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股份交流纪要:手机需求下降对业绩影响?显示业务毛利率优于业内平均原因?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4-19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韦尔股份交流纪要

【CIS】

1)手机:2021基本盘结构再优化,中高阶抢占日韩份额,毛利率提升显著。今年H2将于国内定点量产,今年年底推出50M/0.61产品。高端机上大底趋势依旧;公司全球第三替代空间仍巨大!

2)汽车:增速迅猛,系4+4+3配置装载率增加,分辨率提高,且舱内配置数增加三因素叠加!传统环视300M及以下和索尼相当或占优,800M实用性与索尼同一水准。公司国内定点份额约7成,海外约45%+

3)安防AIOT高增,医疗稳健增长

【显示】

2021已导入更多一线手机客户,安卓机已较完整覆盖

FHDTDDI去年Q2于Tier1OEM量产;HDTDDI4160去年3月推出,7~8月量产,预计生命周期至少2~3年;今年年初推出AMOLEDDDIC,验证中,今年将量产。H2将着手组建中尺寸屏驱动IC团队,开发车载,笔记本,平板驱动IC及TDDI。2023推出新品(中尺寸及touch)

【3+N】

基于CIS、模拟、显示业务,根据IP,客户,应用,供应链协同,孵化MCU,LCOS,即将量产的serdes等。分销业务快速成长,与生态链强协同,为有技术企业构建端到端体系

Q1,上海疫情,俄乌背景下,下游需求公司怎么看?

都说去年痛苦,没想到今年继续动荡。疫情,国际局势,最近主流手机厂商不断调低今年生产预期,甚至到去年略低水平。公司自身表现看,手机策略是优化产品结构,进军更高阶市场,抢日本份额。优质业务替换同质化产品,去年效果明显,今年Q1会持续演绎,

毛利率水平Q1趋势还是向上的,趋势清晰。我们认为公司手机还会向上。

风口还是强劲,安防,汽车,arvr,同样带来毛利率优化

虽然市场动荡变化,我们策略还是坚持下去,优化产品结构,不做纯内卷生意。

Q2,年报人员增加显著,新品推出今年较多,从几个主要新品,市场空间,市场简介?

新品,汽车,去年到今年持续发货,环视上量,中国区X1F主流,高端X3A垄断环视。ADAS,mobileeye,有产品也有产能。我们也在为下一步ADAS产品,中国量产800,会起量很快。舱内OV全球领先,设计极大比例都是我们的。舱内上的快,因为法规要求对驾驶员的监控。抬头显示,欧洲日本推动LCOS。

医疗一直是我们优势,没有明显对手。中国医疗上量快。医疗稳健增长,产能也有充分保证。

笔记本电脑成熟市场,因为疫情,过去几年量上有爆发,大人孩子都需要,对视频会议需求。整体PC数量增长,且摄像头在升级,从以前720到现在1080P,单价增加,还有可能要两颗摄像头。

安防:监控室内,家庭,门禁,屋内屋外需求较强。

车载800M如何:拜访了小米汽车总裁,他们评测的结果,除了传统环视130M,300M,侧视300M我们和索尼相当,甚至有优势。800M我们也和索尼实用性上,在同一水准,是很大认可!

800M定点很多,H2能陆续看到800M量产。4+4+3定点情况:国内20万以上车基本都按4+4+3配置上,环视4,侧视4,前2,后1。顶配,比如蔚来ET740~50万,4+3很多能上8M,再便宜点的可能,20~30多万,前视8M,环+侧3M

中国汽车CIS定点我们有绝对优势。

触控显示:6630第一颗,天马也在和国内某客户继续合作,和BOE规划的产品在5月tapeout,H2全球最大的OLED厂商量产。也会和全球最大手机厂商会开定制OLEDIC。增量中寻求增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中期吸引行业大拿,发力中尺寸,尤其现在利润较好的PC&车载,希望明年H2/年中有工程样件验证,明年年底后年年初争取量产。

手机过去6月高端前摄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安卓2K+机型32M0.7,极优暗态性能极低功耗等赢得主要份额,得益于和台积电深度合作

60A产品,全市场得到全国公认摄影技术最牛的华为认可,终端广泛应用。

51.0主要和日本竞争,中国顶级旗舰可能用我们51.0,证明同一水准,甚至优于,得到中国最牛厂商认可。韩国1亿0.64滑铁卢,我们64B今年回升,51.0也会受益。毛利率相当不错,另外我们1亿0.61今年H2会在国内第二大定点量产,突破1亿像素韩国独大局面。国内第一大厂商今年也会定点量产我们一亿产品。今年年底推出50M/0.61产品,高端市场,我们和smic都寄予厚望,很有信心。

Q3,手机,华为围绕cis创新动力下滑,整个趋势降规降配,今年明年增速预期?

到底手机还有无成长性,从大盘看,整个手机市场,wafer需求量sensor还是成长,苹果不断调大底。华为中高端份额被苹果拿走,是中短期事情,一定会有“新华为”出现。手机高端上大底趋势没有改变。苹果独供供应商,去年成功反弹,有苹果和汽车功劳。

我们在手机稳固老三地位,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只有无新品不能进入新领域,市占足够高,才有影响,但是我们现在不存在这种限制。

Q4,TDDI,台湾披露Q2价格回撤,20%降幅,今年TDDI营收利润预期?

我们没有看到这么大降幅,20%。我们看到市面上,我们定价对标novatek,ilitek,全面厂商,没有对标从cis拓展到显示的厂商。他们定价可能确实低20%,但是并没有主流厂商采用他们的产品。

可能有现象存在,但是得分产品看。大尺寸等降幅大,手机升级换代,一线品牌客户都在做规格切换。HD支持下沉式BUMP,和原来FHD不兼容。下沉式可以兼容普通,但是普通不能兼容HD。HD缩短1mm下巴,一线品牌很多都在切换。旧产品和大尺寸确实有降。对标联咏,其去年平均毛利率大概49%,较2020增长较大,今年Q1保持48%毛利,我们这块毛利率优于业内平均。因为成本控制好,质量好。一线客户都有多年量产经验,我们的产品没有价格下跌情况。

手机领域,普通HD,一线厂商价格坚挺,没有下跌。我们主要对标novatek。我们毛利率产品比他高10%,他们全系列,有PC等大尺寸。

上周台湾媒体有写价格有望回升,信息多而乱,台湾媒体,业界判断可能都不一,可以关注台湾digitaltech有不同说法。

从不同产品类型看,另外厂商策略有不同。头部厂家,我们在一线品牌有较好地位,份额。后面厂商如果想进,得大幅降价。

通常一线厂商和主要供应商,我们,novatek绑定了今年数量,签了长期协议,一般都会受承诺的。

Q5,驱动amoledddic市场,中小尺寸开始突破,竞争格局?

现在第一个6630,已经在维信诺,天马验证,目标一线OEM项目,预期今年量产6631BOE策略合作产品,预计今年Q3推出样品,年底量产

amoledddic格局80%被韩国占据,三星LSI,Microchip等

剩下20%被台湾novatek等2家占据18%

其他2%是各小厂家。

我们是从0开始,空间大。我们高速增长,策略都是看到国内amoled屏的增长。国内amoled屏产能和韩国一半一半,但是相应ddic国产率几乎0,替代空间大。策略和国内AMOLED屏策略合作和绑定,伴随他们高增。

Tddi去年市占,我们在8%份额,根据三方机构。空间也很大。

Q6,汽车CIS整体市场紧缺,今年趋势和去年比的趋势?

毛利率还是持续改善,比去年还要好。

Q7,存货Q4环比Q3有较大幅增长,经营性现金流Q4负的,存货策略上,经营有哪些考量?

主要应对供应链涨价,有策略性囤货行为

Q8,主要foundry这边吗?

是的

Q9,关于上海疫情,需求端,安卓,苹果都在下调预测,全年手机业务需求判断如何?手机CIS这块?个位数,两位数?和年初相比有哪些变化。应对黑天鹅,业务有哪些调整?上海周边物流有影响,现在可能需要跨省物流,出货情况如何?

需求端,整个大市疲软,主要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除手机AIOT外市占15%内都是第一,成长空间大。优化组合,继续替代,手机毛利率今年会持续。

消费电子可见度低,还要看H2。2018oppo,vivo年底调低,2月底疯狂反弹,导致市场全面紧张,我们过去每次都踩对大势的点,也希望继续跟对

我们改变不了市场,希望多元化,地域,应用更均衡发展,汽车显示医疗安防抵消消费电子不确定性,也和海外领先客户,欧洲车厂等紧密合作,内外均衡,应用均衡。为两年后的增长充分布局。

去年成就看,策略初显成效

另外OV在上海封测工厂,在上海复工白名单,白名单前,一直产出不断,满负荷运作,原材料,终端产品发货没断过,我们持续产出。员工生活保障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公司行政同时除了安排厂区,也安排了居家同事两波补给。上周末张江政府通知,在积极帮进入IC设计复工白名单,继续研发。感谢政府支持,研发,生产,运输从未中断。

Q10,过去手机CIS高像素占比往上走,去年4800M以上占比如何?今年目标?

公布数据为主。我们认为,新品毛利率比传统高高位个位数百分比

Q11,新兴领域,AIOT等首次做了分类,无人机高像素可能有改款,今年出货,营收展望?

Aiot,主要globalshutter,全局曝光,之前无人机,扫地机器人,草坪切割机,除草设备,都是用globalshutter技术,也是机器视觉最大应用。OVglobalshutter技术从BSI,FSI都很强。

最先进的2.25umglobalshutter技术汽车,aiot都有客户证明和采用,还有笔电人脸识别。是我们产品优势和应用场景。

Q12,车载CIS价格现在高位,价格是正常水平价格,还是缺货时的价格?单品5M,8M价格?

车载现在价值一方面,短期和成本结构有很大关系,产能和需求,成本较高。这块我们相当一时间内,都是较高水位。车本身CIS装载率高,短期能有产能能供上产品的,也只有2~3家。OV行业地位不错,客户基本首先最重要的是拿到产品产能。随时间推移,整个供应链产能如果有缓解,预计有所改善,但是目前还要看,供应链情况。未来如果量,供求平衡且量上的越来越大,能不能回到更好价位,还是能预期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还是我们首先要有足够产能满足快速发展,近年汽车都是80%增速满足客户。

Q12,Driver,有说跌,有说反弹,公司怎么看今年价格趋势?

决定价格的是供需,整体,显示大尺寸明显,点11,点13,这些供应充足,价格有大幅回落,我们没参与。车载价格坚挺,PC上一直比较稳,中尺寸。这是我们希望明年低后年初能进入的市场

手机不确定性高,可能有报复性反弹,或持续低迷都有可能。政府希望降准刺激消费,希望能拉动消费电子需求,消费电子可见度低,拭目以待。

细分手机领域,今年LCD供给有显著缓解,但是下沉式有技术难点,量产先后,竞争有限。LGPS,一直供应商55nm及以上,供应缺,没有看到价格大波动。Oleddriver,不均衡,韩国需求旺盛,国内安卓阵营给了大量订单,今年后国内产能优势,一定会回归国内的。整体看比较紧俏,三星苹果垄断大部分产能,放出来的我们和novatek垄断了大部分。明年是较大爆发年,之前在重点厂商点亮,认证很重要。

现在三星软屏模组70美金左右,全球最大OLED屏BOE稍低美金,新兴国内厂商华星光电,天马等低于BOE,巨大成本优势,吸引韩国厂商客户,尤其中低阶专项国内屏厂,有大机会。

Q13,TDDI单价,去年涨幅大,100%+,毛利高。去年涨价因素是产能?今年TDDI价格,毛利率趋势?

去年毛利率高是供需关系决定的,产能供不应求,客户渠道我们也拓展较好。价格市场决定,产品质量好,对标一线novatek价格,定价相差无几,我们成本控制又较好,故毛利率较高。

今年TDDI价格有些调整趋势,去年年底就看到,最先反应在大尺寸,中尺寸。手机在driver毛利率最高,去年年底又有涨价,毛利率会有些下降,但是我们认为会维系行业平均以上。

我们在大客户Q3后全面铺开,一般来自售后,波动较灵敏,一般高于大客户处毛利率。

后续零售会稳定,后面会大客户主导的业务。毛利率也会平稳,去年底已经较平稳了,售后毛利率比大客户这边高不少。今年大客户占比还有拉升一些,大客户这边毛利率平稳。

Q14,车载业务从4月后情况如何?2月说有望迎上台阶变化。Q2展望如何?

Q2中国市场增长迅猛,没有改变,市场环比超50%。公司有信心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海外,基本和我们预计差不多,我们也在关注,俄乌可能对供应链有影响,对市场消费也有影响,车厂还是想抓住机会全部补回去年丢失部分。车厂还是都开足马力生产,去年短缺逐步改善,H2会更强劲,H1会有一些小影响,但总体可控,全年和原预估差不多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