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3-31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光大银行(SH601818)$最新调研
Q:2022年银行经营趋势有什么预期?
经济处在恢复性增长的时期,国家来说、货币政策来说,都要引导这个市场领域下行,来降低这个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整个银行业的息差年的可能会有所下降。22年我们总体判断息差的下行压力还是很大的,22年力争保持和去年稳定的位置。
主要通过:优化我们资产负债业务的组合,来努力稳住息差:
1)资产端:A、加大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和投放;B、提高零售占比,零售信贷利差高于一般贷款80bps左右。
2)负债端,政策正引导各商业银行负债利率的下行,我们必须要练好我们的内功,通过做大我们FPA的流量,沉淀更多的存款。提高我们和中小企业的联系,来获取更多的结算资金。
3)推动我们财富管理,加大我们中收,尤其是以绿色中收为代表的轻资本业务占比。
4)下一步拓展中,无论是在普惠也好,无论是在专精特新也好,无论是在这个乡村振兴也好,那么这些领域未来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在这些领域里面的经营和我们光大银行原来传统的业务打法上来讲,可能更需要我们在经营客户上啊能够实现下沉。
Q:光大银行信用卡的发展情况和策略?
光大银行信用卡经营展现了4个特点:
1)客户优化,聚焦优质消费客群,新引入客户中,优质客户占比达到了65%,多了40%;
2)分期产品优化,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加快了消费类分期的创新发展,推进比如汽车、家电装修等场景分期,挖掘消费类客户的潜在价值。
3)资产质量优化,进一步加强了全面风险管理,以及新客户强化资质核验,存量客户开展主动管理,提升智能化风险管控能力,所以在良率、量额以及不良生成率等指标同比全面下降。
4)打造科技文化。光会生活这个APP去年上线了6.0版本,月活客户达到1,459万户,也未居股份制银行前列。全面启动了新一代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推进数据中台建设,加快各项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科技已经成为信用卡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2年,重点看几个方面:
1)坚持回归消费本源,挖掘增长新动能,以消费增长服务新市民等契机,加快信用卡的高质量发展。
2)将关注年轻客户、时动客户。
3)将提升科技对业务和分支行的服务支持,加速智能化的进程。特别是三大系统平台的升级,一个就是智能风控平台,第二个是智能销售平台,第三个是智能客户经营平台。
4)着力要提升内部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提升风险管理的精准度,支持新业务稳健发展和消费场景等项目资源,我们还要建设运营加科技这样复合型的人才,调整队伍结构,这些内部管理的提升将共同支撑信用卡业务的转型发展和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Q:关于资产负债配置,2022年整个的这个资部配置有哪些安排,然后怎么样来应对行业整个息差收窄的一个压力?
三个发力: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的要求做好这个稳增长工作。
1、资产端:
1)大力的提高债券和信贷的占比。2018年到2021年,我们信贷和债券占总资产的比例提升了17.6个百分点,达到了82.5%,预计今年还会提升2-3pc。
2)信贷投放上,全年信贷增长目标3700亿,方向上先支持制造、全国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国家重大战略,同时也大力支持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等经济薄弱环节。
3)节奏上,会靠前安排今年的投放,前两个月一般存款增长了1,000多亿,增长良好。
4)债券配置上,会保持比较高的投资增速,把握好投资节奏,会比较关注地方债、信用债收益率较高、支持实体的债券。
2、负债端:从内部来看,进一步通过产品赋能、协同赋能和科技赋能,来保证负债成本整体有所下行。
A、用好我们的几个明星产品,云缴费、全程通,还有我们现金管理几个结算产品;B、协同机制公司联动、投诚联动、投债联动、投托联动。C、金融场景方面提升客户粘性。D、优化负债结构,提高低成本的活期占比。
E、今年流动性合理充裕,会做好低成本市场资金补充,今年已经获得了1,020亿的金融债发行计划,2月份按照2.73%的利率的成功发行了400亿三年期的金融债,比去年下降了75个bp。同业存单的发行计划是8000个亿,前2个月发行量2000个亿,现在一年期的同业存单的利率是2.6%,和去年比下降了40bps。
Q:我行的表外涉房风险状况如何?
2021年,我们涉房类占比低于可比平均水平,和监管上限也是有空间的。我们主要有四个做法:1)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的集中度要求;2)严格执行的并表的统一授信制度,主要房企授信规模是可控的;3)通过前瞻的排查以及智能预警,有效的压降了高杠杆的房企的授信规模;4)大部分有较为充足的抵押担保。
整体来说,我们风险可控、敞口可控,不会对资产质量造成冲击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