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交流纪要:磷酸铁锂、三元方形、大圆柱产能计划?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3-01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亿纬锂能交流纪要20220223

要点:

1)产能:

磷酸铁锂:目前20GWh,年底有效产能70GWh(大约一半是储能)

三元软包:10GWh无扩产计划

三元方形:2.5GWh下半年产能到12.5GWh。

大圆柱:20GWh产能,预计明年全部投产

小圆柱:去年产能是6亿颗,今年可能会翻倍

2)磷酸铁锂电池:是投入建设最大的一块,增长主要来源于乘用车和储能业务,从客户看,通讯储能比较多。海外的储能市场发展很快,公司拿到了美国的认证,后续海外业务发展会提速。但国内的客户确定性更高,所以这两年主要是国内。乘用车客户上,22年以某造车新势力为主,23年开始和国内一些主流车企(包括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开始合作。

3)利润:四季度毛利率稳定,股权激励费用和年终奖计提影响比较大,费用高,净利润会有影响。虽然原材料涨价,但是一直在向下游传导,内部也在做成本管控,利润率稳定,长期毛利率目标是20%以上。公司同一客户两种路线(三元vs铁锂)的利润率差不多。

4)动力vs消费:消费电池一直利润率会更好。长期看,动力电池利润率会有所提升,但是消费还是更好。

经营情况介绍:

1)21年两个板块(消费&动力)都在饱满出货,动力主要是磷酸铁锂(产能6GWh)/三元软包(10GWh),去年上半年爬坡,基本也是饱满的出货(7-8GWh)。

2)利润端,四季度毛利率稳定,股权激励费用和年终奖计提影响比较大,费用高,净利润会有影响。虽然原材料涨价,但是一直向下游传导,内部也在做成本管控,利润率稳定。

3)消费电池拿到的新订单同比增长,所以更乐观,下游去年受到疫情影响,但目前在恢复。小圆柱电池订单需求很好,从前年开始产能翻倍增长,还是供不应求,今年还会扩产,电动工具和两轮车会有新客户。今年看情况很好,各个产品线都在满产满销。

4)碳酸锂涨价:目前在和下游客户谈,希望传导压力,优化客户结构。去年影响最大是磷酸铁锂,因为大巴车一类的客户价格传导难,今年开始客户结构会变化,给乘用车和储能供货的比例会远远超过货车大巴车。乘用车和储能价格传导和利润率今年比去年好。原材料涨价压力相对于友商没有那么大,今年Q2开始会和上游中游合作产能开始释放。中长期看,原材料价格会向下,利润率会迎来向上的拐点,目前的任务是稳定利润率。

问答环节:

Q:各品类电池22-23年的产能和出货?

A:磷酸铁锂:目前有效产能是20GWh,今年年底有效产能到70GWh(23年会有产能爬坡的过程),是投入建设最大的一块,增长主要来源于乘用车和储能业务,具体体量划分不清楚,储能会接近一半。21年6GWh,主要是客车大巴车,储能占比不大,今年商用车量不会变。从客户看,通讯储能增长比较多。三元软包:10GWh无扩产计划,实际释放产能有提升空间,今年出货目标是10GWh左右。三元方形:2.5GWh今年预计出货1GWh+,有扩产计划,下半年产能到12.5GWh。明年开始大批量量产供货国际客户,今年主要是给国内的客户(非新势力)。大圆柱:20GWh产能,预计明年全部投产。小圆柱:去年产能是6亿颗,今年可能会翻倍。

Q:磷酸铁锂乘用车客户?

A:22年以某造车新势力为主,23年开始和国内一些主流车企(包括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开始合作。

Q:22Q1毛利率和21Q4比较?

A:碳酸锂涨价的传导不是实时反应的,公司有做锁单,也有存货。目前来看,可以保持平衡。

Q:某造车新势力铁锂电池延迟交货,公司份额是不是有机会提升?

A:公司排产正常,没有受到影响。有计划提升市场份额,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后续有结果了会分享。

Q:1-2月是不是满产?

A:2月春节有影响,其他基本都是满产。

Q:磷酸铁锂和三元的毛利差?

A:公司内的利润率差异不是因为技术路线导致的,还是因为客户的原因。海外客户利润更好,所以三元(海外客户多)的表现更好。目前LFP在做客户结构优化,年底48V建好了客户也以海外为主。在客户一致的情况下,两种路线的利润率差不多。

Q:长期看动力电池和消费电池的毛利水平?

A:消费电池一直以来利润率会更好。下游看,消费的客户利润空间就比车厂更大,所以供应链也会更收益。长期看,动力电池利润率会有所提升,但是消费还是更好。稳态的动力电池毛利目标在20%以上。

Q:4680电池在设备和制造上有什么困难?

A:最近正在做设备招标,也有部分确定了,目前没有什么问题。

Q:混动和纯电车的出货比例?

A:48V/12V都是XHEV,但没有限制纯电还是混动,目前是轻混为主。

Q:三元软包的策略规划?会不会和SKI竞争。

A:一直是合作+竞争。目前有2个合资公司,在盐城有10GWh计划扩到27GWh,惠州没有扩产计划。

Q:电池价格如何传导?

A:海外目前是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传导材料价格压力。目前国内也在谈这个方式,目前不是一个季度谈一次,频率还是比较高。目前公司和下游谈判的目标是要稳定利润率。不好说下游的价格底线,下游目前也不好定。Q:储能的调价?

A:价格传导是相对动力电池来说更容易。可能和之前的价格偏低有关。目前来看,价格还是存在经济性的,下游接受度是比较强的。客户海外和国内都有,今年增长主要是国内客户为主。

Q:大圆柱电池客户?

A:海外的。

Q:储能规划占整个LFP的一半会不会过于激进?

A:需求就是这么大。目前看订单和客户有非常大的增长。

Q:储能的国内和国外客户?

A:最有吸引力的价格来自海外客户。海外的储能市场发展很快,公司拿到了美国的认证,后续海外业务发展会提速。国内的客户确定性更高,所以这两年主要是国内。

Q:储能vs动力电池毛利率?

A:利润率不会有太大差别。部分应用的储能成本会比动力低。

Q:储能竞争格局和公司策略?

A:储能是去年才开始爆发的。目前下游客户很广泛,公司和一些头部公司都是集中做头部的储能客户,一些专门做储能的公司会有自己的下游渠道,和公司不重合。动力和储能会一起发展,不会有重心偏移。储能的市场空间不比动力的小。

Q:储能的规模效应?

A:目前已经有一些规模效应了。100G和300G规模的成本差异不大。储能的客户对电芯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除了规模,也要专注质量提升来提高竞争力。

Q:锂原电池的展望?

A:除了19年有ETC带动的需求爆发,其余时候都是稳定增长的状态,后续也会在胎压监测等应用上出货,未来会持续向上。

Q:公司单GWh动力电池的投入在2亿?同业在3亿?

A:前两年三元电池设备以海外为主,所以单GWh投入比较高。现在LFP单GWh的投入在2-3亿,因为设备国产化,且投入比较稳定了。大圆柱设备也是国内为主,后期建设投入也会进一步下降。而且,设备厂的成本也在下降,所以我们判断单GWh的投入会下降。

Q:认购广州发展?

A:广州发展在广东地区有比较好的下游资源,是为了日后储能业务的合作。

Q:海外建厂规划?

A:前两年有海外客户有这个需求,但是因为疫情,所以项目搁置了。目前运输也越来越方便,所以暂时没有规划。Q:云南的规划?

A:细节不方便透露,是和几家公司合作的。有两个项目,1)开采矿资源,种类丰富,2)电池产能,有当地政府支持和成本优势。

Q:原材料如果降价会传导到车厂吗?

A:会。上游涨价公司也有做消化,过程中提升了成本管控的能力,原材料价格降低后,给下游价格会变低,不过中间会吸收部分利益,提升公司自身的利润空间。长期看,资源端是不缺的,材料价格是向下的趋势。

Q:电池厂纷纷扩产的影响?

A:认为市场上不一定会有想象中那么多的新产能。公司的规划相对于其他公司看是比较小的,因为都是基于比较确定的需求,所以目前看不会有产能过剩的情况。

Q:毛利率的稳态预期?

A:目标是20%以上。

Q:锂价预判?

A:无法预判。有可能会突然降价。

Q:锂长协的比例?

A:不多,比去年少。长协目前不到3个季度的时间周期,比去年短,是因为预期价格会下降。Q2开始会有自己的量,结合库存和长协,可以保证今年电池生产的基本需求。

Q:设备紧张吗?

A:不紧张。现在量不会受到供应的限制。

Q:铁锂的新产能规划地点?

A:铁锂都是在荆门。

Q:小圆柱实际出货?

A:出货量有70%-80%的增长。

Q:小圆柱价格传导?

A:传导是比较容易,利润率是稳定的。

Q:盐湖今年能贡献多少量?

A:本身就有产能(几千吨),现在在建新产能,第一期是1万吨的产能,今年的量还不确定。Q2开始新产能出货。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