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04-26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功能介绍专业投资、投行知识分享平台
纪要|中免海口交流会纪要
一、嘉宾陈述:
中免进口酒品类业务优势:优秀的供应源。在国内无论是有税还是免税,中免进口酒拥有最全的品类、最稀缺的产品、最佳的进口酒消费体验。
2023年最值得购入的五大酒类股票,考核指标包括集团公司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极高的定价能力,成熟且遍布全球的经销网络,以及充裕的现金流。排名第5:人头马RemyMartin集团。排名第4:百富门公司,美国最大的烈酒集团公司,旗下杰克丹尼在京东平台是销量最高的洋酒烈酒品牌。排名第3:保乐力加集团,全球第二大的跨国大型烈酒集团。排名第2,帝亚吉欧。排名第1,LV。他们都是中免进口酒供应商。
中免进口酒直接合作供应商有73家,30多个进口酒品类,450个进口酒品牌,4000个进口酒单品。去年一年,中免已经和品牌方联合推出了独家的55款产品,引进了高端稀缺产品138款,首发产品13款。
最全最有价值的品类:
斯特迪斯娅发布2022年全球最有价值的十大烈酒品牌(不仅限于洋酒,也包括中国白酒)。排名第一的是茅台,品牌价值是420亿,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前四,LVMH第五,汾酒第6,百家得第7,古井贡酒第8,杰克丹尼第9,尊尼霍家第10。10个牌子里有6个都是国酒品牌。这几个国酒牌子也都是中免供应商。
最稀缺的进口酒的产品:
(1)麦卡伦酿酒的技术是苏格兰单一麦芽的行业标杆。屡屡创造威士忌拍卖的记录。麦卡伦晨光80年,酒业81年,非常稀缺。在苏布比拍卖会上,以3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创世界纪录),成为了全世界最高酒龄的威士忌。这款酒全球只有228瓶,中免直接从酒厂拿到了两瓶配额。
(2)山崎,是三得利集团旗下非常有价值的威士忌品牌,山崎55年是三得利推出的第一款50年以上高年份的日本威士忌,去年香港办了一个稀有葡萄酒和烈酒拍卖会,山崎55年成交价555万人民币(创世界纪录)。全球只有100瓶,中年从品牌方直接拿到了1瓶配额
和品牌方联合推出独家产品:波摩22年的PX桶,单桶全部给中免。
全球首发:沙龙香槟,香槟界天花板。沙龙香槟就酿一款酒,在最好的年份才酿酒,平均10年只有3个年份出产,每一年的产量最多6万瓶。中免与品牌直接合作,拿到了沙龙香槟很高的配额量,基本上已经和日本市场差不多。沙龙香槟给中免连续两年做到新年份上市的全球首发,23年4月底沙龙酒庄的CEO也会去北京,专门给中免VIP客户做全球首发。
顶级的购物环境&消费体验:
(1)新海港有7家进口酒品牌专卖店,除了可找到稀缺产品,也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化调配自己喜欢的酒。为喜欢饮酒、有过购买高端烈酒葡萄酒记录的会员,做定制服务。上个月中免和迈卡顿集团联合做了一场VIP晚宴,单场销售额达到了1000万人民币。
(2)中免威士忌博物馆,由中免发起并且主导,全球超过130个威士忌品牌都联合参与。可以找到全球最全的威士忌产品,还有各种品鉴活动,学习威士忌历史,了解威士忌酿造,传播威士忌文化。预计会在23年年底在新海港四层开幕。
名庄葡萄酒采购机制:
从投资属性上来分类的话,基本上市面上90%的葡萄酒都属于商业葡萄酒,这些酒销售模式非常简单,酒庄,生产商,冠名销售给零售商,再卖给终端消费者。
有投资属性的是名庄葡萄酒,只占市面上非常小的比重,它的销售模式特点:生产商冠名后,酒先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买卖和交易,然后再销售给终端消费者。全球最权威、最专业的是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会提供的葡萄酒、食物、期货的交格。名庄酒可以做期货,会定期发布佳酿指数。佳酿指价格是非常稳定,抗跌能力很强。
对于必须在二级市场流通采购的名庄酒,中免有一套非常成熟的采购机制。第一:常备5到6家供应商组成供应池,这些供应商都是经过前期多次考察过。每一次采购时都要选品,然后发竞价函,这几家供应商一起报价,我们综合考虑价格库存情况,最后选出一个最好的进行采购。第二,我们要做专家鉴定(迈克尔·伊根,FBI专家),出详细的报告,每一瓶酒上会贴一个识别码ID码来证明是经过他验证的。会做到全程冷链运输和仓储来保证温度的要求
二、重点概括
1、免税政策
即购即提政策:现在是试验阶段,比较顺利。
市内免税店政策:一定会落地,未来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原因:一是中国出境人数仍在缓慢上升;二是中免与中出服合作,也有考虑到市内免税店的发展。
封关:中免还需修炼内功。封关后有品牌考虑自营,但是有用工成本和供应链建设缺陷。中免在供应链上有真实性背书,已经招聘了一些来自全国大城市一线品牌的店长做准备。
2、中免项目进展
海棠湾是一个大的整体项目,基本到了600亩以上的占地面积,并且还会继续开发。
(1)重奢情况:重奢店在九、十月份,应该会开出,已经在前期做一些基础工作了。LV(已经官宣)、迪奥等会入驻。
(2)区域安排:海棠湾一期2号地会建成全球最大的美容体验馆,四大品牌基本上都是双层店,整体店铺商业面积会达到3万平米。还会增加一些品牌的SPA和皮肤体验馆(LaPrairie、Sisley、娇韵诗、迪奥等,后续新海港可能也有)。
(3)进度安排:一期改造加大了餐饮比重,太古里采取了街区型购物形式,会增加更多高档餐厅。在停车方面,在海棠湾一期2号地下面会增加1500个停车位,加上原有400个,共计约2000个。二期也会做夜生活、夜经济,比如河边酒吧等。
中免也打造了很多综合性店铺IP,已经开到了香港机场、香港市内店,未来还会开到别的地方。
3、免税竞争
折扣:目前已经在主动收窄一些折扣了(主要是线上,中免收窄程度5%)。未来竞争不仅在于价格,更在于特色。
中免与国际其他免税商:主要是合作共赢。已经在香港机场与拉格代尔合作,未来可能在海外继续与其他品牌方合作。外国免税运营商优势在于酒类商品、法国/欧洲食品、餐饮等,中免优势在国产的产品、烟酒、手表首饰、服装等。
机场与市内:客群需求不同。机场店注重品类齐全、方便快捷和综合。市内店中:目前日月广场交通便利,适合重复购买,产品多为中档产品,以及手表、珠宝快速购买的产品。海棠湾和新海港是一站式综合体,目的是让消费者呆上一天时间。
有税与免税:品牌方免税渠道的销量很大。中免的沙龙香槟销量相当于日本整体的量,梵克雅宝和江诗丹顿一半的库存也都给了中免(有3个月的库存已经在路上)。
4、中免采购与品牌建设
瓶装酒和服装,中免会提前选品。
在海南、北京、上海、大连、青岛、深圳、香港和柬埔寨,都有大型的仓库。
5、中免国际化布局
人员布局:布局了柬埔寨、香港、澳门,现在香港的国际部门已经有600人,专门负责管理的200人,其中有一部分是专业买手,一部分是门店管理,还有很重要部分是国际拓展。
与国际机场合作:下个星期新加坡樟宜机场会有14人的代表团来看现场,香港机场已经也预约了。在和密切跟新加坡机场、日本的羽田机场、西班牙的机场接洽。
国际化品牌布局:(1)国际消费者现在对高档珠宝、手表等商品非常感兴趣,中免对这些也进行了提前布局,比如在厉丰集团13家钟表店,swatch集团8家。已经有中国唯一在shoppingmall里面的独立制表的专业门店,都是全球限量的表盘。(2)也会推荐一些国潮美妆化妆品,花西子可能马上进到海棠湾的1期2号地的c栋,做全球首发的免税旗舰店。
6、嘉宾陈述:
采购方面。(1)瓶装酒,实际上在第一轮选品,它上市之前的公司已经就了解。这些企业也会给公司寄来一些样品,包括他们也到波尔多去品鉴,包括他们新酒上市和装瓶。这个全程都是关注的。(2)服装,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作为买手,通常是提前半年到八个月的时间去采购。秋冬款的产品,去年10月份-11月份就采购完毕了。之后存到供应商的仓库、到供应商的仓库里面去验货、购买、运输、到目的港、贴标等。最后到仓库里面去分拣,到不同的门店之间发货。
仓储建设。海南仓库只是其中一个,在北京、上海、大连、青岛、深圳、香港和柬埔寨,都有大型的仓库。所以整个物流的供应链的体系,是中免人通过40年的实践一点点积累的。中免有很多拥有15年工作经验的人,另外还有一些新的员工都是很专业的人员,能够带来新的知识。
三、Q&A
1、未来中免国际化的布局和外延式的发展的策略是怎样?
1)国际化布局。在2014年开始,就开始在柬埔寨布局,包括在香港、澳门,最近也在积极的进行一些海外的投标。现在香港的国际部门已经有600人的团队了,专门负责管理的团队有200人,其中有一部分是专业买手,一部分是门店管理,还有很重要部分是国际拓展。去年港股上市,实际上也吸引了很多海外投资者和零售商,最近密集接待了很多的全球零售商和业主,觉得中免创造了一个新的标杆。现在在看中国人未来去到哪个地方,跟这些地方的零售商和本地机场的合作。
2)与国际机场合作。另外现在已经有很多机场预定了,比如下个星期新加坡樟宜机场会有14人的代表团来看现场,香港机场已经也预约了。因为所有的供应商都觉得必须到现场来,中国的免税旅游零售的新标准已经在建立了,现在也在邀请中免积极的参与到国际这些机场。现在在密切跟新加坡机场、日本的羽田机场、西班牙的机场接洽。
2、从一个国际化的旅游零售的角度来讲,未来在国际化品牌的战略布局是怎么的?
目前中国唯一在shoppingmall里面的独立制表的专业门店,这里面所有的表盘都是全球限量的,或者很少的,有一些表盘年产量就一两百块。其中非常值得骄傲自豪的是深圳贝伦斯公司,是一个年轻人创造的产品,因为当时这个表的机芯,在瑞士制表工业协会评选中被评委们一致认为应该被授予大奖,但由于评委考虑到可能生产不出来等因素最终没有被选上大奖,但这也值得骄傲。也会推荐一些国潮美妆化妆品,昨天才跟花西子谈,马上进到海棠湾的1期2号地的c栋,然后做一个全球首发的免税旗舰店。公司把这些概念跟很多的国际的零售商看,他们认为有以下好处:1)中免有2000多万的粉丝。2)不光是售卖这些产品,同时跟这些品牌有更好的融合。3)消费者真正愿意体验的。所以很快就会有一些动作开展。
3、目前免税政策变化的进度?
即购即提政策,现在是试验阶段。这个政策方便了大家,因为很多人买化妆品、服装、贵重的商品,能够不离手。希望以后开放更多,目前实施阶段,中间是非常顺利的,而且很多消费者都满足马上就可以使用,这就是购物带来旅游很好的体验。中免目前不太会考虑本地的基础生活用品销售。
4、三亚海棠湾重奢品牌信息?
未来在海棠湾核心岛要把开这些重奢品牌开出来。比如LV、迪奥等。LV也官宣了,因为他们是上市公司,这个设计时间非常长,前期也做了很多准备。在海南他们这些重奢品牌首选肯定是中免,只是时间问题。中免做了好的shoppingmall,那这些品牌一定要创造不一样的特点。
1)时间安排。在九、十月份,应该是会开出来。公司已经在前期做一些基础工作了。中免的话,无法提前告诉明年或者后年就要开店,因为中间还有很多的不可控的因素。但是海南目前旅游、消费的恢复,实际上重奢大品牌,也都是非常积极的。很多重奢品牌全球的CEO选择来中国旅游,原来是北京、上海,现在是上海和海南,如果说给他缩减到1个,就是先到海南。基本上从今年开年以来,所有的全球CEO都来到公司的现场来考察场地。力求做到完美。
2)区域安排。海棠湾一期2号地会建成全球最大的美容体验馆,四大品牌基本上都是双层店,整体店铺商业面积会达到3万平米。还会增加一些品牌的SPA和皮肤体验馆。现在几个大的品牌都非常愿意来去做专业SPA。比如LaPrairie、Sisley、娇韵诗、迪奥等,他们都会做专业的SPA体验馆,这个是在新海港可能也会做起来。
5、海南2025年封关之后,是否一些品牌对自己脱离出来开联营或者自营店?
许多品牌正在考虑自营,但效果并不理想。
(1)用工成本。例如,卡地亚在大兴机场开设了一家自营店,但效果不佳。这是因为自营店需要考虑物流、员工管理、安全问题和装修等方面,而这些问题原本由零售商负责。因此,用工成本也成为一个问题。
(2)供应链体系建设。供应链体系的成功也很重要。现在,顾客更多地购买不打折的商品,如重奢品牌、高级手表和限量威士忌。他们愿意购买是因为相信产品的真实性。中免作为央企和品牌的背书,对消费者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同时,中免也做好了准备,招聘来自全国大城市一线品牌的店长,并按照品牌要求进行店面细节设计。
6、疫情过后品牌商开始重塑价格体系,渠道商收敛折扣,但对于中等消费者来说会有一个阵痛过程,这种阵痛重新回归正常购买的时间需要多久?公司与品牌方的合作相对规范,在阵痛过程中不免会有牺牲,品牌方、机场相比疫情前能否给予公司更多支持?
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大部分水位能恢复过来(雅诗兰黛预测):
1)中国恢复速度快:目前品牌价格都在收窄,包括今年3.8女神节的活动。中免目前是做更高质量的销售,卖最新的产品,品牌方不通过直接折扣而是赠品、限量产品提供支持。在中国恢复的会比较快,比如在国外要2年,中国可能半年就能实现。
2)品牌升级:化妆品品牌呈现出定位升级趋势,比如雅诗兰黛现在不主推小棕瓶、红石榴,而是推白金系列;兰蔻80%的销售来自菁纯;资生堂的悦薇系列销售占比已达到60%以上。这些产品大家基本是没有库存的,库存更多是原来的“硬通货”。中免基本不再销售库存,由供应商原价收回或销毁。品牌方支持中免,协助换新产品。。
3)品牌方持续发力:比如迪奥最初在中国定位主推口红,但它的香水、护肤品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是销量第一,而在中国的销售是下降的,现在这些品牌又开始重新发力,重新定位,高层领导也进行了变更。中免能够做到领先也是因为经常和品牌最一线接触,下周雅诗兰黛纽约的30多人的团队也会到北京,共同探讨今年的活动推广和他们的新技术研发。
4)提前布局新消费潮流:通过近期对韩国、日本、中东、欧洲免税的调研发现了消费新趋势。国际消费者现在对高档珠宝、手表等商品非常感兴趣,中免对这些也进行了提前布局,比如在利丰集团就有13家钟表店,swatch集团有8家,这些产品一定是在下一个浪潮中非常抢手的。从以往经验看,很多品牌撤出中国区后,再进入的首选基本是免税,比如MCM,2009年中国没有一家专卖店,只有中免有,通过韩剧爆火后,很多人来海南买;YSL、黛珂等品牌也是这样,都是中免首先把它带入中国后就成功了。
7、2025年封关后商业格局的展望?中免有2000-3000万的庞大会员体量,会员复购情况如何?在深挖会员价值上有哪些创新举措?
中免要充分修炼内功。目前零售已做到了2.0、3.0,也在做S级店铺。现在有和8-10个顶级品牌商一起共同打造最佳店铺。海南的店铺(很多得分能达到80、90分以上)和这些品牌方的国内专卖店、旗舰店,神秘访客评分不相上下的。
中免的实力最强的在于综合品牌的运营能力。比如酒水、手表、珠宝等多品牌门店。基本上全球排名前几的店铺都在中免。现在很多国内商业地产公司、香港公司也找到中免,邀请中免入驻,比如新世界集团的K11,以及太古,太古不做零售只做租赁,太古也非常有兴趣让中免把主力店铺开在他那边。中国消费者买包、服装可能通过专卖店体验更好,但化妆品、手表、眼镜、电子产品往往是去综合店。
海棠湾是一个大的整体项目,基本到了600亩以上的占地面积,并且还会继续开发。目前公司希望消费者一天时间都能在这里。海棠湾一期改造也加大了餐饮比重,太古里采取了街区型购物形式,会增加更多高档餐厅。在停车方面,在海棠湾一期2号地下面会增加1500个停车位,加上原有400个,共计约2000个。二期也会做夜生活、夜经济,比如河边酒吧等。中免也打造了很多综合性店铺IP,已经开到了香港机场、香港市内店,未来还会开到别的地方,游客不论在哪都会看到CDF标记。
8、对目前折扣政策和未来折扣的预期?
目前已经在主动做一些折扣了。线下店更多是把产品做好,首发、限量、独家产品更多在线下销售。线上现在逐步收紧,这是整个行业的趋势,比如很多品牌现在都出现了全线价格上调。从年初到现在,中免折扣的收窄在5%左右,毛利率的提升很大的。
未来,竞争不仅在于价格,更在于各自的特色。例如,中免在机场致力于抓住客人的最后一分钟,提供品类齐全、方便快捷的销售和综合店。海口T2机场改造后非常舒适,产品可以快速购买,品牌形象良好。下半年T1会增加更多品牌,并且可以快速购买。三亚机场的法式花园也即将开业。市内店中,日月广场交通便利,适合重复购买,产品多为中档产品,以及手表、珠宝快速购买的产品。海棠湾和新海港是一站式综合体,目的是让消费者呆上一天时间。通过满足不同客群需求,把进店率、到店率提到最大。
9、市内免税的规划如何?持股49%中出服的未来策略、时间点规划?
市内免税店未来一定会落地,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出境人数仍在缓慢上升;二是中免与中出服合作,也有考虑到市内免税店的发展。离境机场由中免运营,未来市内与机场协调、配合发展,实现顾客全链条消费,提高占有率。
2019年,中国旅客出境消费达1000亿欧元,购物消费比例很大。中免只需占一小部分比例就很不错。现在已有很多顾客用中免小程序比价,海外访问流量也越来越多。在价格、服务差不多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在国内消费。调研显示,超60%中国游客会在免税店购物,40%会在离境、入境机场购物;40%愿意在中免小程序线上购物。
10、如何看待和dufry、拉格代尔的合作、竞争关系?
中免还与行业伙伴合作。例如,在香港机场与拉格代尔合作,并考虑在海外或其他地方寻找合作资源。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借力。外国免税运营商优势在于酒类商品、法国/欧洲食品、餐饮等,中免优势在国产的产品、烟酒、手表首饰、服装等。Dufry和DFS等也在发挥各自优势。Dufry原先集中在机场销售,收购Autogrill以后也希望在机场、扩充餐饮。中免目前已整合国内外机场团队,改由一个团队经营。
11、品牌方对于有税和免税两个渠道的优先级上有变化吗?
免税渠道的销量很大。例如,中免的沙龙香槟销量相当于日本整体的量,梵克雅宝和江诗丹顿一半的库存也都给了中免(有3个月的库存已经在路上)。但是,由于高档手表需要认证,如鳄鱼皮表带需要2-3个月拿稀有物种证书,目前仓库里有4700块手表等待报关过程(中免正在改善供应链,与海南和香港谈判缩短时间,这4700块手表五一之前全部可以上架)。品牌也给了中免限量产品,比如江诗丹顿、梵克雅宝等。
现在消费需求旺盛,不是拿到多少折才买货,而是能否拿到货。中免希望持续改善供应链。今年五一黄金周中免已经调整过来了,希望销售能有更大提升。中免在上海虹桥、浦东机场的店也重新开业。北京机场的爱马仕专卖店4月将全面开业。库存短期内需要调整,但总体良性。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