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调研纪要:实现130亿目标的路径?施工合同转化效果?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3-04-27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广联达调研纪要230426

KeyUpdates:

1、整体:Q1收入13.12亿元(YoY+16%),归母1.2亿元(YoY+10%),主要是造价收入增长较快所致。

2、造价:Q1收入10.57亿元(YoY+11.6%),云合同略有下滑,原因:1)12月疫情爆发+建筑行业春节淡季;2)重心在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云合同2023年希望达到50亿目标。

3、施工:Q1收入1.45亿元(YoY+34.4%),去年四季度有些需求递延,加速了合同交付和收入转化,今年推动重点企业渗透率和覆盖率,也更视利润和现金流考核,重视盈利能力。

4、设计:Q1收入下滑15%,主要跟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有关,之前主要是鸿业贡献收入,未来会持续整合,结合2022年发布的设计新品,加大产品推广。

5、现金流:经营性-9.24亿,比去年同年-3.84变化大,主要是今年一季度发了年终奖和绩效工资,另外也有金融的影响,如果剔除这两个因素之外,基本和去年是持平。

6、组织架构:把三大业务线画成了四大客户群和12条产品线。公司主动调整了一些节奏去适应外部变化,和内部主动性有关,最大的影响在一季度,二季度起就不会有太大影响了。

7、全年指引:营收与净利润增长30%以上不变,总人数与2022年基本持平,结构性调优。预计二季度造价起量,三四季度施工起量。

一、Q1业务解读

2023年Q1收入13.12亿,同比+16%,归母净利润1.20亿,同比+10%,主要是造价的增长比较快,施工也有比较快的增长。今年组织架构做了调整,把三大业务线画成了四大客户群和12条产品线。分业务看:

造价业务:收入10.57亿,同比+11.60%,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得益于去年云合同负债较高确认过来,另外新签云合同今年略有下滑,一个原因是外部看建筑行业是淡季,是最低点,又受到一二月疫情爆发影响,直到2月底春节后才回到正常经营状态,另一个原因从内部看,我们做了产品和组织架构调整,激发内部效能,一季度主要是夯实内功,打牢基础,抓住刚需,针对体系化一体化打法做了很多优化,着重做了一些工作,工作重点在这块。还有一个是去年云转型全部完成,之前分地区分阶段转型有优惠,完成之后促销策略也有调整,所以部分造价签约有所延后,从现在的情况看有望二季度合同再加速。新成本方面,会调整节奏,上半年会聚焦企业客户的应用率和满意度,打造满意标杆,为下半年放量打牢基础。

施工业务:1.45亿收入,同比+43.42%,主要是项目级智慧工地和企业级项目管理的产品,去年四季度有些需求递延了,复工复产之后对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尽快交付,行业弱复苏更加重视精细化管理,也加速了合同交付和收入转化,今年推动重点企业的渗透,渗透率和覆盖率都要加强。重点聚焦建筑央企、地方头部建工、施工的特级企业类型的客户。今年重视利润和现金流考核,重视盈利能力。

设计业务:同比-15%。主要是跟我们调整产品结构有关。之前的收入主要是来自20年收入鸿业,现在我们有一些新的解决方案,结合去年我们发布的设计产品,也会聚焦新品的推广,大力推广新品。

其它业务:海外业务0.43亿,同比+14.5%,城市和高校教育等0.47亿,同比+132%,金融业务+50%。其它这些总计增长54%,数字城市业务和教育业务增长比较快。

二、Q&A

1.全年业绩指引是否改变?

3月份给了业绩预期,收入利润都是30%,这个目标目前是不变的,这个也是我们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文字形式指引,希望做好业务预期的管理。一方面对内部经营管理的目标,另一个是外部希望大家更好的预判。一季度收入淡季,结合组织架构调整,一季度业绩表现在我们的预期内,后面大家不用过度担心。

2.施工规模化的复制和盈利的规划想法?

总体来说在规模化上做的不错,从几千到四五万,从三五万单价到单个项目十几万,最大的上千万,这几年变化很大,内部做了很多调整,小山头到集团作战再到行业大客户。施工逐步从青涩的阶段到了能给客户提供多种方案,总体是向好的。但施工一直亏钱大家关注,作为投资人能关注到,我们自身更能意识到,长期视角我们为了布局市场,为了更快的覆盖客户,做了基础性的工作,我们的经验也越来越多了,亏损收窄的问题盈利的问题我们也有明确要求。现在的考核是合同订单、订单到收入、收入到回款这三个都会考核,这块我们寄予很高的期望。

做了很大的调整实际是打破了行业壁垒,我们确立了四大客户群,把设计造价项目管理整合到一起,统一面向客户,期待对于单个客户价值提升。销售策略上,一个是重点的客户要在多项目上使用,客户渗透率提升,另一个是更多特级企业国央企应用广联达的产品,客户覆盖率提高。整体希望今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3.组织架构调整的进展,后续的影响?

估计最大的影响就在一季度,广联达的执行力很强,主动调整了一些节奏主动适应外部变化,和内部主动性有关,这个调整也不可能一年调整不完,预计二季度造价起量,三四季度施工起量,整体影响不大。

4.如何实现130亿目标的路径?

造价业务:希望大到近100亿,此前目标从50到70,从70再到100,九三结束保守估计70是个底线。

施工业务:现在10几个亿,未来期待20-30亿,加起来就一百二三了。

其它还有一些小的业务,前两块基本就够了,整体还是比较清晰的。

5.现金流不好是否跟造价新签有关,全年如何展望云合同?

去年4季度加速合同签约,一季度收入增加,很多是去年递延过来的,加上内部调整,从这个视角一季度放缓,还有转型后折扣不会那么大,量就少了些,主要是节奏问题。全能预计50亿以上目标云合同额。剔除年终奖和绩效,回款总量增加了20%左右,历史的回款看我们是今年一季度加大了的。目前看到一季度都是正常,后续通过积累,需求也是旺盛的,是非常乐观的。

6.现金流出比较多,金融影响?

我们主要是为了金融科技的产品孵化,去年资金的回流主要是行业不确定,基于谨慎性考量,今年主要是疫情过去了,另一个也是市场需求加大,今年又开始小规模的放量,增加了1.7亿的资金放出。2020年实控人增资扩股方式由大股东增持了,后面可能也会引入社会资金也控制风险,也比较谨慎。

7.新成本业务,去年有大几个亿了,现在情况如何?

希望走的更稳,稳定的基础上重视增长速度,去年主要是铺量,然后优质的完成交付,找一些标杆客户做更大规模的推广,这个业务也会有比较高的增速,但在内部产品增速的结构上也会做一些调整。产品结构看是端和平台,希望在原来造价转成成本管理,现在一个岗位服务多岗位,主要还是云收入,未来也会有平台。主要是企业级偶见甲方成本管控是重点,企业级的也是云收入。

8.组织结构调整带来的好处?人员结构影响?

这个是依照整体战略,主要是产品线和渠道的变化,客户成功的价值观,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集中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这个角度来讲节约了客户的效率。希望通过四大客群更好的把效果发挥出来。主要是两个业务的渠道如何整合的问题,外部看就是如何给大客户提供全方位多类型的产品。今年希望不超过10000人,基本和去年持平,销售人员也会相对稳定一些,研发也会投到新技术上,短期影响不大,比例上未来会有一定的变化,未来销售效率提升,会更聚焦一些。

9.客户成本管理需求释放,具体有哪些产品?单项目的量的变化?

增效的话比如数字化手段,从设计到施工把他们整合到一起。产品比如GEPS、物资管理等,很直接能给客户省多少钱,工艺工法的也能给客户提升价值。

10.去年施工的合同何如?转化效果?

合同的增速是一个指标,有的一个合同覆盖两三年,更多是合同的收入转化目标,刚开始是30%不到的转化率,现在是积极交付加上渗透率提升,Q1合同转化率还可以,收入贡献有30%。未来施工是重要成长业务,施工给的30%增长,合同就没给了。

11.造价折扣的调整影响续约吗?

一开始鼓励他们转到SaaS,他们有的签两年锁定,有的一些是折扣的方式,转型结束后也不需要促销了,之前可能免半年也有,可能为了拿到优惠提前几个月签。整体预计五六月份会起来。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