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股份业绩交流:Q1风电装机不及预期的原因?风电产品的出货结构?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05-11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日月股份业绩交流2305

摘要:

1、出货量:#2022年风电37.72万吨、注塑机7.2万吨、铸钢0.19万吨;#23Q11月2万吨,2月3.4万吨,3月4.5万吨;#23Q2共15-16万吨,其中风电共8.1万吨,出口2万吨(1万海、1万陆),国内海上1万吨,齿轮箱2万吨;#23Q320+万吨;#23年全年出货60万吨,其中主轴7-8万吨,出口7-8万吨,齿轮箱11-12万吨。

2、产能:#铸造端2022年48万吨;23年1月酒泉10万吨开始试生产,预计今年贡献5万吨的产能,主要产品为4-5MW,辐射三北地区;宁波13.2万吨产能今年5月爬坡生产,主要为海上大兆瓦产品。#加工端原有22万吨产能;甘肃10万吨,今年酒泉可贡献5万吨;宁波12万吨今年下半年释放,明年年初释放产能;瀛洲10万吨。

3、谈价:整体价格下降了5%。

4、成本控制:#焦改电7个炉子已完成4个,还有2个5月完成,完成后可省300元/吨的成本。#树脂第一目标已完成,今年的重点是做技术的优化。#造型球墨铸铁件容易在产品内部形成气孔,通过改进材料配比来提高产品性能。

5、毛利率:出口>海上>齿轮箱、主轴(20%左右)>轮毂&底座。

6、23年风电装机节奏:Q1>Q2

7、铸钢:#产能3万吨;#客户风电、汽车、船舶,去年的出货偏中低端,售价1.5万元/吨,中高端的附加值会比较高,毛坯5万+/吨;#毛利率30%+。

董秘发言:

2022年原材料价格高企,有突破有遗憾。

风电:主要增长来自于风电板块,注塑机有所下降。全球风电装机量下降了15%,产品主要在做大兆瓦,在单MW用量下降的情况下还有增长,说明公司的市占率稳步提升。

注塑机:出货7.2万吨,下降了30%。

铸钢:年报里的合金是指高端铸钢产品,工艺流程与铸铁产品有相同,但技术也有不同,21年尝试进入该行业,22年用老厂区的一小块地做这个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焦改电、毛利率:去年焦改电4个炉子已完成,焦炭的价格影响对公司的影响在下降,毛利率逐渐提升,Q4成本下降比较迅速,Q1-4销售单价是比较平稳的。四季度毛利率上升,有60%是技改完成的成本下降、40%是材料价格的下降。

收款:去年市场不是很好,导致Q4现金流净额有所下降。

23Q1:收入环比Q4有一定下降,主要是因为风电在缓慢爬坡。

出货:一月份2万吨出货,春节影响较大,2月3.4万吨,3月4.5万吨。

销售价格:1月1号开始执行调价后的价格,价格有一定的下降。

毛利率:材料价格跟去年Q4差不多,毛利率依然有修复。

今年利润的贡献主要是产品成本控制的增长导致毛利率修复。

产能:酒泉1月份试生产、2-3月产能爬坡。从22年12月31日开始计提折旧,开始拉利润后腿,大部分进管理费用,大概影响了1100万左右的利润。所以Q2产能稳步拉上来后这个不利因素在逐步减轻,但是还暂时达不到盈亏平衡(要达到0.6万吨以上才行,目前还是0.2-0.3万吨)。

铸造产能:

22年产能48万吨,酒泉10万吨(铸造10万吨,精加目前设备只到5万吨,今年出货5万吨以内),也就是2023年52万吨的产能,产品5-10MW,辐射三北地区。

宁波5月份爬坡,有3.2万吨的产能,面向大型化的海风产品。

今年Q3-4有精加工产能释放。

22万吨精加工:10万吨齿轮箱,6月开始粗加工形成产品,精加工要下半年到位;瀛洲工厂12万吨。明年年初会形成22万吨产能。

成本:

焦改电:7个炉子已完成4个,还有2个5月完成,完成后可省300元/吨的成本。最后一个炉子就不改了,用作特殊工艺(要求不高、重量较小的)。

今年电炉的产能要开足,5月初设备调试完成。一个冲天炉400吨左右的焦,在160万左右,每个月的用电费100万左右,相对可控。

5月份要完成合金钢的搬迁,形成3万吨合金钢的产能。去年做了1900多吨,3亿收入,都是试生产订单。现在新厂房建设完成后,后续就往高附加值的产品去做。

树脂技改:第一目标已完成,今年的重点是做技术的优化。

20%的项目会影响80%的改善,其他环节也在持续推进。21年、22年在成本端对公司影响很大的环节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目前来看成本下降还有很大的空间。

去年Q2-3都是咬着牙拼市占率,利润率很低。但是今年把各项目推起来之后,成本会更有信心。

市场:

Q1没有如预期的装机量,10GW,按照去年的招标量完成的任务远远不够,所有每个月装机量都有环比改善。相信今年市场肯定会启动。预计Q2、Q3任务特别重。

问答环节:

Q:Q1风电装机不及预期的原因?

A:1)招标价格持续下降,主机厂在改机型、在观望;2)国家做项目、个人的审查。

Q:单位利润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

A:原材料价格波动,考验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原材料价格的预判能力。所以现在主要是在内部的提升上努力。不好说准确的数字。单纯靠内部改造,主要是焦改电、树脂、造型(2-3pct成本的下降)、其他技术手段保证产品性能。

之前要做安全的铺垫,现在通过材质的配比(球墨铸铁最大的问题是材质不好会导致内部有气孔),技术改好后可以不用安全垫,成本会有一个可观的下降。现在最高的已经改善的1-2pct。这块的效果是逐季体现的,主要还是看产品的试验和稳定。

Q:铸钢件产品,下游客户?毛利能做到多少?

A:客户比较广泛,风电、汽车、船舶,去年的出货偏中低端,中高端的附加值会比较高,毛坯5万+/吨,去年是1.5万/吨。

去年毛利率接近20%。稀有技术的加入可能会对产品性能有影响,去年有个同行做了2万吨不到,营收做了10亿,准确的数字不太清楚。目前来看今年这块毛利率会在30%+。

现在已经具备3万吨的产能。

Q:Q1风电产品的出货结构?Q2的看法?

A:风电共8.1万吨,齿轮箱2万吨,出口2万吨(1万海、1万陆),国内海上1万吨。

Q:Q1存货?

A:去年10月份预计今年Q1和后面材料价格比较强,所以春节期间准备了一部分价格不高不低的原材料;2月份上班后部分还没完成加工的也增加的多一些。

Q:原材料管控策略的变化?库存周期?

A:根据市场陆续调整。春节以来期货不断涨价,现货也有一定的上涨,这个过程中也为Q1做了一部分储备。目前公司有2个多月的原材料储备,正常安全的库存有1个月就够了。后续会有陆续调整。稍微跌价的时候会买的多一点,避峰采购。

Q:跌价准备、信用减值?整机厂的回款条款是什么情况?

A:原来陆上4-5MW做好的比较多,但目前陆上的主力机型已经是7-8MW了,所以部分客户没有提货。去年Q4把部分超过一定机型范围的计提了。去年还有个特殊情况,就是抢市占率的时候没有特别甄别客户的订单履行情况,今年会做仔细甄别。

Q:今年产品出货节奏?

A:每个月环比提升,但是没有原来特别强劲的数据。预计最终Q1比Q2高,Q3比Q2高,Q4也不会下去。

Q:去年Q4和今年Q1有比较大的投资现金流,这块是什么原因?

A:这个是理财类的。大额存单等产品收回来后,按照监管规则,第二年股东大会授权的时候前一年的要收回,所以收回之后已经很少公告了,董事会已经过期了。协议存款挂在账上也还是比较好用,放在银行投资收益会比较高一些。

Q:核废料储存罐的资质什么时候拿到,什么时候放量?

A:各项工作在稳定推动。

Q:2023年出货量指引?

A:全年风电+注塑机60万吨。

Q:今年海外客户的出货预期?海外客户的需求和产品方向的细节。

A:海外今年上半年比较平淡。海外今年整体出货量跟去年差不多,但是海外装机量在下降。下半年会看出端倪。后面针对市场的竞争压力,能够给市场做些赋能,下半年会好一些,24年比23年好一些,基于海外的成本压力和整体规划。

Q:跟甘肃合作的300MW电站,项目的进度?

A:在酒泉那里的投资,就是资源换产业。重资产投入之后基本上就是扎根了,所以酒泉那边的领导评价很高,就负责建设这个项目,目前日月是大股东,达到并网条件之后就变成小股东,这个还看后面的时势变化。123MW能实现并网。3500多小时的利用,经济效益比较好。限电风险可控的话,经济效益比较高的。

Q:Q2的排产情况?

A:Q2原材料跟Q1差不多,把前端原材料消化完后,后续的原材料会有下降,,成本下降的项目也会有所共享。

4月、5月相对3月稳步增长。预计Q2出货量在15-16万吨。

Q:全年出货指引是60-65万吨,分季度看出货结构和盈利能力?

A:海上、出口、齿轮箱、主轴会放量,这四个产品的毛利率比平均毛利率高的多。预计Q3是特别火爆的,酒泉那边的保障能力比较强的,可能会突破20万吨。

Q:大兆瓦海上铸件未来的供需情况?

A:原来24万吨很多大兆瓦生产不了。今年齿轮箱产品做突破,同行做这个的不是也别多,能做铸件不一定能做齿轮箱铸件。

大型化以后原来很多产能利用率会比较低,新建的产能利用率就会比较高,是动态平衡的过程。

Q:去年Q4单吨售价上升了?

A:产品结构变化的问题,出口上去。如果齿轮箱加工能力今年下半年能出来的话,也会上去。齿轮箱粗加工1500元/吨,精加工3500元/吨。注塑机不含税8500元/吨。

Q:一季度齿轮箱2万吨的出货?

A:这个大小都有。同样8MW它装在海上、陆上就不清楚了。齿轮箱相当于二级供应商,轮毂、底座、主轴是一级供应商所以可以分的清。

齿轮箱23年出货11-12万吨。

Q:毛利率排序?

A:出口>海上>齿轮箱、主轴>轮毂&底座。

Q:23年出货量结构?

A:主轴7-8万吨,出口7-8万吨,齿轮箱11-12万吨。

Q:铸造主轴的毛利和出货情况?

A:Q1是20%左右,比平均水平高5pct。

Q:海外占比是否会进一步提升?市占率目标?

A:海外下降了日月的出货量还在升,海外海上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往上走。40%的营收占比,现在只有不到20%。

Q:去年10月份加的库存价格比较高,对Q1利润是负贡献?

A:Q1和Q4原材料价格没有特别大的价格。Q2原材料单价跟Q1也差不多。

Q:焦炭价格?

A:看铸造焦,现在价格是4300,全国能生产这个焦的不超5家,有一家公司在主导价格。焦改电的成本测算也是基于4300的价格算的,除非铸造焦价格打到2000以下才能达到公司焦改电的效果。

Q:价格变化?

A:平均下降5%。

Q:整体平均毛利率情况?铸造轴、齿轮箱的毛利率还会有持续提升吗?

A:看扩产的产能利用率,14、15年那么好的行情但是产能利用率很低所以毛利率很差。产能利用率很高的话精加工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正贡献。

Q:精加工的贡献?

A:精加工的机器不是通用的,对加工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车间要特别干净,主轴和齿轮箱、轮毂底座是不通用的,轮毂底座的某些加工环节是通用的。

Q:24年齿轮箱和铸造轴,总体的产能会达到多少?

A:主轴原来5万吨,现在出货量已经远远不止这个数了。齿轮箱一期10万吨,去年毛坯7万吨,后续加工的环节是打满的(毛坯12万吨,精加工12万吨),因为现在客户不投资这个了,原来的产能弃用了。如果后续的精加工的产能>毛坯产能,别人也不会叫你做精加工,所以毛坯的订单一定要拿到。

Q:铸造轴的量和齿轮箱的量?

A:已经有10年的加工和管理经验,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利用起来。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