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09-15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欧盟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专家解读20230914
Q:特斯拉属于调查范围吗?
广义上它是在中国生产,95%以上零部件都是在中国采购的,所以也是在调查之列的。
Q:WTO统计数据说欧盟经常性会发起双反调查
双反这个东西是分开的,欧盟对反倾销调查相对多一些,形成文件的概率也比较大,平均10个调查会有6个通过。但反补贴要分开看,反补贴很多调查举证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调查也比较少,通过性也比较低,可能10个就1-2个会通过。
Q:在欧洲售价更高能否规避调查?
中国企业在欧洲卖的价格确实比国内高,但不能避免,它如果认为你还是比欧洲生产的车有竞争力,欧洲它本身制造成本就很高,觉得你还是进行了倾销,所以不可能单纯从价格去规避,还是要从企业内在透明度去对待欧洲反倾销调查。
Q:欧洲品牌是否会区别对待
我认为会的。欧洲有很多历史上的品牌停产或停顿了,欧洲人本身比较保守、固执,他们接受品牌需要时间,现在蔚来、比亚迪他们在逐步接受,但如果你拿到欧洲品牌,就可以省掉接受时间。
Q:欧盟对日系车的反倾销
80年代日系车经过欧盟反倾销认定以后,销售一直不理想。丰田在欧洲的销量占比,2022年只有4.6%,日产等只有2-3%。所以欧洲一直不是日系车的主要市场,也是反倾销法案带来的后遗症。
Q:同款新能源车,欧洲售价高于国内,会构成倾销吗?
欧盟不是这样界定的,因为中国和欧洲生产环境不一样,终端售价不是它重点考虑是否形成反倾销的原因。欧盟最重要的审核,第一是政府是否介入了出口行为,是否给与企业相关补贴了,第二是对企业采购的流程进行评估,你的原材料是否都是企业自身需求采购的,而不是有其他因素,还是官方介入因素,比如调拨等。
Q:政府的土地、厂房的补贴会构成认定情况吗?
中国政府的补贴已经退出了,包括国补和地补,所以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厂房、建设这种情况,目前国家也对主机厂没有任何资金方面的补贴。唯一有可能的是地方政府可能会对主机厂有税收照顾,但不会对反倾销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我们国家对汽车行业的出口退税才是比较敏感的,我们每台车出口会有16%的退税,是否会形成反倾销考量还是未知数。
Q:如果欧盟采取了反倾销措施,会是什么方式?关税吗?
日本车在80年代经历了欧盟反倾销以后确实就没有太大起色。但日本当时是油车进入欧洲市场,但欧洲又是以油车为拿手的。日本车在欧洲起不来的因素,和欧洲本土油车的强势也放不开的。新能源领域就不同了,欧盟制造成本很高,我们又比欧盟发展造,已经有14年新能源车制造经验,产业链也是全球最完整的,主机厂劳动力成本也低很多,制造成本就是比欧洲低,车辆配置和性能也是比欧洲本土新能源车要好,确实是性价比最突出的。这都是比不了的。所以以后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是大有可为的。欧洲不希望补贴给到其他国家,也是有可能会对中资品牌不友好对待的,退一万步说如果法案通过,会加两种税,一个是关税,一个是消费税,现在欧盟10%关税是通用的,如果调查成立,加征关税可能会从10%上升到50%甚至更高,消费税可能会从现在7-8%成倍往上加,我们现在B级车成本比他们低1万欧元,可能加税会抹平这个差距。
Q:补贴的情况
欧盟的新能源车补贴是直接给消费者,欧洲分南欧、北欧等补贴比例有差异,有的是售价的10%-15%。我们曾经的补贴是给整车厂。
Q:大众ID3在中国制造出口欧洲,会被列入调查吗?
这种情况,欧洲本土车企,韩国车企也在中国本土制造汽车往欧洲销售,广义上,各个国别和品牌都会接受双反贸易调查。现在都是调查范围之内。但如果调查成立,欧盟会对中资、欧资、美资区别对待的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