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09-07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钧达股份半年报业绩说明会纪要20230901
会议要点:
一、H1业绩
营收:H1实现收入94亿,同比+112%。
利润:归母净利润9.55亿,同比+250%;扣非净利润9.32亿,同比1470%。
资产:总资产180亿元,净资产48亿元。
出货:H1出货电池11.4GW,P型4.84GW,N型6.56GW,P型首次超过N型。H1行业N型出货10.5GW,公司达到6.56GW,占62.28%份额,排名行业第一。Q3预计P型2.4-2.5GW,N型6GW左右。Q4N型9GW左右。24年产能能实现满产满销。
单瓦利润:H1电池平均净利5分/W,N型1毛/W。
产能:H1,滁州18GW和淮安13GW投产,淮安二期13GW也在建设。年底将形成P型9.5GW,N型44GW的产能。
效率:H1公司实现了LPCVD技术的改进和SE技术量产化导入,TOPCon量产效率从25%提高到25.5%以上,下游组件功率达到580-585W。通过降低银浆用量、图形优化以及印刷技术的改进,非硅成本进一步降低。预计年底25.8%,明年26%以上。
技术研发:H1通过检测,TOPCon实验效率达到26.21%。后续还将推动双面poly和钙钛矿叠层。公司研发团队超1000人,同时加大股权激励,超500名以上核心人才通过期权激励成为股东。
资本运作:5月完成定增,募集资金27.76亿元,溢价26.49%发行,认购倍数3.13倍。负债率从22年接近90%降至74.71%。引进地方国资和知名基金加入,股东结构持续优化。
价格:H1和P型价差稳定1.2毛。短期内可能有所收窄,但后续N型需求增加价差也有望保持。
Q:对NP价差变化的看法?
A:N型需求在不断上升,短期内可能有所收窄,和硅料价格反弹类似,N型电池如果被国内广泛应用,价差也会保持。
Q:TOPCon供应链方面的变化?
最突出的是石英件。因为工艺温度增加。目前已经和供应商达成协议。网板网布有两个解决方式,第一是日本网布厂的扩产,第二是电池端的铟让网版寿命有了很大改善,从20万到40-60万。
Q:海外客户群体和市场分布?
海外主要产能是P型,H1控制了份额,更多市场做N型。欧洲土耳其印度组件放量很快,捷泰H1已经完成了海外重点N型客户的认证,走在所有企业的前面。接下来等海外新产能上限,公司可以直接供应。Q4和24年是N型上量的时候。印度和土耳其是产能主要聚焦的地区。欧洲、加拿大、澳洲都有新兴市场。公司在不断全球布局。
Q:明后年发展重心?
产能上已经在头部。后续第一关注技术优化方面,年底希望达到25.8%效率。第二关注成本方面,目前LP方面已经把全部车间改成双插。第三是精益制造。44GW产能基础上进行生产效率的优化提效。
Q:印刷技术优化的具体工艺?其他降本手段?
A:主要是pattern的设计。最开始设计参考P型,目前重新优化栅线的布局,在银耗上有了比较大的节约幅度。在电池图形的优化一直在做。后期除了浆料方面,还会在费用方面,改双插之后在LP设备投入减少一半,LP当段石英件用量也减少一半,能耗上也大幅降低。后续还会进一步优化费用。
Q:H2和24年出货预期?
A:24年按满产满销的口径,但是比较保守。明年可能会有优于这个数据的出货。
Q:目前单片银耗?
A:90-115之间。
Q:叠层路线布局?
A:主要涉足长期叠层,TOPCon结合钙钛矿。但是钙钛矿跨度较大,作为中长期项目开发。短期是TOPCon技术升级。也在用TOPCon的思路做BC结构的产品,结构和其他家BC结构有差异。不久的将来实现量产化,实验进展比较顺利。
Q:组件排产的库存压力?N型产能放量?
A:组件内卷激烈,出货有要求,一体化企业硅片电池配比有比例,势必还会抢生产份额不下修生产量。供应端电池有新产能爬坡,公司满产满销库存清空,高效率的东西还是供不应求,中单率方面带来成本的下降和BOM的下降。公司182×72电池功率在580-585之间,相较于P型有30W的差异。
Q:海外的NP价差?
A:有1-2分的差异,涉及汇率的变化。公司在推进N型客户时会在价格上采取差异化的打法。
Q:长期来看国内N型溢价的情况?
A:H1的N型供应有限,价差1.2毛以上,客户还是接P型订单,组件订单一般提前一个季度,而P型供应没有怎么增加,P型需求增加,因此价格有所上升。但是短期内PN价差缩小供应增加,N型需求未来也有望扩张,当价差和产能都满足条件,P型将被淘汰。
Q:SE能否提升26%以上效率?双面poly进展?
A:SE达到25.8%没有问题,已经认证了。目前还能优化,明年26%往上。还有一个技术在实验上看到比较大的增益,有望在明年H1投入量产之后分享。双面poly目前也在做,但为了达到26%没有必要做。量产上双面poly还有一些问题,量产上需要一些改进的计划。
Q:N型硅片有无定制化特点?
A:没有定制。按照普通市场标准做的。市场很多家都跟随公司的标准采购。
Q:有无海外建厂的考虑?
在做海外的调研,未来不排除海外投产能的可能性。
Q:TBC产品的进展?良率的数据?TBC的难点?
小试已经结束。今年年内送样品给客户做认证。试验线看良率比较早。实验中各到工序的QCP在研发中都重点关注,做各种方案解决。
Q:哪些海外区域可能成为海外产能的聚集地?
A:各个地方都有优势和不足,政局稳定、成本、政府服务效率、供应链等等需要综合分析。
Q:TOPCon产能加码是否对公司产生竞争风险?
A:P型向N型转型是定局。TOPCon和HJT是两条主要的方向。公司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但去年行业其他厂家进场速度显著低于预期。INFOLink估计TOPCon渗透率今年30%,明年60%,后年才打到80-90%的普及阶段。TOPCon还是需要一系列的经验和研发投入,普及期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公司不仅产能扩张在前列,技术推动,包括LPCVD改进,SE的导入。公司仍将走在技术和成本的前列。
Q:每提高0.1%效率的溢价?
A:580-585效率档。溢价由市场决定。公司想把提效作为竞争优势,而非提效就要提价。
Q:PECVD暴膜问题?
A:技术问题,期待行业内的技术团队解决。
Q:Q3出货量?
A:P型2.4-2.5GW,N型6GW左右。
Q:成本进展?非硅成本降低的计划?
A:非硅成本较高,原因主要是BOM银浆消耗量高。硅成本方面,TOPCon效率高于PERC,TOPCon更有优势。总成本TOPCon还是更高,但是后期差异会更收窄。
Q:其他厂商效率也很高?
A:电池厂主要介绍测试效率。从来没有强调CTM。实质上组件功率档位比较重要。
Q:TOPCon产能壁垒?
A:工艺结构、单道工序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制绒和印刷比较相同,但是仍然有know-how。比如湿法抛光工序就完全不同。提升石英件的寿命方面,双插行业提出很多,但应用量产的没有多少企业。
Q:供应链是否会发生短缺?
A:石英件可能会是问题。钧达目前是布局开源节流。和供应商锁了长单。
Q:投产的技术路径?
A:双面poly和BC可以同时使用的。
Q:双面poly不适合LP?
A:没有听说过。
Q:目前投产的节奏放缓来做降本增效的工作?
A:20年初就在做相关准备。最早产线设计600米,比布局的500米长。第一期投非SE,3-6个月后又上SE。21年底只有3-5GW的P型产能,但今年扩张很快。
Q:TOPCon电池单瓦盈利展望?
A:H1稳定1.2毛。定量分析比较难,但定性来说电池在产业链中将保持高盈利,N型电池盈利高于P型盈利。
Q:按照全年计划,四季度量比较大?
A:Q4滁州二期上限,应该能有9GW。
Q:24年订单的情况?
A:订单覆盖率100%。
Q:海外订单的占比?
A: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
Q:设备采购有无二供?
A:目前合作的还是主流设备供应商,也会引入一些竞争来做布局。
Q:石英紧缺的环节是电池片还是硅片?能否帮硅片供应商锁定石英坩埚?
A:都有。公司只做电池环节的锁定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