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9-20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联影医疗(SH688271)$调研纪要
Q: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A:市场因素:老龄化趋势,心血管神经等需求增加;人民对健康水平的需求。
政策因素:分级诊疗的落地,千县计划落地,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鼓励科研,绿色通道。
社会办医:疫情影响,未来会恢复,做特色的专科医院,增加需求。
Q:对标国际巨头的差距?
A:1、产品线覆盖范围已经跟上了。2、产品性能来讲,达到同一档次,有部分有些差距。有部分细分市场如分子影像已经处于领先地位。3、以前硬件做得好,软件还没开发到位,目前软件应用已经赶上,联影有很强的后发优势,有基础平台的赋能优势,互联网IT技术,智能化程度高。4、从人才储备来说有差距,但差距不大。中国人聪明勤奋。5、知识产权数量上有差距,但不影响成熟市场专利布局。
Q:国产化的程度?自产研发成功,对毛利率的影响?
A:磁共振完全是自研自产,1.5t、3t等。ct探测器是自研,高压发生器部分自研部分外购。球管中低端产品已经研发成功量产,高端球管有样机,量产还需要2-3年,高端球管最重要是良品率。X光类似,产品供应商更多,不存在卡脖子。PET的探测器从镜体开始都是自己生产,加速管是自研,磁供管是外购。争取在2-3年内实现全部自产。
毛利率很难量化,超高端球管成本占比高,自产提升会比较高。
Q:海外市场拓展的规划?3年海外推广的产品?
A:高举高打策略,在三甲医院验证产品。国外也是高举高打,最关注欧美、日本市场。尤其美国市场,已经耕耘2-3年。配套本土化的营销团队。欧洲是以东欧起步,逐步拓展西欧。印度做得不错,号称医疗设备里的苹果,增速很快。
Q:疫情的影响?
A:ct和移动dr在20年比较多增量,其他产品线其实受负面影响。从2-5月销往湖北的ct和dr拿出来,受益疫情,20年和21年分别是6.5亿,2.66亿。是下降趋势的。
Q:光子技术ct和无液氮核磁共振?
A:两个产品是未来发展方向,目前这两个产品还有未解决的技术问题,无液氮核磁共振不需要装液氮,3年前有样机,有两个缺陷,1是高端应用是受限的,会产生热量引起失创。2是制造成本比现在技术成本高,没有带来红利。未来会加快。
光子技术ct分辨率更高,成本太高,探测器成本是目前十倍以上。
Q:从影像科转到心内科的困难?
A:中国销售渠道是类似的,pet在核医学科,核磁共振是在放射科。治疗比诊断技术要求更高,dsa用了很多技术,做了肿瘤、神经的介入。
Q:除了疫情,2020年的拐点的原因?
A:2020年大量中高端产品进入市场,看台数变化不大,看金额变化大。20年高端产品比重提升。有很大来自维保收入,维保收入的毛利率也高,装机量越大,后续维保越大。未来几年维保收入的比例会不断提高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