铁锂电池产线。
Q:为什么比亚迪海外的毛利率比国内低?
A:这是因为比亚迪电子的业务主要是代工业务,其毛利率非常低,甚至低于大个位数的百分比,这会拉低我们海外业务的毛利率。比亚迪电子去年的营收体量也在一千多个亿,而我们海外的乘用车营收,去年的销量是24万。所以,这一块其实是有一个相应的拉低。如果要拆卸这一块的报表的话,可能还需要结合比亚迪电子的财务报表。
Q:关于比亚迪海外工厂的投资金额,包括固定资产、当地员工以及基础设施的费用,能否具体说明在海外生产同平台车型的成本会提升多少?
A:目前我们还没有具体的数字来展示这部分的成本,因为这些海外工厂大多是合资项目,并没有在我们的并表报表中。我们期待在今年的一些季度,根据已经建成或正在进行的项目,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更新信息。
Q:公司在国内的竞争力主要来自成本领先,那么在海外生产时,这个成本优势是否还能保持?在面对欧美系列以及本地车企的竞争时,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又预计能够拿到多少的市场份额?
A:新能源汽车海外产能的建设涉及到相对较长的产业链,包括电池和动力总成等配套设施,因此目前还无法准确评估整个效率。但是,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效率最高,成本结构最好的市场,这得益于国内产业链的配套,以及我们的技术积累。我们有一些优势是可以迁移到海外的,比如我们的技术knowhow和产业链配套。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产业链的伙伴在做海外布局,中国汽车出海不仅仅是整车厂,也包括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我们选择建厂的地区,其产业配套和产业从业人员的状态都是比较好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政策也支持我们的布局。虽然在经营和建设过程中会有很多挑战,但我们有信心克服。
Q:海外工厂的效益是从四大海外事业部的层面去做考核的吗?
A:不完全是,海外的更多是销售体系。工厂的话我们还是会有一套基于我们整个从技术再到产线的组织架构去支撑,它是一个矩阵式的关系。
Q:四大海外事业部主要负责销售那块吗?
A:是的,四大海外事业部主要还是负责销售那块。
Q:公司在20万以下价格区间的竞争优势显著,但在更高价格区间如何发力并挑战友商?
A:我们在价格带的布局上,从高到低已经形成了仰望、方程豹、腾势等高端品牌的矩阵。主品牌主要覆盖30万以下市场。在20万以上市场,我们的汉、唐及高端品牌表现出色,市场空间仍有40%左右的成长空间。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结构优化,在20万以上市场提供越级配置,争夺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在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满足消费者需求。
Q:公司海洋网的未来新车规划是什么?
A:海洋网主打灵动科技和年轻群体,率先使用了G2B平台架构和E平台3.0。今年我们在海洋网有新的布局,包括推出B级车型和精品车型,如海豹EV和一款B级PHEV。此外,我们还将推出一款越级的B级轿车,并对现有车型如海豹和海狮进行升级,实现市场的全面覆盖。
Q:公司高端品牌仰望和方程豹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A:高端品牌仰望和方程豹将继续在技术和配置上进行创新和优化,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具体规划和新技术应用的细节将在后续进一步披露。
Q:今年比亚迪在高端品牌方面有哪些举措和计划?
A:今年我们在高端品牌上逐步丰富车型矩阵,提供更多选择。我们在原有的腾讯平台上,已经在北京车展上亮相了Z9GT,这款车预计在下半年上市。同时,我们还会有行政级的轿车,这是一个基于我们的豪华品牌质感和新能源科技迭代的新产品。在市场关注的大型SUV上,我们也会推出相应产品。另外,我们还在做U8的交付准备,U7也会在年内上市。我们还为每一个高端品牌匹配了新的技术平台,如DMO平台和DMS平台。
Q:公司的高端品牌出口计划是怎样的?
A:高端品牌的出海一直在我们的中长期计划中。但是,由于仰望和方尘道是较新的品牌,我们目前主要满足国内需求。不过,作为我们与戴姆勒长期合作的品牌,腾势将在今年下半年率先进入香港市场,推出一款符合香港本土需求的NPV。从下半年开始,我们会在海外市场进行布局,新的车型也会兼顾国内和海外的需求。
Q: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A: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强劲,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产品力与外部差距明显,远期空间有可能达到四五百万以上,甚至可以对标丰田。在国内市场,我们能引领格局出清,同时保证较好的单车盈利。我们认为比亚迪是一个非常稀缺的资产,无论是量还是力,都能持续符合预期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