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业绩交流:技改后碳酸锂和钾肥的成本?去年电池级的比例?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4-04-09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盐湖股份2023年报业绩交流会

Q&A

Q:公司两大主业的生产及销售情况如何?

A:盐湖股份在主业钾肥方面,即塹便在价格下行的情况下,仍然超额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保持了销售的稳定性,且年销量达到了3.6万吨的目标。在7月和8月能够达到日产量接近140吨。另一方面,钾肥的质量也达到了用于提锂电池及碳酸锂的要求,销量达到了3.8万吨。公司通过多年的营销体制改革,已经与国内大的复合肥企业和贸易客户建立了利益共享机制,并在黄华东、华中、西北和西南地区拥有自建的销售团队。公司在销售客户端也建立了一个类似钾肥销售体系的销售体系。在产品库存方面,虽然产量不断提升,但年报显示库存量逐步下降,这得益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营销体制的有效改革。

Q:公司的其他业务发展情况如何,以及未来的计划是什么?

A:盐湖股份其他业务包括旅游产业等,在去年也取得了良好表现,并实现了亏损向盈利的转变,旅游人数持续增加。公司还制定了拓展海外资源的策略,特别是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此外,公司注重环境保护,投入了资源确保生产的可持续性,并发布了ESG报告,强调了公司在安全环保和绿色管理方面的措施。钾肥方面的未来产能预计达到500万吨,锂产品今年的计划产量为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四千多吨。公司采用了新技术提高产能,4万吨锂盐的技术已经颇为先进。投资方面,公司从原计划的70亿优化至60亿,并对主要装置进行了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完成。科研投入也是一个重点,公司以“盐湖母体”为依托,建立了专业研究院,成立了北京分公司,成都分公司和国创研究院,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进展。例如锂资源的回收和钾肥回收技术的改进,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公司还在开发钠资源和硝酸盐产品,有望在今年二、三季度投产。综合以上,盐湖股份整体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处于历史最佳时期,公司正着力于产业端的规划和盐湖资源的高质量绿色开发。

Q:公司公司目前碳酸锂的库存水平如何?今年的库存策略是怎样的?

A:去年整体库存情况我们经过几塹年的运营,与下游的纯电材料厂建立了长期的销售和生产相互绑定、利益共享的机制。因此,我们每个月生产的量优先保证我们合作的几十家客户需求。由于1至2月销售情况良好,目前处于较低库存阶段,预计不到1000吨。尽管价格有波动,现价比原来的9万元/吨涨到了近11万元/吨,但是出货节奏稳定,保证下游客户基本需求。

Q:技改后,对于碳酸锂和钾肥的成本会有何影响?预计产能能达到多少?

A:刚才我表述的阿翰斯曼多里岩技改主要是针对提升成本效率,包括吸附器效率提升和母液端的回收。这些改进已经将去年的投资收回,对今年成本的影响不会太大。原先产能从1万吨提升至3万吨,改进主要提升的还是成本端,不过投资规模小,毛利率水平仍然相对较好,整体的投资已经收回。

Q:环保方面,青海有哪些新的行动?公司如何解决淡水使用问题?

A:去年中央环保督查对青海地区进行了巡查,提到了采矿证的问题。我们积极与环保部门对接,新的采矿证已经与我们生产的500万吨产能规模相符。至于淡水问题,我们长安地区的水资源丰富。通过技改投入了几千万,借助现有的化工装置复用水。技术改进和资本投入使我们能够利用现有的水资源满足生产需求,前面提及的三元用水问题也已全部整改完毕。

Q:公司新规后,关于分红计划有无大致预期?

A:新公司法实施后,我们会严格遵循要求。尽管公司经历重整,积累了一些资金,并进行了一些回购工作,但可能还未达到部分投资者的预期。自97年上市至重整前,连续几年亏损中也没有分红,但我们的原则是积极回报广大投资者。未来,若公司业绩成功,我们愿意与所有股民分享收益。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愿意将经营成果与投资者分享。

Q:国内外钾肥资源储备及开发情况如何?

A:国内钾肥资源紧张,每年需大量进口以满足需要。虽然海外供应相对充裕,但盐湖股份作为国内最大钾肥生产企业,未来发展策略是形成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我们正在积极寻找优质资源,并且在东南亚等地有进展。同时,我们在钾肥领域拥有领先技术和专家,能助力海外企业开采。今年,我们会集中力量开发核心资源,如有新的进展,会及时通知投资者。

Q:今年钾肥出海工程的资本开支及对现金流的影响?

A:具体数字目前不方便透露,但资本开支将保持在可承受范围内。我们会采取多方合作等方式来分散风险,确保资本开支不会对现金流造成压力。

Q:今年氯化钾的成本有所提升,其中单增了两百多块钱。能否请教这个成本增加的原因?以及成本是否会回到原来的水平?

A:成本的增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去年出让金收益的影响,我们有大概15亿的出让收益,其中包括按照2.8%的新规提出的让金。第二方面是从安全环保角度,我们投入了建设绿色智能工厂以及其他环保措施,这也是成本增加的原因。尽管如此,这些都是长期性投入,预计在未来成本可能会有所降低。

Q:现金流状况非常好,资产负债率也比较低。除了分红和海外项目支出外,对于现金的后续规划是怎样的?

A:目前大的资本支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已经投入的4万吨碳酸锂产能项目,总投资额达六十多亿;二是对现有500万吨产能的稳定和优化,可能还需要一些资金;三是还有四十多亿的债务需要偿还。我们也在储备资源应对海外项目未来的资金需求。此外,我们将考虑在达到一定条件时对股东进行分红,同时还会投入科技研发等方面。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和未来的现金利用规划。

Q:2023年盐湖股份公司碳酸锂成本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24年这块的成本预计会是怎样的水平?

A:2023年碳酸锂成本提升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方面是销售端的一些价格挂钩和税收影响,如出让金3.6亿和销售端征收的约1.4%的费用;另一方面是生产端的成本压力比如盐湖内流水的量和质量管理,物资转化和地下开采成本,以及维护整个生产经营的稳定性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尽管在二三年这些问题影响了成本,但从长期来看,除固定影响外,其他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展望2024年,成本应该不会超过4万元。

Q:公司年产4万吨的锂盐项目是否有可能提前投产?今年是否会有碳酸锂的量提前释放出来?

A:目前4万吨的锂盐项目计划年底投产,并不太可能提前,今年碳酸锂的产量与去年相比可能增加4000吨,但最终产品今年不太可能出货。今年的目标主要是建设所有装置,并可能生产出高纯度的卤水。

Q:未来产能规划是怎样的?新建产能计划何时实现?

A:公司新建的4万吨产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装置之一,结合智能化工厂投入和吸收其他优秀技术,对提升产能大有帮助。当前没有明确的回收增量计划和时间表的详细信息。

Q:对于钾肥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有何看法?

A:从历史销售数据来看,盐湖股份钾肥销量一直较高,达到了560万吨。钾肥的市场需求有所增长,且公司与上下游产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市场波动时能互相支持。长远来看,国内钾肥需求仍旧依赖大量进口,这支撑了钾肥的重要性,盐湖股份的销售相对稳定,生产能力没有大的增量,但也没有明显的缩量。预计未来需求端需求稳定,对钾肥产量有一定的季节性影响,但整体销售情况较为平稳。

Q:公司目前的资本开支情况如何?明年的资本开支预计会是多少?

A:去年我们的资本开支实际支出有所控制,主要用于地基处理和广西零售搭建。今年的资本开支会增加,目前两个目标项目都已开始。预计今年能达到80%以上的合同签订量,相应地资金支付量也会增加。我们的项目进度设定是按照今年年底前所有装置全部建成的目标进行的。

Q:公司对于利润分配的方针是什么?考虑到公司未来的资本开支计划和现金储备,股息支付率会有变化吗?

A:公司目前仍是成长型企业,未来有大量资本开支计划。因此,我们鼓励的股息支付率大体会维持在20%左右。尽管公司现金储备充足,但分红政策还需要根据公司未来的资本开支和可持续发展计划,以及股东大会的审批来决定。

Q:去年盐湖股份销售的碳酸锂中,电池级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A:去年销售的碳酸锂中,2万吨的基本上都是电池级的,我们遵循的是59.5%以上的电池级标准。

Q:钾肥价格近期大幅下跌,未来价格走势如何?

A: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现象,过去历史中价格有过不同程度的波动。总体来说,我们看重稳定的海外供给,因为它对国内产品需求具有较大影响。由于国内外库存相对充足,价格现在处于较低水平。长期来看,我们期望价格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公司也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毛利率和利润水平。

Q:关于碳酸锂4万吨项目的投资进度和研发费用的未来趋势,能否提供一些信息?

A:我们今年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主要装置建成,并全力以赴实现这个目标。关于研发投入,去年主要集中在研发设施和科研基地建设方面,成都和北京已设立研究基地。今年我们会在研发上进行大量投入,并将围绕盐湖资源提升和项目储备作为重点。

Q:今年的碳酸锂产销量目标是多少?碳酸锂价格能否稳定?

A:我们的目标是维持产销平衡。对于钾肥,我们的产量目标是500万吨,包括50万吨的国储任务。碳酸锂方面,今年的产量目标是4万吨,我们会致力于实现产销平衡。至于碳酸锂价格,我们会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Q:今年锂产品价格有较大变化,请问盐湖股份目前的价格和销售情况如何?

A:今年的锂产品价格确实经历了较大变化,价格曾下跌至接近8万元,近9万元,但近段时间已回到了11万元左右。我们的销售体系保证了盈利,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阳谷分公司通过优化产品价格和成本管理,拥有较大的成本优势。我们未来还有空间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Q:公司的业务经营和未来规划怎么样?

A: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锂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公司的战略是保持产品质量的领先和成本的优势。这样即使市场产生变化,公司也能维持强大的竞争力。针对环保技改所增加的成本,这部分主要是一次性的投资,未来投入有可能减少,公司成本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Q:目前东南亚及其他海外地区锂产品的生产成本与盐湖股份相比如何?

A:从生产成本上看,我们与国际竞争对手有相近的优势,尤其是考虑到海运和国内税收因素之后。尽管国外某些矿品位可能较高,但是盐湖股份的生产成本已经非常有竞争力。

Q:今年钾肥进口趋势及对国内供需的影响如何?

A:今年一季度锂产品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国内外新增产能带来了一定的供应,但国内稳定供给的增量并不明显。公司将继续关注市场动态,通过降低成本和维护产品品质来应对市场变化。我们的定价策略会参考国际市场变化,与主要客户维持稳定的供应关系

会议要点

业绩情况说明

盐湖股份去年一年业绩韧性较强,塹科技成果显著,改革坚定,管理基础坚实。

氯化钾产量近500万吨,销量高水平,营收215.76亿,同比下降29.8%;碳酸锂产量3.6万吨,销量3.8万吨。

净利润79.14亿,同比下降1塹9.117%;每股收益1.48,同比下降49%;总资产464亿,所有者权益319亿,同比增加26.72%。

综合业务稳健成长

盐湖股份两大主业表现稳健:销售端市场表现良好,超额完成年度销售任务。钾肥产销达到3.6万吨,质量满足电池及碳酸锂要求。

积极推动营销体制改革:建立销售团队与客户共享机制,库存逐步下降得益于产品质量提升及营销体制改革。

加强核心竞争力和资源利用:未来钾肥产能预期稳定在500万吨。优化投资并应用新技术,提高了硝酸盐装置的工业应用效益,提升公司整体资金现金流状态。

库存与环保措施

公司一季度碳酸锂库存不到1000吨,呈现低库存状态;市场价格从9万上涨至11万,销售节奏良好。

盐湖股份通过技改提升了产能,毛利率分布相对较好,且投资回报率高;去年投资已全部收回。

环保检查未对公司产能产生影响,已解决先前环保问题;公司利用现有水资源和技改满足生产需求。

财策与海外钾资源

公司新规实施后将按要求操作,积极探索包括回购在内的分红政策,未来力争回报投资者。

国内钾肥资源逐渐减少,但海外供应充裕,公司为最大钾肥生产企业,积极开拓海外资源,谨慎扩张,强化盐湖股份技术优势。

今年将重点关注核心资源的开发,计划取得显著进展,相关资本开支在可承受范围内,并考虑多方合作。

成本及资金规划

氯化钾成本提升:氯化钾成本上升主要受采矿权转让收益确认影响,影响金额约300元/吨;剔除该因素,成本单增约200元/吨。具体原因未详述,未来成本是否会回落到原水平尚不明确。

现金流与资本支出规划:公司现金流充裕,资产负债率20%左右。后续资本支出主要为南部4万吨碳酸锂产能建设,以及前后系统优化和环保投入。同时,需留意债务偿还和潜在分红计划。

战略投资重点:重点在于科技研发,保持500万吨产能的技术改进,以及海外项目扩展。未来投入聚焦于绿色智能化工厂建设,紧跟安全环保要求。

成本与产能展望

碳酸锂成本上升:2023年受原料价格影响及税收政策变动,成本提升。长期看,固定成本控制下,成本不超过4万元。

锂盐项目投产:预计2024年锂盐产量4万吨,新项目高纯卤水预计今年建成。

钾肥市场需求稳定:钾肥销量高,与下游产业共命运,销售稳定。国内钾肥供应稳定,长期看,国内需求仍需大量进口,钾肥为战略资源,重要性日益增加。

投资计划及展望

资本开支:未来两年的资本开支预计至少需要60亿,并按计划推进年底所有装置建成。

利润分配政策:成长型企业,预计支付率约20%,未来3到5年内支付率可能维持相同水平,具体还需股东大会审批。

碳酸锂产销量:年产4万吨,保持产销平衡,目标销售相应产量,维持市场供需稳定。

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

产品成本优势:阳谷分公司的两大产品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潜力,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市场前景广阔:锂市场需求强劲,是新能源绿色产业不可或缺的元素,公司将重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实力。

成本与定价:今年环保技改导致成本增加,但预计为一次性投入。未来定价策略将参考国际市场,与客户保持稳定供应和价格关系。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