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5月中上游扩产交流:硅料新进入者成本更高?硅片新产能尺寸结构?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5-19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光伏5月中上游扩产进度专家会议纪要202205

—、硅料

1.产量:

—季度:产量15.9万吨,同比增长40%以上,季度实现满产的只有新疆大全+四川永祥的8万吨,渉度产量不及预期。

二季度:4月产量5.8万吨,5月预计6万吨以上,6月接近6.5万吨的水平,随着价格不断高涨,有些企业可能推后或缩短停产检修计划,即二季度基本可以实现满负荷生产。可以实现满产的产能达12万吨,二季度永祥在宝山的项目是4万吨,亚洲硅业,新特2万吨,颗粒硅2万吨,南玻1万吨,基本都会在二季度满负荷生产,二季度超出预期的18万吨。供应端问题主要来自海外进口,活度进口仅2.2万吨,同比出现20%的下滑,二季度我们认为进口量也不会明显的增加,所以二季度预计还是供应偏紧。

三季度新产能投放节奏可能会放慢,据统计只有5万吨左右新产能投放,国内产出可能是19-20万吨,再加3万吨海外进口,接近23万吨供应量。

四季度会是加速状态,国内预估22-23万吨,再加海外进口的3万吨,可能会达到25-26万吨,环比提升10-15%。所以四季度可能是博弈更加剧烈的阶段,不论从供应端还是需求端可能都会双双发力,所以四季度还要观察市场供需变化。全年来说,硅料供需还是平衡状态

疫情影响:二季度预计进口量2.5万吨左右,由于疫情影响还包括俄乌战争导致的运输不畅,可能只有2万吨左右。由于海外进口的缺乏,展现出供应不足。

全年:供应量预计还是85万吨左右,结构上可能会发生一些调整,国内供应量可能比之前预期稍微偏低一些,主要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特别是四季度新产能投放受到设备影响,预期会调低到75-80万吨。海外原先预期10万吨,目前看来可能不及预期,特别受到俄国方面运输和疫情影响,量的保障也有不确定性。上半年马来西亚OCI工厂检修时间也超出预期,所以海州共应量会出现下滑。

明年:明年年底硅料产能会达到150万吨以上,这是相对保守的数据,产量120-130万吨。如果按照企业公告状况来看,可能会达到17—180万吨,但是明年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回落,回落过程中新进企业的项目可能会逐步放缓,因此产能保守预期为150万吨。产量的预期是先推出明年装机量再进行反推,可能硅料企业会有一定库存,降价会导致部滴增产能开工或爬坡放缓,市场供需还要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但也不排除硅料价格出现快速下降,组件价格跌到1.4元以下,市场需求再次超出我们预期。130万吨能带动400GW组件,也就是差不多330GW装机,已经是非常高的增长水平了。

2.价格:

受疫情影响再加俄乌战争影响,海外需求持续旺盛,我们在不断推后时间的拐点,目前最早的拐点是6月底。可能5月份,组件已经到2元,当需求出现回落,组件排产也开始回落,按照去年四季度的速度传导到硅料端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并且需求端来看,承受高价组件的需求越来越多,第一是海外由于汇率调整,承受高价组件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第二国内大基地的启动,从目前状态来看,大基地承受力度在不断加强,因此硅料价格下跌时间不断推后还由于需求旺盛。海外:海外硅料成本不仅是因为电价在上涨,原材料也在上涨,全成本至少提高了20%左右。但是生产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有超额利润的库存量,对于瓦克来说肯定会保证多晶硅生产的,毕竟利润率最高。

3.新进入者:

从成本角度,一方面是生产要素方面,包括电价和硅粉采购价;第二方面是技术方面,是更重要的,各种指标达到龙头企业是很难的。目前龙头企业的一些指标较之前出现明显进步,包括成本消耗指标可能有10-15%的降低,而新进入企业目前比龙头高出10-15%,也就是新进入者最好的水平是2000年国内平均水平。

4.库存:

基本没有,甚至有企业还欠订单。

5.颗粒硅:

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是成本优势,较传统西门子法低15-20%的水平,主要在用电方面,而棒状硅的优势可能在于硅粉物耗更有,如果电价相对便宜,对颗粒硅的优势是打压。在双碳角度,碳排明显颗粒硅更好,但颗粒硅弱势是产品质量问题,未来2-3年之内可能以N型硅片为主,对于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这点要重点关注。发展的格局来看,首先2万吨产线要实现满负荷生产,要下游企业认证或大量使用。四川协鑫的6万吨产能如果能顺利投产,就代表大规模生产颗粒硅的技术的成熟。如果这两个突破点都有改变,整个格局也会有改变。现在颗粒硅在建拟建项目接近100万吨。将来如果要大量生产是需要设备或供应链的业态的。

二、硅片及下游

1.硅片供需:

季度产量在70GW左右。4月、5月保持25GW左右水平,6月可能比25GW多一点,二季度产出可能和一季度基本持平。主要原因是硅片产能本身远超硅料,还有新玩家不断释放,可能上半年截止的时候产能已经可以突破450GW水平,比去年年初可能要增加接近50GW,所以新进入玩家肯定要满负荷生产。因此市场供需呈现明显供不应求状态,并且在下游电池组件环节,已经出现了一定库存,这主要在于一^度下游终端装机量非常旺盛,渉度全产业链处于去库存阶段,但二季度是重建库存阶段,组件库存会增加10-20GW,三季度可能会呈现供需相互博弈的状态,因为组件价格现在已经涨到2元从海外市场需求和国内大基地需求来看,2元组件价格无法支撑,当然现在由于汇率影响,海外出口还能接受相对较高水平,但是否能长期持续也无法确定”并且俄乌战争导致的需求阶段性旺盛是否能持续到三季度也有待观察。三季度硅片产出可能会在70GW之上,环比增加10-15%。

2.硅片库存:

库存水平处于正常周转状态,按照正常情况下有大概3-5GW,也就是3-5天左右,不包括中转库存。6月如果价格出现一定下滑,库存可能会高起来。但是如果三季度价格才会出现一定下滑,硅片的库存也不会特别高。

3.硅片价格:

硅片先调价,硅料再跟随,硅片能反馈硅料价格调整的最好先行指标,所以观察硅料价格是否要调整的时候,主要看的就是硅片产能开工率是否还保持较高状态,如果硅片开工率出现明显下滑,说明硅料价格也会出现下滑。但是每次下调,硅片的利用率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之前硅片利润率甚至保持在30%以上,经过几次硅料价格持续上涨或上涨又下跌,硅片利润率在不断下滑,主要也是硅片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两大寡头逐步分散,更多竞争对手介入的情况下,行业利润率或者毛利率也是在不断下滑的。

4.硅片尺寸:

目前呈现两极分化,但是最大的和最小的尺寸需求相对较少,新建的企业产能主要集中在182,预计今年182市场占比可能会达到50%,166会下降到25%以下,210可能会达到25%甚至更多,主要还是看下游组件匹配和电池的匹配程度。未来硅片产能释放还是完全取决于硅料的释放节奏。前年产能280GW左右,去年硅片产能400GW左右,也就是今年和去年新增产能就达到300GW以上,所以可以做182的产能至少有300GW以上,而之前老产能可以做182和210的可能只有50GW,因此到今年年底能做182甚至以上的应该接近400GW。

5.薄片化:

目前如果按照160pm来计算,硅耗应该在2.65-2.68之间,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5-10%。

6.组件产量:

排产来看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还是受到疫情影响,有些企业并没有配套产业链,所以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现在库存不断增加情况下,龙头企业订单和库存基本已经卖出,但是由于疫情影响物流不畅,运输出现问题,运输问题也导致现在订单重复,因此订单非常充足,但是订单重复的情况不是特别多。

7、大基地:

现在价格承受力变强,当真的组件价格下降后,组件终端肯定要有较好收益率才去买,降价的过程中大家都想选底部购买。在1-9元的时候可能需求会启动’但还不能支撑整个供应释放量,一定要到L85元的水平才能支撑。

8、龙头企业:

基本都是满产运行的状态,订单和开工率都保持较高状态。

9、二线非上市公司:

主要看订单情况,二线企业更多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为辅,国内市场订单需求来看,国内订单的用户侧随着价格不断走高,再加疫情的影响,二季度需求量出现一定下滑,订单和开工率也有一定下滑,但是价格不断走高,企业生产意愿还是有的,为了控制风险,二线企业在下调开工率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