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C专家交流:4月份需求为什么会这么差?风华、三环、国巨库存水平?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4-27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MLCC专家会议-22年4月渠道库存情况更新

Q:现在MLCC需求如何?对行业拐点的大致判断?

从2021年的二季度开始到2022年一季度的需求是比较弱的,持续萎缩,价格也是。以我们多年的经验来看,一波MLCC的上涨和下跌,最长是一年时间,进入5月份,可能会进入从业者心理上的时间窗口,可能会有见底反弹的状态。从终端需求来看,三月下旬,尽管深圳这边有疫情,订单稍微变好了一些,比1月2月环比是有增长的。进入4月以后,又出现了萎缩,每天的出货是小于3月份的平均。我们预估4月肯定不会反弹,要看5月、6月。还有一个角度,因为价格持续下跌已经一年,目前我们终端客户已经不备库存了,终端的库存几乎为0-1周,以往终端客户会备1-2个月,大客户要备一个季度,现在是非常少。整个产业链,贸易商(经销商)成了最大的蓄水池,库存压力很大。21年需求情况是1-2月很弱,3-4月很好,所以现在看,同比角度肯定是弱的。

Q:4月份需求为什么会这么差?

原厂的反馈是,3月份手机有一部分提货,繁荣了一点,我认为这个是局部性的恢复,因为手机需求并没有起来。其次,4月1号是MLCC厂家调价的时间点,3月有传闻4月价格会上调5-10%,所以一些客户、炒货者,出现了小幅度提货。4月1号之后,国巨和华科没调价,风华、三环略降,和之前传闻是相反的。所以4月份那些炒货的把之前囤积的抛售出来了,造成整个4月份低迷,而且价格往下走。现在经销商要求原厂明确下个季度的价格,新一轮的价格协商已经开始了。

Q:4月1号向下调价,会不会促使经销商清库存?

一般来说,如果要向下调价,我们提前三个月会知道,确实会提前抛售。4月1号的价格和我们预判的是一致的,日系、韩系、台系都没有降价,风华和三环略降(3-5%)。这两个国产品牌的我们觉得价格竞争是会很惨烈的,但是现在需求低迷,降价也不会有单。

Q:下一个调价节点,7月1号,会是什么情况?

主要是看库存和需求情况。目前来看,村田不会降价,三星不好说,有可能,因为三环在扩产高容,有一些品类可以量产,对三星造成了威胁。国巨和华新科已经没有降价的动力和实力了。风华和三环,只要二季度不出现大规模战斗,7月1号也不会降价。如果需求反弹,可能会涨价。

Q:需求的拐点要观察哪些因素?

一个是手机的需求能不能起来,手机去年6月到现在一直低迷,手机起来能够消化掉很大一部分产能。第二个是网通行业的芯片和flash存储问题能不能价格回到正常。第三个是大消费类,除了芯片还有疫情影响,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能不能恢复。这几个是有可能发生的,需要观察。另外是库存水位,如果能够接近2个月,代理商的互相踩踏和杀价就不会出现,甚至会出现二级市场反弹。到底什么时候到来不清楚。

Q:各品牌代理商的库存水位情况?

目前国巨和华新科代理商的库存水位比较高。村田手机的库存比较高,到了5个月,汽车的2个月。三星是4-4.5个月,代理商库存非常高,70%是高容产品,损失惨重。国巨没有高容,都是低容,而且不愿意降价,导致很难卖出去

Q:各品牌原厂的稼动率水平?4月比3月各家稼动率的变化情况如何?

变化不大,原厂没有必要调整稼动率,压力都给了经销商。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巨、华新科会受到影响。三环、风华一个在潮州,一个在肇庆,没影响。目前我了解到风华的稼动率还提升了,风华对代理商完成任务的信心还是很强的

Q:原厂库存水位?

目前各家还是比较规范,库存控制的比较好,大部分都在1.5-2.5个月之间。

Q:各家汽车MLCC的布局?

汽车品MLCC,TDK和村田是最大的,领导地位,2-3年内不可动摇,市场份额很高,高到难以想象,70-80%的份额。国内品牌风华、三环都过了认证,国巨、华科早就过了,三星16年也过了。但是这么多年过去,车规品的拓展还是很难。2022年,可能会因为TDK和村田汽车品交货的延迟和缺货,外溢一些需求,三星和国巨会受益。三星汽车级高容的电容有优势,国巨还有汽车级电阻,是别的品牌都没有的,所以做电容也有优势,因为其他电阻供应商都出现问题,大家都换成了国巨,没有太多竞争对手。风华、三环都说自己有汽车电阻,但是客户主动用还是没有。往后看,风华和三环汽车品能够贡献业绩和利润,我觉得至少两年之内不会有机会。

Q:汽车中使用MLCC数量变化?

准确的数据我这边没有,因为车规都是原厂直供的,代理商基本不参与。方向上来看,肯定是增加的。很多动力传输、汽车大灯、车窗、中控,都在扩大使用。

Q:新势力造车有没有认证风华、三环?

有的。前段时间风华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会供应车规品给比亚迪,但是比亚迪采用不是动力系统这边,而是车窗系统使用一点。我觉得通过政府搭桥来合作可以看出来,车厂真正用国产还是很难的。车规比较封闭、严谨,因为品牌之间的溢价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本来就很便宜,在乎这几分钱没有意义,态度还是使用一线品牌。

Q:汽车MLCC有没有缺货?

汽车MLCC代理商的库存是比较低的,2-3个月,属于正常水平,也有看到缺货。比如汽车的大尺寸高容明显缺货的,只有TDK和村田做,TDK产能已经爆了,交期已经到40个月了。小尺寸低容还好。车规的0603104也在缺货,因为2020年的时候有一个恶性的囤货和扩产,现在消化的差不多了。我昨天和村田汽车品代理商第一名经销商建三聊了一下,他看到的数据是,一季度车品MLCC出货量比去年同期下跌了30%,这个应该是车厂缺芯造成的。

Q:汽车品的价格和普通品的价格走势有不同吗?

现在是不同的。目前1210106X7R50V这一颗,大尺寸高容车规品,以前进货价,最便宜的如果买太阳诱电的,要3-4毛,现在市场价格9毛钱了。TDK和村田很多都翻倍了。

Q:车规级占到整体MLCC市场的比例有多大?

数量不好说,规格太多了。

产值来看,占比大概8%,未来会增长。

Q:新能源汽车如果升级到800V,对MLCC的需求有什么影响?

电容5大参数,尺寸、容值、误差、材质、电压。

800V对容值要求变化不大,对电压耐受有要求。

比如,以前0603104,都是50V就可以了,现在车厂基本上改成100V了,我们50V的就卖不出去了。

这个升级对原厂是一个新的挑战,只有村田和TDK能做,国内品牌就别想了。

0601104虽然是低容,国内品牌能做,但是就是国巨能做100V。

新能源汽车升级800V,对国内企业是挑战,有可能追不上。

好不容易拿到了客户的订单和需求,但是客户订单需求又改了,50V改到100V,订单又给了TDK和村田。

Q:国内低容的扩产比较大,即使手机需求反弹,怎么看下半年的价格回升幅度?

18年之后,出现大规模涨价已经不可能了。

18年除了需求、炒作的因素,还有村田退出、MLCC设备垄断,这两个因素,这个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个人判断2022年年底的时候,价格体系会比2021年略高10%左右。

Q:需求起来到原厂稼动率提升,需要多长时间?

需求起来之后,原厂稼动率提升的时间不会出现等待期,立马能起来。

Q:各个产品价格倒挂的情况如何?

国巨的产品已经倒挂25%了。

举个例子,原厂给代理商价格是10块,市场价格7.5块。

三星代理商倒挂20%,目前风华和三环倒挂10-15%。

现在有一个最残酷的问题就是说所有品牌,除了车规品,普通品价格全线倒挂。

倒挂时间不能太长,代理商不能一直赔钱。

Q:现在需求这么弱,为什么国内企业还是对全年出货有信心?

需求萎缩和需求的上升,淡季和旺季,每年波动都会有,相差不会太远。

去年比较特殊,出现连续下跌的时间比较长。

今年原厂的判断是下半年可能会得到全面改善。

我个人觉得原厂还是可以完成全年的任务,是有机会的。

因为持续的低迷也不太现实。

最重要的,国巨和华科,可能在未来受到冲击最大,国巨和华科是下修了任务的。

所以原厂一方面是把任务压力给到了经销商这边,还有就是希望下半年需求能够恢复。

目前这种行情,经销商是很难完成全年任务的,原厂是可以完成的,他们乐观是有理由支撑的。

Q:需求低迷,原厂会不会改变扩产的策略?

国巨、华科肯定不会扩。

三星目前维持900亿是共识了,往上走可能性不大了,扩产不会了。

但是各家稼动率往下降也不会,所以我觉得是低位横盘的状态,不会有大的动作。

风华和三环的扩产,一定也是看市场需求的。

如果需求不起来,喊得再凶今年也不会扩的,盲目扩产不会的,库存在仓库里很难受。

风华和三环面临最直接的问题是销售情况能不能改善,以销定产肯定是大方针,不会因为设备折旧去考虑。

风华和三环真的等到了复苏的那一天,三环的扩产一定快于风华。

两个原因,第一,三环扩产的方向更明确,第二,三环去年四季度又投资了40亿进来,这些设备已经到位,厂房部署已经完成,只要市场一反弹,三环现在300亿的产能,随时拥有扩到500亿只的能力,一个月就可以扩出来,他们更有信心

Q:经销商的压力如何?亏损能够减持多久?

经销商已经找到了弥补亏损的方式,主要是扩充代理品牌。以前各家都是代理一个品牌,现在这个行情铁定要亏钱。除了村田代理商之外,现在所有MLCC代理都在多品牌运行。客户现在对多个品牌都是承认的。高容我外调三星,在二级市场去买货,卖给终端,还可以赚点钱。所以现在就是从其他经销商那里低价拿到货,创造利润,对亏损部分进行输血,这个是我们自救的方式。如果我买的东西全部是原厂的,我肯定是亏损,只有我不签任务,在二级市场买货,就会比原厂便宜,弥补一些亏损。国内品牌维持的时间可能很长,哪怕不反弹,维持半年或者到年底没什么问题。唯一风险是三星的代理商,因为它是高容为主,这个市场空间占MLCC市场的60%-70%,这部分亏钱很厉害,他们代理商维持4个月可能就不行了。

Q:经销商代理多个品牌,原厂的溢价能力会不会减弱?

未来是会的,所以国产品牌,包括台湾品牌,价格会非常接近,品牌溢价没有了。18年之前大家是接受品牌溢价的,国巨认为他的就是比华科贵8-10%,华科觉得它就应该比风华、三环贵10%,这个体系原厂、代理商、客户都接受。17-18年大缺货之后,客户承认了所有品牌,19年品牌溢价就没有了。2020年,国巨认为他要维持高价,策略没有变,所以他的代理商就出现了亏损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