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域医学内部交流:增长率高于竞争对手的原因?特检领域竞争格局?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8-23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金域医学(603882)-调研纪要-20220819

第一部分管理层发言

2022年H1公司实现营收83.12亿元,同比增长52.37%;其中常规业务(不含新冠)实现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16.7%;常规检测服务(不含新冠)实现营收35.93亿元,同比增长是16.19%。

分季度来看,常规检验业务一季度同比增长18.5%,二季度在全国大面积发生疫情的情况下同比增长14.04%。

2022H1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长55.11%,扣非利润16.05亿元,同比增长55.89%。

特检业务(不含新冠)高端平台营收占比达到51.30%,较去年上升0.8%;三甲医院营收13亿元,同比增长21.9%,占比由去年的34.48%升至36.22%。

重点疾病领域增长稳健,肾脏肝脏疾病诊断业务同比增长16.41%,自去年国家规范实体肿瘤送检后,实体肿瘤诊断业务增长速度很快,达到58.93%。

由于高质量的增长以及公司的规模效应,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常规业务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3.13%升至46.98%,检验业务毛利率由去年同期42.59%升至47.18%。

第二部分问答环节

Q:如果不考虑疫情影响,正常的常规业务的增速是什么?

增长率高于竞争对手的原因是什么?

A1:根据统计,有大面积封控直接受疫情影响的省份,2022H1常规业务同比下降14%;没有大面积封控的省份,虽然也受到疫情限制流动性就医的间接影响,2022H1常规业务同比增长22%。

如果完全没有疫情影响,整体增长应该在20~25%以上。

有部分大型子公司基本未受到疫情影响,常规医检增速可达30%以上。

A2:公司坚持“顶天立地”的战略定位,以临床和疾病为导向,多技术平台整合,帮助医院提高专科能力建设,创造新的价值。

“顶天”指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市场,及时匹配相应的诊断技术服务和检验产品,基于全国产能布局进一步科学化,更贴近客户;“立地”是指加强区县医院市场的巩固深挖,早期建立的合作共建区域医联体、医共体、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以及区域独立法人实验室进一步下沉;人才梯队、管理团队相对稳定。

Q:实体肿瘤诊断业务增速较高的原因?

A:(1)外部因素:前几年国家整顿实体瘤检测不规范,对行业龙头是好事情,政策出台后公司肿瘤业务条线增速明显加快,医院对实体瘤检测的需求增加。

(2)内部因素:金域自身能力的建设。

①平台建设,金域对实体瘤的检测是全方位的,从大病理到分子病理,从基因组学到蛋白组学等,提供实体瘤病人所需的所有检验产品,并累计升级优化产品100余个;针对基层市场,推出惠民的肿瘤检测产品,价格比市场低40-50%,降低基层医疗支出;②项目建设,与临床有关的肿瘤各种类型、亚型项目齐全;③服务建设,为医院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供预防、诊断、精准分型、药物选择、愈后监测的全流程的服务;在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建立标准化检测服务;④多中心产业线布局提升区域内检测能力,在广州、上海、济南建设大型肿瘤检验中心,郑州、四川等布局小panel肿瘤检验。

Q:体外诊断的集采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A:金域走规划化和差异化路线,增长更多来自于高端项目和先进项目的提升,集采主要涉及医院的常规普检业务,即使外包项目价格较低,对于特检业务影响有限。

从安徽集采经验来看,对合肥实验室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公司进行过测算,如果全国都按照安徽模式进行集采,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只有几千万左右。

Q:医学实验室数量的变化?

A:合并会计报表有4家实验室增加,达到43家。

Q:DRGs对医院需求端的影响?

A:围绕临床医生需求,提供必要的检测服务,这样的需求未发生明显变化。

DRGs主要影响医院本身,对于外包服务影响不大。

公司特检业务高速发展,高端先进项目同国际先进平台的接轨,合规检测质量水平和项目先进性受到医院广泛认可。

公司把产能进行优化布局,更快满足医院对报告单检测时间要求,数字化应用对物流等效率的提升,提升了外部核心竞争力。

虽然没有点对点的具体样本的研究,从政策相关性和一致性来看,DRGs对药品及检验传统项目影响更大,对金域的刚需项目影响不大,且新增项目带来的增值更大,今年将会有更多新开发的项目。

Q:新冠检测的量价关系?

对公司净利率的情况?

A:后疫情时代,新冠检测业务的量下来,公司整体的期间费用比例(销售费用比例和管理费用比例)预计会上升,公司目前的税后净利率是20%,后面的利润水平主要取决于检测价格的走势。

Q:行业竞争对手开始进入特检赛道,如果看待特检领域的竞争格局?

A1:如果只有特定的几个特检项目,竞争力弱,网络效应不明显。

金域具有平台齐全性,项目完整性,上下游关联度和网络规模的价格优势。

金域的业务条线非常全面,强调全生命周期,全疾病流程管理,项目组合优势明显,不断的把上游的产品更新的引入到公司的体系当中来。

A2:聚焦在爆款产品发展能力有限,疾病的诊断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公司通过20多年的积累建立起来多技术平台诊断的优势,以宏基因测序为例,需要和微生物学、免疫学、形态学多种方法结合,才能全面综合诊断。

不同的疾病对于检验的需求是非常繁多的,公司今年上半年新开发项目195项,去年全年新开发项目245项,投入力度在提升。

A3:ICL行业需要体系化的竞争力,资金优势只是一方面,网络和渠道的建设需要时间。

疫情期间有很多公司抓住新冠检验机遇,后疫情时代不一定能够顺利回到原来的发展路径上。

金域的渠道和产能在全国分布更加全面,在营销、物流、产品、多技术能力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

Q:普检业务集采对公司未来收入的影响?

A:公司不担心集采。

公司定义的普检不完全是集采的项目,这里面有很多项目对医院来说是特检,目前的集采只针对最简单、最常规的试剂。

放眼长期,普检和特检都有可能集采,综合成本是考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涉及网络效应、规模效应、数字化、智能化等。

以新冠检测为例,公司对流程的改造有很多创新,以现在的价格,医院可能赔钱,公司虽然毛利率会低很多,但是还有利润空间。

Q:合作共建的最近进度?

A:在合作领域拓展方面,重点布局区域检测中心;解决方案方面,除了传统检验病例,包括远程病理共建方案外,新增实体瘤共建方案,并在传统PCR共建方案外,进一步强化宏基因组的共建方案,上半年总计新签项目有60余家。

Q:数字化转型做了哪些工作?

有哪些可以优化和提升的空间?

A:数字化转型有三个抓手:(1)业务数字化,现阶段最重要的抓手,整个业务流程从端到端的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上半年共立项49个项目,今年重点公关10个。

在营销数字化、智慧化实验室中,①实现样本物流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以此来提高客户粘性,推动产品智能化推荐;②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③实现报告整合和自动化推送。

过去实验室每个技术平台都是局部自动化的,现在努力实现仪器间打通,例如推送报告仪器间打通,金域自研的自动分拣机,每台仪器可以节省10个人的成本。

(2)数字化业务,基于数据和样本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创新,包括细胞学、免疫学、染色体形态学以及流式人工智能。

例如新冠猎鹰号3.0一体两翼物联网平台建设,产生了实质性收益;海南项目中标5000多万中数字化创新项目近一千万。

(3)数据基础的建设,作为基础支撑业务数字化和数字化业务取得更好的成果。

Q:二级以下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占比情况及未来趋势?

未来各等级医院在收入中占比中的格局?

A:过往金域在三级医院的渗透率相对略低,随着高端产品的研发,三级医院的占比逐年提高,每年提高2%-3%不等,今年上半年已超35%以上。

主要因素有:(1)合规入院,包括全方位的为三级医院提供多技术平台的整合的高端项目,未来随着更多高端项目的推广,占比会继续上升。

(2)随着金域市场深入,产品更贴近临床,推进医疗机构未来格局占比可以按国内三甲医院实际情况去推算。

国内三级医院医疗收入占比在公立体系超过50%。

Q:特检和普检业务的毛利率的情况?

A:普检业务的毛利率35%左右,未来随着集采的普及会进一步下降。

特检比普检的毛利率高10~15%左右,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随着金域特检业务的提高,高端项目比重进一步加大,未来利润主要来自特检,也是金域的核心竞争力。

Q:研发投入的布局情况?

新增布局的检验检测项目主要是哪些?

A:公司上半年新增项目195项,截至目前全年发布研发规划项目总数达511项。

在完成现有产品线的同时,通过多渠道、多路径建设提高研发转化能力:(1)重点关注肿瘤、感染、神经、免疫、血液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等八大疾病领域。

(2)对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疾病领域进行布局,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判断,MRD,移植等。

(3)自研能力建设,整合产业链资源,鼓励同国内大型医学研究机构合作,在布局以疾病为导向的研发投入的同时,布局基于远期的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治疗和蛋白组学等技术的基础研发。

(4)考虑到未来诊断治疗的前瞻性,例如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

(5)罕见病诊断,涉及到很多病因学,未来可能会转化成临床检测项目的领域。

Q:医保支付项目占比情况?

基于医保控费的医院外包服务量价变动对公司营收影响?

A:医保控费对公司收入影响很小:1)医保涉及的以普检项目为主;2)医院基于自身经营效率,促进外送范围的扩大;3)对已产生一定规模效应的企业来说,更好的利用自动化平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4)金域规划全国产能中心,建立成本优势,优势将更加明显。

综上,虽然很难测算价格下降的影响,但是对金域的影响较小,如果价格下降到位,更利于金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Q:常规业务毛利率不断提升,大幅领先行业的原因是什么,远期毛利率还有多少提升空间?

A1:毛利率较高的原因:1)高质量发展,高端项目和高端客户的毛利率本身就很高,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上升;2)实验室自动化和智能化,流程合理化;3)规模效应。

未来在价格不下降的前提下,智能化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A2:如何进一步降低实验室的成本:1)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自动化,将会有很多优化空间;2)迭代升级优化技术,降低损耗,降低原料采购成本;3)产能布局的优化,例如相对劳动密集的岗位向低成本地区做转移;检测“干湿分离”,实验和数据分析分开,报告分析在人力成本较低的城市,通过云计算平台建设,逐步成为产业布局常态。

Q:公司应收账款以及应付账款增长较快,其中新冠相关的占比多少?

A:应付账款的增长是由于长期和上游供应商有良好的合作以及公司信誉,目前处于合理稳定的规模增长。

应收账款目前有70多亿,其中超过一半是新冠检测的应收账款,基于财务稳健的原则,公司确认收入非常谨慎,未来调整的可能性及比重幅度不会太大。

应收账款主要来自政府和医院,通过近年各省新冠结算情况来看,结算收入调整不大,行业内有上千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参与,坏账的可能性较小,最大可能性就是账期延长。

Q:特检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未来公司对于特检业务在整个检验服务占比的预期如何?

A:上半年特检业务的增速约为20%左右,预计下半年包括未来特检业务将保持高于普检的增速。

如果出现特殊事件,导致医院大量增加外包给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可能会在特定阶段出现普检业务增速更快的情况。

Q:DRGs对高端检测服务会不会产生影响?

A:有些地方DRGs政策不是很鼓励或适宜新技术的应用,具体区域具体分析,例如北京就非常支持。

金域主要以入院合作为主,凭借自身的商业模式优势,对于特检项目和高端项目定价优势明显,比同行低30%-40%。

Q:总体检验市场的规模?

其中特检的市场规模?

A:根据公司管理层估算,整个检验市场规模至少在5000亿以上,其中特检的占比为12%~25%左右,未来特检的比重会持续增加。

检验占医院整体收入的比例约为8%。

基于目前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医疗体制,医院可能承受了亏损项目,因此外包工作主要以特检为主,在市场化模式下,特检的外包比例可能会有下降,未来也要看市场变化。

Q:后疫情时代,检验业务竞争格局是否更激烈?

A:新冠检测使得很多公司存活下来,在后疫情时代寻求业务转型,希望转化为特检公司,但是如果检测项目不够多,很难导入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销售成本和物流成本会很高,核心技术可能会被先进技术平台取代。

Q:未来几年的资本开支规划如何?

A: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常规产能,根据产能扩张节奏安排固定资产投资;2)技术建设,例如总部、长三角、西南产能中心的建设,着眼于未来5~10年以上;3)数字化转型,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4)资本投入,可能会收购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