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8-01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Q:先回顾一下整个终端动销的变化情况,比如说从零售端情况来讲,一季度到4、5、6月份大概是个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整个一季度在浙江区域来讲非常平淡,从1到4月份都比较平淡,我们给到渠道里面一些配货的方式,让他们去提中低端机型为主,去存货,主要是天丽这种为主。到了5月份之后销售也没有很大的变化,还是比较平稳。一季度浙江主要是做中央空调为主,还有春季家装节的影响。到了6月份浙江这边家用整个板块起来比较快,一下子渠道就提货大概16万套,全部加起来差不多20万套。
Q:如果看一季度,或者4、5、6月份安装卡的增长情况,大概是什么样的状态?
整个增长趋势和去年差不多,只是在提货板块明显看到在6月份是去年的3倍。6月份忽然有一个提货的抬升。
Q:您觉得提货的原因是天气比较热,还是前期积压递延过程?
首先6月份给到渠道政策全部是低端机,没有高端机压货。还有一方面因为天气突然间热了。
Q:这是终端动销的情况,现在7月份这个情况是持续转好吗?
对,7月份首先第一个政策还没有发下去,通知渠道代理商准备款项和去年一样,到时候政策给你们,这个款也会相应并入到里面,相当于这一年度的返利算进去。
Q:您感觉7月份现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情况下,渠道动销还是比较热吗?
这个也分板块、地区,有些小的乡镇确实说白了整体的量就是卖不上去,一天卖个2、3套,比如说农村改造的这种地方不可能有量。有一些像市区的卖场,像湖州卖场一天卖个30、50套不是问题。
Q:这个30、50套如何理解?您刚才提到6月份的提货相当于去年的3倍,7月份从目前的状况来讲,您估计会延续6月份这种提货或者动销比较旺的状况没的?
没有政策没有强压高端机的情况下,我觉得没有问题,还是能够往上走,到6月底我看了一下数据基本上持平去年。
Q:您说6月份持平去年,这是如何理解?
去年到7月份总共统计出来浙江打款在40亿左右。今年到6月底的时候就已经达到去年7月底冷年做完的状况。
Q:第二个问题请教一下渠道库存,这个库存一直都比较合理,今年大概现在渠道库存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差不多在30万套左右。按照现在消化2个月左右吧。不算销售公司库存,就是渠道,就是库存渠道。
Q:销售公司大概多少库存?
也就10万套。算上销售公司3个月就消化完了。
Q:这个库存水位如何理解呢?
已经偏低了,浙江这么多年已经是偏低的。
Q:如果说对比那种销售比较旺的年份,像16、17年,或者是14年这种销售比较旺的年份,您感觉渠道库存和比较旺的年份像,还是比较正常,还是怎么看呢?和过往年份对比。
渠道来讲,一块是渠道的库存,这么多年看下来差不多,没有很大的起伏。从销售公司来讲,今年的库存算历史低位。
Q:像这样的库存您估计冷年结束会带多少库存过年?或者明年开盘大概是什么样的?
差不多再提个10万套左右,基本上销售公司会保持在20万套左右的库存。
Q:就常规库存吗?
对。
Q:也就是说从这个情况来讲冷年结束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包袱的?
对,但是天气要维持住,不是光这一周过去突然又凉下来了,前面如果货备过来了,也会比较麻烦的。
Q:您刚才提到现在冷年任务已经完成了,我记得冷年任务和去年持平。相当于您刚才说7月份再提10万套会超一点?
对,差不多,超大概3个亿左右。
Q:像全国您了解下来其它地区的任务完成情况如何?
我只能说不怎么好,因为我们开完会这家还是全国第一,就家用板块。
Q:还有哪些地方比较好呢?
现在也都谈不上,因为很多地方的情况都躺平了,做多少是多少,浙江怎么说呢,我们还想维持一下,尽量做多一点。
Q:您刚才提到的情况基本上全是线下的渠道?
对。
Q:您看商用这边是什么样的情况?
中央空调今年怎么说呢,浙江是个比较难过的一年,一直以来浙江是全国第一,只有一年是第二名,被江苏超过了,那年确实量做的不怎么样。但是今年5月份开会浙江是第四,第一名是重庆。这个东西怎么说呢,也会考虑到很多,第一个浙江本来基数就大,按照指标去完成,完成率肯定是低的。有些地区刚开始发展这一块,有可能它的完成率比较高,它的排名就上去了。我们的提货量看很多数据,其中有一块提货量浙江还是第一的。
Q:商用这一块今年是15个亿的目标吗?
不止,今年应该做到差不多接近30个亿。总部目标35。
Q:这样来讲最终估计可以完成多少?
估计也是持平吧,32左右。
Q:也就是说最终浙江做下来40个亿家用分体式空调,32亿左右的商用空调?
对。
Q:这样来讲商用大小机如何分?
基本上不怎么分,因为他们提货都是一次性打,排货是这样排的,比如说6月底打了2个亿上去,里面大机小机都有,统一排的,只是看备货量。估计基本上应该一半一半吧。
Q:相当于商用这一块也是和去年差不多规模持平,或者多一点点?
对,差不多是这样的趋势。
Q:您刚才提到完成率比较好,或者增速比较快,像重庆这种商用机的增速有多少?或者总部的商用机增速大概您估计在什么样的水平?
这个增速不好说,很难去对比它们前期的任务指标是多少,统计出来我们只看到完成率重庆是第一。比如说去年我们根本不会去关注重新完成率多少,我们只会看前3,没有人想到重庆今年突然间第一。
Q:像其它哪些省份商用机做的比较好?和你们差不多的。
量的话像山东、江苏、浙江、福建这种地方,量多的地方出去的货也多,所以着重点评批评这几个区域,第一个你们要控制市场,第二个量要维持住。
Q:会不会觉得商用机的发展有点压到家用机的空间?
浙江今年是第一年商用完成比家用累,我们开会的时候也感觉今年家用反而完成没有像以前这么累,商用今年累一点,从浙江感觉来讲商用应该到一个瓶颈期了。
Q:关于商用大机,我记得有一次您提到总部开始安排销售公司接商用大机项目的时候,低端机是可以用盾安接的?
对,可以用盾安做。
Q:这是什么样的模式?相当于你们帮盾安做低端机的销售。
也不是说我们帮它去做,因为整个销售结构架构打款模式还是依照以往的形式,只是总部给我们开的货有可能是盾安,我们可以排盾安的货。
Q:还是你们接的单子款打给总部,低端机总部会明确告诉你这个单子是盾安来做的?
对。
Q:比如说在项目上怎么界定呢?哪些项目是用盾安做,哪些项目用格力来做?
这个也是销售公司自己选,一般还是选格力为主,在能够做下来的情况下,这个价格报价的时候和别人报价没有很大差异,还是以格力为主。
Q:这个报价因为大机我没有什么概念,格力的报价和盾安的报价大概差多少?或者是什么样的情况?
具体报价我就说不上了,具体的价格这种大型的投标项目有个部门专门负责,所以具体价格我不会关注。
Q:像浙江有正儿八经销售做盾安的项目吗?
好像只有一单在温州,这个货还不知道有没有发给它,那天问过,说总部说盾安的货什么时候发给他,我说要问一下内勤,具体我也不清楚。
Q:反正总的来说我们公司报价比较低的项目就会考虑用盾安来做?
对。
Q:这个给到我们的利润空间和格力品牌有什么样的区别吗?
整体的利润多少点位还是总部会控制的,其实销售公司控制不了多少,基本上大项目不会有多少点位。
Q:这是整个终端的情况,听说最近要开盘还是什么的?
对,相当于月底要开了。
Q:这次是全国一起开,还是浙江先开?
也说不准,正常来讲总部都是自然年度,但是政策情况现在像商用这边政策还是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发,因为还有一个家装节,还有一些特批政策。家用这边浙江延续每个月都会出一个政策,8月份开盘只是历史的惯例,因为刚才提到让代理商先筹钱,有可能开盘之后7月份的钱又算今年的,又算明年的。
Q:这个东西您刚才提到总部的家用机转到自然年度考核了?
它现在说白了基本上都是以自然年度为主,因为习惯性8月份要开盘出个政策,因为8月份肯定要出一个政策,我们也会给代理商讲8月份出个政策。
Q:实际浙江每个月都出?
对,有可能7、8月份的政策好一点。
Q:您刚才提到机型的问题整个二季度没怎么给渠道出中高端机型,这个东西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今年以来整个产品的结构和去年,低端和高端是怎么样的配比关系?第二个,我听说像美的作为竞争对手,它们提价比较凶,流量机型也有一些限制,这个情况咱们了解吗?
我们现在配比应该正常来讲算5:1,5个低端机配1个高端机,高端机说白了要看怎么去看,我们基本上也不会配很高端的。比如说一个柜机也不会搞个2万多的,挂机配比基本上维持在4000左右,销售单价基本上维持在4000左右,柜机有可能配个时光序。格力现在整体的涨价不是很大,哪怕天丽就涨了40块钱。
Q:是出货价涨了40块钱?现在到手是多少钱,从几月开始涨价的?
对。到渠道手里是2400。6月份涨价的。
Q:去年天丽多少钱?
最低2250,后来涨到2300,然后2350,最后一次是2400。
Q:竞争对手的情况呢?
对手卖的比较多还是像TH400、Y201这种,主要卖的也是低端机,无风感机型,推流就是小白鲨,好像进价也就是2K左右不到一点。
Q:您有没有感觉到美的在产品的价格或者策略上面,在最近有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吗?
第一个它的价格确实有提升,但是它价格提升对于渠道来讲是个好事情,它把很多利润给了渠道,它中间基本上都卡完了。
Q:中间的服务商那些吗?
对,全部卡完了,把所有的留给渠道,所以说有些渠道会去推美的,但是现在浙江很明显看到海尔、海信总体的价格已经放下来了,相当于渠道也起来的势头比较猛。
Q:您如何看现在市场的格局呢?包括海尔、海信这些,和格力来讲。
从整个大局来讲还是我们和美的为主,一些小的地区有可能海尔、海信,因为总体确实价格优势比较大,有一小部分市场,但是主力还是以我们这两个品牌为主,基本上多数在30%左右。
Q:您的意思有些地方海尔、海信降价了吗?
对,有些地区像乡镇这边,因为海尔有些地方代理商,像新介入的代理商,他为了抢占这个市场会做很多资源,给你做专卖店,给你资源补贴,给你机型补贴,都会有,所以说价格会下来很多。前段时间我调研过一款机型,具体海尔哪个型号我忘记了,提过来一级能效的是2700,卖到差不多3500左右,整个利润空间就比较可观了。
Q:总体来讲您刚才的意思美的价格是在提升,但是也没有感觉它在很猛的提升自己的进价?
对。
Q:也没有感觉到它的流量机型有很明显的限制?
也没有,说白了它给到渠道比如说平台上面有可能会限制一些量,但是在最后销售的时候,比如说你做引流机型其实没什么限制,下单就下单了。
Q:您估计像价格体系,当然现在天气比较热,动销比较旺,您估计原材料价格往下走,后面有没有价格再退回去的可能?
价格退回去应该很难。
Q:终端问的差不多,再问一下渠道的事情,上次聊到渠道的变化,有几点,第一点浙江给到自己的经销商,还是采用一站买断的形式吗?
对,还是一站买断,所有的机型都是。我们现在会给一些什么呢,以前会给返利,现在比如说这个机器确实价格是一站买断,但是我们会有物流补贴、全年通补。比如说常规机型提货70%,我给你2个点的通补,然后物流成本我给你多少点的补贴。
Q:上次讨论过格力京东专卖店的事,现在专卖店这件事情是什么样的合作形式?
总部单独成立了一个公司叫“珠海桓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格力占49%,这个公司出来做全国的门店铺设,全国铺1500家。这个店说白了全品类,什么系列都有,给渠道宣传的口号挺好听的,第一个你没有资金压力,你也没有库存压力,也没有售后压力,只有你卖就有钱赚。你主要负责的就是装修费用,但是装修的费用我3年还给你,就是这样。
Q:这个家数很明确是定死的吗?
没有,基础考虑1500家。
Q:也就是说相当于格力和京东有这样的合作形式?
对。
Q:假设它1500家开设的层级区域,或者是招募的加盟商,这个东西有什么限制吗?还是没有限制?
它有个基础的要求,它会定一个销售的目标,单店每平米每年1万6的任务指标。比如说这个店100平,一年就是160万。浙江有一家,已经开好了。
Q:这种加盟商是什么样的背景呢?
他2年前是我们的经销商。后来因为店面烧了,然后就没有做了,2年前他的店铺被烧了之后就没有做了,过了2年又突然间开始做这个店了。
Q:您有了解他加盟有什么资金上面或者其它乱七八糟的要求吗?
没有,他说店装修自己付分3年还,每年每店每平方是750块钱,就装修费。反正别的他说没什么压力,京东说你有售后的,你可以自己安装,如果没有售后,我们自己帮你安装。
Q:他卖什么机型呢?
都卖,什么机型都有,不光线下的,线上的机型都有。
Q:这个不会串货吗?
所以我们就考虑这一点,这个东西说白了,京东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就很难去管控,好像允许它做一些小量的批发。
Q:您看过京东给它的进货价吗?
这个不会给我们看的。
Q:但是它们这种店的终端价格我们会去管控吗?
我们也管不到,它不属于我们体系里面的,比如说它低价,我们就是把素材提交给总部,给它讲这个店什么机型低价了,让总部去管。
Q:它现在来讲价格和我们正常专卖店的价格怎么比呢?
挂牌来讲是一样的,因为它还没有正式开业,还没有多少销量,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它到底卖了多少,但是挂牌是一样的。
Q:像它这个店有多大?
不大,这个店一层50平,再加了一个半层。
Q:它是全品类出样?
对,什么都是齐的,空调、厨卫、小家电、中央空调、热水器,全部都齐了。
Q:你们销售公司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对于销售公司来讲我们肯定是不乐意看到这件事情的。一个从我们角度来讲,这个就是单独成立代理商做全国的,关键我们还管不到你,你这个货随便走,我们管不到,你卖多少我也不知道。关键你售后也不用我们管,我们更加管不到,什么都管不到,全部都是单独的体系。怕的是它到我们渠道的经销商去宣传这件事情,那就很可怕了,但是会考虑到一点,店少,其实还好,有可能这个量能做,但是店一多就像我们现在一样,自己下面的经销商多了,也会引起价格纷争。作为京东来讲大量的铺设店铺,设备也会和我们一样,比如说两家店比较近,因为你拿货价一样,只是大家赚多赚少的问题,你也会打价格战。所以说第一个它不会铺太多的店,但是铺肯定会铺一点。
Q:如果说全国1500家,其实这个数量倒不多,一般一个地级市也就是2、3家的样子。
它也看地区的,因为那天我和福建的在聊,福建的说它们在福建铺50家,在浙江好像要铺100家,现在只开了一家,别的先缓一缓。就从全国30个销售公司来讲,其它小的办事处肯定开的很少,主要肯定是往大城市去开。
Q:像这件事情你们销售公司和总部是怎么商量的?
有什么商量的,浙江已经拖了差不多挺久的,我们一直是不希望总部开进来,也拖了这么久,上次开完会回来就说要开,一家开了很快,一下子就开起来。还有2家是店铺的店租钱交了,但是还没有装修,涉及到公司和总部在谈,能不能再缓一缓,再搁置一下,考虑到全国只剩下浙江还在努力做,又再放一放。
Q:像这种专卖店您了解是哪儿开的比较快?
这个我倒没有具体去问过,因为好像最开始是从广州那边主导的。
Q: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情况,这个店最后卖成什么样不知道,因为它相当于格力直接管控店面的价格,或者至少价格体系它可以管控到,会不会导致一种情况,现在不同省份之间的价格差异,浙江比较便宜,别的地方比较便宜,会不会导致价差被拉掉了?
都是开统一的店,这个东西怎么说呢,供货价是统一的,它最多做一个最低限价,这个东西说白了这里卖的高一点,那里卖的低一点,控制不了的,说到底还是看渠道销售如何管。只能卖这个价格,单子只能做这个价格,那没问题,全国一个价。如果没有定死那就看,大家都是拿2000块钱,最低限价2100,大家只赚100,比如说我就卖2150块钱,只赚50,有的人卖2200,这个你就管不好。
Q:像它这种门店和京东自己本身有的家电专卖店,本来就有一部分在做格力,它就是纯做格力?
对,这里面的装修风格也不一样,它这个门店里面全品类全部都是格力,装修风格和京东家电专卖店的装修风格不一样。
Q:我看也没有强调说是什么董明珠店?
对,就格力专卖店。
Q:会不会总部推这件事情想借助京东把全品类的事情推出去,非空调类它就看重一点?
个东西怎么说,全品类现在主要也是借助京东的物流体系比较健全,因为京东不可复制,它什么都全了。所以说和它合作,也是比较方便的一块。
Q:整体相当于对于销售公司这边的渠道变革,现在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对,基本上现在大家都生意很淡。
Q:去年把代理商转服务商之后,今年基本上这步做完之后就基本上缓下来了,好像还在安徽搞试点,其它的地方是否也没有太大的动静?
安徽是所有的渠道全部网批,卖场还是归销售公司,因为总部很清晰卖场不好管,所以说还是交给我们管。
Q:您提到卖场现在国美、苏宁是个什么状况?大家还敢做吗?
苏宁它打的所有存兑我们中间公司都要过一道。相当于我们不直接和苏宁收款,它找一个担保公司给我们打。
Q:您了解它回款各方面正常吗?
对我们来讲,我们只是对接的代理商,相当于杭州百成,百成其实还是比较正常的,毕竟也是国有企业。
Q:国美也是差不多吗?
对,国美也是百成做的。相当于我们只和百成发生收款关系,我们再把货给渠道。
Q:刚才前面讲我们最近的动销很好,您觉得主要因素是天气很好,还是因为前面疫情或者什么压制了一部分需求?
第一方面销售和疫情影响很小,不大。第二个,我们为什么渠道销售好,第一我们给到渠道的政策机型相应比较中低端一些,比较容易销售,不会像价格比较高不好卖。现在这个天气来讲还是以中低端为主。第三个天气炎热,购买空调置换空调的人增多。
Q:天气热的这个峰值,或者这个月的销售情况是否和历史上天气热的那些年份差不多?
对,天气好肯定会提升不少销量,还有一方面搭配机型销售,比如说天气一热我们给渠道没有极端机,都是3、4K以上的机型,那也会销售不了,根本不好卖。基本上像这种天气维持在2600、2700左右的机型,就会比较好卖。
Q:另外地产因素在浙江有什么正贡献或者负贡献吗?
地产这一块在浙江这边前期比较低迷,整体像中央空调的量萎缩比较多,刚才也提到为什么浙江今年风管机做的不是很好,因为第一个地产确实不是很好,整体的销售情况比较差。地产会引起中标率,比如说和大型地产商去合作的时候,我们不太容易中标,会导致丢失一些份额。
Q:为什么重庆反而卖的不错,这个是地产的原因吗?
也不是,和地产也有关系,浙江这个地区从商品房来讲角度,它们转变比较快,后来因为整体的房价提升之后,导致很多房子只能卖风管机或者多联机,一直以来到现在感觉第一个已经到了瓶颈,基本上都是精装修的楼盘,所以浙江到了瓶颈。有可能像重庆、河南、湖南这种地区,它楼市才刚刚开始转变到全精装修模式,所以说它的增量会比较快。第一个重庆本来基数就低,它一下子就完成指标,从总部排名来讲它完成率很高。浙江比如说总部定30个亿,我提货量再高,完成率还是不高,因为基数大哪怕完成70、80%,排名也是靠后的,没办法。
Q:您刚才说精装修房的商用出货,它主要是风管机?就不是分体式。
精装修房在浙江这边基本上是以家装多联,比如说一拖四、一拖五为主。还有一些会送你,也是毛坯,但是给你线路铺好,孔位打好,机器送给你,放在你这儿,你想用就用,不想用可以卖掉。
Q:所以分体式对于浙江来讲主要是一些更新换代的需求?
对,更新换代或者是农村改造,像新农村建设有可能第一个首先当地的居民为了面子工程,客厅肯定是装分管机,不会装很高档的柜机。房间里面不管怎么样,不会装分管机或者多连机,肯定是装分体的,主要是这部分市场。
Q:还有一个问题,您刚才说开盘,我记得去年是没有开盘的?
真正意义上像以往14、15年大型的开盘已经弱化了,以往我们7、8月份的政策肯定是全年最低最好,现在肯定不敢保证,万一到了年末双11总部说搞一个特价,销售公司跟不跟,肯定会跟,不跟渠道不要卖了,被网上击穿了。这一部分政策万一和经销商保证,今年8月份打款的金额肯定是全年最低,不敢保证,因为我们不会补差,这一块确实没办法,我们不敢保证,也不能补差给他。我们就不能说全年最低,只能说这些政策相对来说比较好一点,很多经销商也很清楚,比如说8月份稍微打一波,后面不打了,然后肯定等到双11。
Q:虽然现在动销很好,但是下面经销商也不太敢一下子和以前一样开盘拿很多货,库存又堆上去,因为这个天气就热这么一会儿。
对,不会像以前一样,以前是很保值的,8月份进货相当于你肯定是赚,后面肯定是涨价。但是现在不确定,我会适量的备,但是不会像以前一样。
Q:您前面讲格力开下沉店1500家,这个和已有的渠道重合度高吗?
现在来讲不是很高,还是以新招募为主,他们希望最好做格力专卖店,或者已经在经营格力的转到他们那边去。
Q:等于是网点增加对于格力来讲?
对,他可以铺设新网点,也有老雇主。
Q:等于它绕过了我们?
对,直接下面去谈,就像苏宁电器下沉店,直接有业务下面找各个渠道去谈,你们要不要做京东格力店。
Q:这个有规划说明后年还要开吗?
具体的规划倒没有说,但是定了一个数量。
Q:最近反馈天气热的地方除了华东地区像浙江比较热以外,其它有和别人交流过有天气热带来的动销改善吗?
前期华北也不错,前段时间和辽宁聊,他们说前段时间很热卖得还不错。
Q:刚才提到新开的1500家和京东合开的,门头都是格力,没有京东字样?
有,是京东格力专卖店。
Q:它如果这样搞,就是工厂到京东到这些门头专卖店3层,原来是工厂到销售公司,还有一些代理服务商,再到终端渠道商。我感觉它是否也是在探索另外一种渠道改革,想通过京东的帮助下能否把整个渠道压缩,再省出一点钱,不管是投到终端,还是留在工厂,还是京东那边也会吃掉一块,我不清楚它这样做是有利可图,还是什么原因?
京东现在和格力合作它占了大头,它肯定是觉得有利可图,才和格力继续合作这件事情。至于它和总部谈,比如说这个店要扣多少点放下去,这个我们不清楚。如果说它能放弃很多利润,它中间涉及到很多仓储、物流,肯定要留很多成本在里面,因为它还要进行补贴。如果它预留了这些东西能够包得住,从珠海到销售公司,再到代理商再到底层,如果能够包得住这一块,其实是差不多的。如果说它能够更加压缩,说白了肯定会比我们节约很多,但是现在很多地区已经没有代理商,它也是总部到销售公司,再到渠道商,直接叫渠道了,和京东一样。
Q:可能京东效率高一点。
对,京东整套都已经有了,相当于它比我们更快。用户比如说在门店下单,直接从京东仓库发货。像渠道没有货,它要到代理商或者销售公司申请,有可能时间周期长一点。
Q:京东应该也会帮他们承担一些库存吧?
对于渠道来讲没有库存,0库存,它只负责卖。相当于总部把货拉到京东仓库,相当于京东会储备货物。
Q:它如果线上线下的型号都卖,线下消费者进去之后还是会比价,我感觉它这个模式还是挺有竞争力的。
肯定有,我那天就分析过,它们有5点趋势对于现在渠道很有吸引力,对于我们来讲是做不到的。第一个它不需要配货,也没有库存,这一点我们做不到,我们肯定要备货。我们售后的款项是以货款的形式给,京东有可能直接给现款,这个又有差异了。
Q:虽然现在全国天气比较热,包括全国的销售情况还是没有之前那么好是吗?
浙江这边整体的销售还是和去年差不多,比去年稍微好一点。
Q:其它全国地区了解下来比之前差一点是吗?
只是说他们打款这块比去年差一点。
Q:我们自己看起来格力和京东跨出这一步搞一些专卖店,对于海尔和美的有什么样的影响?它们应该和京东暂时还没有这种合作?
对,格力是第一个。
Q:对它们来讲有什么样的影响?
对它们来讲影响总会有,这样合作之后抛开销售公司不讲,光讲京东和格力渠道,它运行的速度也好,安装的效率也好,肯定会比海尔、美的快。用户下单,比如说京东确实很快,今天下单明天就可以装,海尔、美的做不到。
Q:就是说京东的售后响应速度比较快?
对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