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09-05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Q&A:
Q:Q3、Q4及明年ODM业务线的预期如何?(毛利率、净利润方面等)
A:ODM业务中,手机和平板业务过去一直是盈利的,亏损主要来自于特定的客户产品以及笔电、服务器、IOD产品。从第二季度报表可以看出,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未来展望会越来越好。未来各个板块都会盈利,不久的将来闻泰会重回ODM第一的位置。
Q:特定大客户方面从业务来看,接下来会是什么样的节奏?
A:现在正在短线扩产进行中,未来特定客户的业务量将会成为我们比较大的一个业务量,之后利润也会转正,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Q:公司功率半导体板块下半年整体毛利率趋势如何?
A:公司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客户为汽车客户,其中海外占比70%,国内占比30%,海外整体业务情况比较好。未来临港厂量产以后,公司产能拉升会比较快,目前都是8寸,临港厂做的是12寸,会有成本优势。总体来说我们追求的不只是毛利情况,是整体的增长。至于毛利率方面,我们希望是能保持目前水平,不要降太多,希望产能补充到位之后可以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
Q:未来1-2年海外的产能成长空间情况如何?产能利用率如何?
A:海外功率器件一直是满产的。海外目前没有扩产,只做了一些机台的扩张,海外产能基本会保持平稳,后面主要还是看国内产能的增长(全部跑起来可以增长50%的产能)。
Q:展望非手机业务的成长会带来怎样的规模和收入?
A:明年预计非手机业务营收会超过手机业务,如服务器、笔电业务和新诞生的增长非常快的吹风机、汽车业务,这些都会使得我们明年的非手机和平板业务会远超手机业务,大概会达到1000亿的规模。
Q:相对于国内半导体周期大环境的稳定性来源?
A:中国的半导体大环境不太好,我们公司仍然保持非常好的稳定性,这由安世本身所决定,安世有1.5万个产品种类,近5万个客户,其中有70%的海外客户,都是一些长期合作客户,而且产品线属于比较稳定的基本半导体,这发挥了龙头企业的作用。
Q:下半年费用管控的想法?
A:过去几个季度,我们通过人员的优化改善了整个费用情况,这仍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下半年我们会继续抓内部管理,把安世半导体的内部管理模型向闻泰靠拢,从而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管理费用,提升营业利润。
Q:闻泰存货二季度环比一季度提升的原因?
A:这来自于特定客户产品的量产化,其实整个库存是下降的,但由于运输方式的改变,使得发货和传运周期时间增加,从而使得存货提升。
Q:安世汽车电子业务比例上升快的原因?海外功率竞争情况?海外功率情况对三四季度毛利率的影响?
A:很大的原因来自于过去一段时间缺货,而且导入了很多新产品,第二个原因是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签了很多LTA(LongTermAgreement),第三个原因是在消费疲软和工业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汽车业务是相对景气的,我们的汽车业务的客户尤其是北美增长的很快。海外功率器件没有感到特别疲软,国内功率竞争激烈的原因来自于其500小时的车规并不能满足海外2000小时的车规,以及海外客户由于一些因素在避免使用中国当地品牌的东西,而安世半导体可以销向全球。这也是安世和中国品牌的差别。此外,欧美汽车客户都是从Tier1厂商采买,Tier1的门槛也比较高,安世与Tier1厂商合作紧密。
Q:未来闻泰科技的研发费用会维持在什么水平?重点研发领域?
A:分两个层面,对于安世半导体而言,研发费用目标是营收的14-15%。主要领域是高电压,比如IGBT、模组、PMIC等,我们也希望安世未来的成长来自于新产品,例如我们现在与北美客户正在做碳化硅的模组以及GaN的项目。对于闻泰科技而言,其研发投资会集中于增长较快的汽车业务、服务器产品和笔电业务,对传统ODM的手机和平板的研发会减少。这是因为服务器和笔电业务与AI发展趋势相符合以及我们的汽车业务订单数量的增加。
1、汽车业务:公司飞机上的屏出货,在波音和空客中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公司T-BOX车机系统马上量产。汽车业务会持续做大做强;
2、服务器:边缘服务器马上就出货了,而且是我们做的是海外业务,也是比较高端的业务,还是防水的。这块重点投入,聚焦AI,海外和国内都会做;
3、笔电业务:Q4就会有些项目在AI领域。此外,公司现在已经基本上可以确认拿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汽车camera的订单。未来我们这个希望我们的camera朝汽车camera上做,我们有信心明年汽车camera就可以出货了。我们是ODM厂商中英伟达的唯一合作伙伴,我们前段时间去北美和英伟达也谈了一些项目,准备在今年底大规模推广,希望明年AI能从服务器走向笔电,手机中的AI还需要一段时间(功耗要求比较高)。
Q:ODM和安世两个业务分开而言,汇兑会对其利润产生什么影响?
A:没有具体去看,安世的美金业务多,而ODM的人民币业务比较多。
Q:三季度整个安卓手机市场的展望?
A:我们没有看到Q3比Q2弱,相对于国内出现的一些供应链走弱,我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出现了缺货,我们的备货一直非常保守,闻泰内部的备货也不会跟市场出现太大偏差。
Q:关于特定客户的笔电,目前的稼动率情况以及达到规定产能的时间点?
A:基本是满的,一直在加线。转线和爬坡有一个过程,时间比较长。后续效率和良品率都会逐步改善,与客户的磨合也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磨合的越来越好了。
Q:公司现在包括去年整体服务器具体收入体量?未来两到三年服务器在ODM的占比?
A:去年没有出货,只是在做产品,今年出货刚刚开始。AI服务器非常缺货,我们的产品马上量产,预计下个月出货,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赛道,未来需求会十分旺盛,但是具体占比难以预测,明年非手机业务可能会超过手机业务,总之体量会很大,增长很快。
Q:AI服务器目前主要合作的客户情况?
A:不太方便,国内大厂我们基本都在做,批量出货,其中一个大厂核心业务已交给公司。国外也有,第一批客户就是日本客户,IPv6方向产品一把就过,侧面证明第一个产品的含金量。闻泰本身研发能力、供应链能力、品牌、品质已得到客户认可的。包括笔电某个不被看好的项目,现在已经有大厂采购几百台,产品还没有量产但已经有4倍订单需求。公司的笔电不是传统笔电,希望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价值。
Q:刚才提到某个产品不被看好,但是结果不错,请问分歧产生原因?
A:公司希望做一些创新的东西,而不是单纯卷价格。闻泰希望能够跟着客户去做创新,从而获得市场的换机需求,没有创新的话,消费者没有意愿换机。单纯内卷价格没有前途,这就是分歧产生的原因。
Q:对之前损益类问题进行补充。
A:关于上半年美元汇兑问题,上半年公司汇兑损益两个亿,去年汇兑损益1.5亿,将汇兑损溢扣除后H1利润同比依然是增长的。故从同比来看汇兑损益对公司现在影响并不大。
Q: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的详细计划,是否有与机构、公募进行沟通?是否引入战投或沟通前十大股东以避免集中减持?A:与所有股东都有沟通减持,但是有些东西难以控制,比如部分股东自身经营业绩不好、资金较为紧贴,难以让这些股东配合我们。重组后股东较多,难以协调,现在我们和股东都在密切沟通,不会出现我们不知道的一些抛售现象。市值管理方面,公司注重实事,市值管理方面措施较少。公司此次人才引入就是想加强与投资方的沟通,公司正在检讨并尝试弥补相关不足,进行内部整改。同时,公司相信如果把业绩做好,市值就会跟上平均市值。
Q:北美特定客户大概的毛利率?满产大概能达到多少营收?现在已经满产,还是处于产能继续向上爬坡的过程?
A:毛利率不能透露。公司正处于持续爬坡阶段,但是目前只有一条多线,没有两条线,公司在逐步拉升。
Q:临港晶圆厂注入时间表,之前说会注入闻泰母公司?
A:临港投资很大,100多亿,如果注入闻泰,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分摊很大,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公司现在正在爬坡,每个月大概3000-4000片左右,很快会爬到一两万片,最终3万片。大家不用担心临港的问题,临港就是为了安世做的,需要安世提供更多的钱从而投入到研发中。但是如何注入,要不要注入及注入时间还没有提上日程,目前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安世提供足够产能。
三、管理层补充:
公司过去两年ODM业绩不如人意,但是通过中报可以看到公司以前所说的东西都已逐步验证。
主要补充以下几点:
1)可以很快看到公司将重回ODM行业第一。
2)会坚持多品类发展,公司在传统手机和平板业务中保持较好,ODM业绩会拖累多品类发展,但是多品类发展可以用挣钱业务去支撑四五个新业务。
3)半导体业务方面,安世半导体带来更广阔客户、更多的产品线与车规级产品,从而带来更好现金流,这可以支撑公司在半导体周期保持现金流本色并能够持续进行研发。
4)过往经验表明公司投资发展非常好,特别是安世带来的盈利可以更好带动新产品增长。公司部门也要学习安世的管理经验,公司是全球唯一横跨中国与全球的半导体企业,可以更好扩充海外市场。安世的未来成长是非常可观的。公司会一直专注把产品线做好,然后回归两个第一:半导体第一和ODM第一。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