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1-17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舜宇光学科技(02382)调研纪要
【问答纪要】
车载业务,在纯ev车客户的拓展怎么样,营收占比:
过去客户比较多是传统燃油车,近1-2年随着ev车厂的发展,单车搭载车载镜头的数量和规格比传统燃油车都比较激进。这块市场对舜宇来说是不可能放弃的,到目前为止理想、蔚来、小鹏都有供车载镜头和模组。出货量分布和营收分布我们内部没有做明显的区分。这些客户我们都是要进入供应链的。
如果镜头这一块拿更多客户的话,在模造玻璃这块准备怎么办:
在21年的中报中,在光学零件BU内容的描述里面,专门有一段文字是来描述舜宇在模造玻璃的积累,实际上公司做模造玻璃产品,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了,对制造上的精度要求,包括技术点把控,实际上都已经非常深厚了。所以从车载镜头业务来讲,模造玻璃产品也都是自制的,当然原材料是从上游的供应商买过来,毛坯买过来了以后,我们自己做一些工艺设计,包括制造。
展望今年的话毛利率这块,跟去年尤其是手机模组比会是什么样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22年,不管是手机模组也好,还是其他产品,甚至说整个集团的毛利率,确实我现在手头上没有准确信息可以分享。但是21年上半年,实际上整个毛利率水平表现是相当不错的,主要也是因为我们内部的管理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帮助,效率、良率有提升,那么同时通过工艺改良,制造成本有一些下降,所以带来了比较大帮助。那么往后看我们觉得从中长期来看,CCM的毛利率基本上可以在做到10-12%。我觉得22年情况,可能要等3月份发布会的时候,有明确信息可以分享。
车载模组之前是不大愿意做,因为怕跟车载镜头客户有冲突,现在有规划要去做模组,这个问题是不是已经解决:
实际上从我们18年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日本的电装(我们的第一个客户)主动找到我们,因为他看到整个车载行业在往ADAS包括这种新能源汽车去发展,所以作为tier1,他希望把自身内部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倾斜到相关领域上去,所以他想找一家专门公司来做比较专业事情。
舜宇在车载镜头领域,已经是做了10多年的一个经验,不管是对车规的认知技术能力积累,还是说交付各块来讲,都是做的比较好。而且与此同时我们本身用手机模组业务的,组装能力应该来讲也是比较领先的一个水平,所以他找到我们舜宇,希望我们舜宇能够给他做车载模组的一个产品,那么这是当时我们为什么进入车载模组领域的一个原因。
那么进入到了车载模组领域之后,实际上我们的定位也是tier2,不是说直接跟这些tier1去进行直接竞争,所以说车载模组产品还是卖给一些tier1客户,所以并不会就跟车载镜头的客户带来竞争关系,这个不会存在。
车载模组的毛利率:
车载模组的毛利率确实没有官方披露。因为从体量规模,包括客户数量来讲,都相对还比较低,但是我们内部看过,它的毛利率水平是比手机摄像头模组要高,但是比车载镜头可能要低一些,是基于这两者之间的一个水平。
英伟达的平台上,车载这个方面,我们有没有8m的产品开始搭载或者说意向性的订单已经有了:
还没有跟子公司去确认过。我觉得要去子公司确认一下这个是不是对我们后续跟英伟达的认证,或者说英伟达在跟我们的业务合作上面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我觉得凭借我们公司在800万像素车载镜头这个领域当中的领头羊的地位,这都没什么问题。
我们未来这家客户22年的车型et7和et5,我们具体有没有镜头的供应,不管是8m还是其他的:
我们公司也不可能说把全球所有800万像素产品都用我们一家来做,相当于垄断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会有一些选择,包括客户平台厂商也会有一些选择,但是我们在800万像素的ADAS相关产品里面的地位应该还是比较稳固的。
22年在行业端8m的产品大概会有多少量级,然后自身的订单大概是在一个什么量级:
没有去这么系统的拿一个产品去跟子公司确认这个量到底会有多少。本身车子订单周期是很长的,他就算22年,比如说年初1月份给你下单,但他不一定就是会22年给你量产的,它有一些可能要放到2023年甚至更晚。到时候比如说特别像国内的一些ev车,它发布了一些新的车型,比如说有搭载一些高规格的镜头或者模组,我们到时候可以再看看。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