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投资人交流纪要:下半年消费医疗的需求?CXO需求拐点?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07-28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6位百亿基金经理看医药下半年投资机会0727

gl(中欧基金):

展望2023年三季度,医疗行业整体处于稳步恢复中国内外的投融资环境也都在筑底。虽然宏观环境会对医疗行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但优秀企业长期增长的驱动力开未出现重大变化,而创新也依然是行业成长的最强动力。

从供给端看,经过多年的洗礼,国内创新药企整体研发管线布局已经更加理性,并2023年也是产品管线临床数据集中公布大年,部分企业已经出海做产品授权,这些不仅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未来也可能会体现在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此外,国内的创新药服务企业也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部分细分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我们认为,相关企业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平合技未和管理能力,龙头企业的市占率仍将持续提升,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从需求端看,居民对消费性医疗及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包括减重、阿尔茨海默症等领域都不断有新的研发突破,但依然有大量临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创新药及创新器械都有看广阔的成长空间。

整体而言,医疗板块的估值已经相对较低,且是较为典型的刚需行业,我门医疗投研团队依然看好其长期投资价值。

lxx(银华基金):

在当前位置,我们对医药并不悲观,过去十儿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医药是个长牛行业。在任何经济周期里都有好公司。无其是当前人口老龄化、产业创新升级的背景下,医药行业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符合产业趋势的优秀企业值得长期投资。

zb(工银瑞信基金):

中药行业持续受到政策支持,新冠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拉动呼吸感冒品类OTC药品的需求,中药处方药公司受政策变化和临床诊疗恢复的影响,增长有望加速,相关公司2023年业绩处于向上期,无其是一李报后业绩表现亮眼,市场对中药行业关注度明显提升。

我们认为现阶段市场对中药行业的预期不低,且整体估值水平有所提升但短期二季度行业业绩趋势较好,下半年基药自录调整等利好政策有待落地,中药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行业beta性机会仍将持续,因此维持超过基准的配置比例

医药创新产业链的基本面表现低于预期,全球和国内的生物医药投融资数据较为低迷,龙头CRO和CDMO公司订单展望和项自数量有所下修,无其以国内需求为主的临床前CRO公司基本面承压,中美国际关系的变化也成为影响相关公司估值的因素。我们判断CRO和CDMO行业的下行压力比此前预期更大,且此轮下行周期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因此适度减持了相关行业公司。自前相关公司较低的估值已经反应市场对CRO和CDMO行业预期的下调。

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5-6月二阳的影响,消费医疗二李度需求恢复一般说明2-3月的需求高增长可能部分是由于疫情放开后挤压需求集中释放导致的。随看经济的持续复苏,我们预期今年下半年消费医疗的需求仍将逐步恢复。我们继续持有消费行业中业绩确定性较高的龙头标的和存在业绩估值弹性的apha标的,仍然看好近视防控渗透率提升、种植牙降价放量和医美等中长期行业趋势。

qy(泓德基金):

医药等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的板块。由于过往集采及医保谈判等政策原因,医药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极低水平,且持续了近1年。2022年Q3开始,行业中的一些企业逐渐从集采的冲击下逐步走出,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未来随看行业基本面和业绩的持续落地,此板块也将有机会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吴兴武(厂发基金):在龙头公司一季报的驱动下,中药板块迎来持续上涨。中药行业集采政策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本次中药集采降幅既体现了政策对中药行业的保护,也体现了中药并不能免受集采带来的降价影响。预计中药行业将进入细分领域分化时期。

消费医疗和严肃医疗在经历了短暂哲的反弹后出现增速下行的迹象,未展示出增长持续超预期的趋势。伴随看当前国内资产价格滞涨,医疗消费的恢复可能仍需时日。

CXO受于国内早期研发萎缩和海外需求不足,增速放缓。国内低水平高重复的创新药研发阶段已成为过去式,将导致研发服务体量受到影响。

受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医药行业融资数据持续走弱的影响,海外早期研发增速也开始放缓,并在今年传导至国内早期研发相关企业。

当前医药行业总体处在一个基本面偏弱势的阶段。国内外的需求向上拐点尚未出现,技术进步的进程需要时间。上一代的龙头公司核心竞争力尚在但是需要拓展新的能力才能抵御行业周期的下行。

qrd(中庚基金):

港股医药科技股估值回归理性,具有较大的创新可能性。

1)药械产品具全球竞争力,格局正清晰。大量资本从涌入到退潮,生物医药产业升级迁猛,培育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家,至今内外压力下重回理性与专注;

2)供给引领需求。医药技未的持续升级反哺刺激高质量的医疗需求。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开过程中,需求确定性高,具备消费韧性;

3)低位置高赔率。港股医药行业受海外流动性等因素压制,持续调整,例如一些18A的生物科技公司市值已低于净现金,公司抑或产品角度,都具备较好的投资回报率

zl(汇添富基金):

年初,我们看好医药在疫情后时代下的三条主线:复苏、安全、创新,其中我们主要加强配置了复苏逻辑下的板块配置,主要包括医疗服务、药品、耗材等,尽管消费和科研产业链还处于弱复苏的过程中,相关子行业在上半年的表现较为一般股,但我们仍然看到了优质公司的增长势能。国内医药政策释放了比较明确的修复信号,特别是对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因此我们进一步增持了创新药、创新器械等相关资产。此外,当下我们看到一些长久期资产现阶段成了冷门行业,这可能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