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7-28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郑煤机驱控电机(索恩格电驱系统有限公司)调研纪要
索恩格起源于博世起动机和发电机事业部,2018年郑煤机收购,产品包括12V起动/发电机,48V混动电机。
索恩格全球16个生产基地,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有这个能力的比较少,全球化的产能布局,2020年销售14亿欧元,全球超过7000人(裁员后估计只有5000+人),研发占比超过7%,累计生产电机超过3亿台。
索恩格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2018年收购,开始筹建新能源全球技术研发中心,落地中国长沙,中国1600人,长沙1330人,长春263人,成立索恩格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主要业务新能源电机,研发工程占比超过24%,产品技术:基本盘(起发、起动、起停电机,48V全球首创),新产品先新能源电动系统(高压电机+控制系统),新能源,现有1条线,规划5条生产线,达到百万台量级。
1、高压电机产业链相对成熟,SEG在成本应该不占优势,我们优势在哪里?
新能源行业持续追求,续航里程持续提升,各大主机厂都会为之奋斗,对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轻量化、高转速化、功率密度、扭矩力度、效率提升,目前市场并没有给予一个完美的答案。
提升电压,带来问题:绝缘的问题,PDIV,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如何保障,中国产业链在这块的研究还没有那么深入。
冷却系统如何优化,流体力学、材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从400V到800V,进入到碳化硅,如何降低负面影响去提高效率。
2、研发体系,如何平衡速度和性能?
平台化,德国有全球化的视野,节奏慢一些,面对国际化的客户,应对国内客户,国内团队满足国内新能源快速变化的需求,100%持股,底层问题由国外研发体系来满足。
国内项目需求提出,长沙的团队,会去评估哪些是自己具备,哪些是需要他们支持的,响应速度比国外大部分竞争对手,更灵活一些,竞争对手对这个新产品的认知没有那么多。我们给市场上提供了比较灵活的解决方案,客户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客户有很大信心的时候,我们产能能够跟得上。我们没有历史资产的包袱,都是新投的。不需要去调整新的产线。三大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3、5条线,100万台的时间规划?
目前有1条线,根据客户需求,马上就会投产,每条产线年产能20万台。
进口设备+国产设备+自研设备。
具体客户不方便介绍。
客户不允许打包卖,目前研发团队70人,德国200人,印度还有。这个事情干了3-4年了。
第二条线预计下半年投下去,明年上半年达产。
公司产线是柔性的,有4种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有个客户计划包两条产线。
员工都是原来博世索恩格在中国的人。
我们的生产线用的基本都是国产设备。
4、单个电机价格?
接近1万块钱。定子和转子,单台3000-4000元,如果是三合一电机的话,会到8000-10000元。电机(转子、定子、绕线)+控制器(软件控制)。48V软件控制不必
我们整个产品占整个系统很大。控制在三合一系统占比,不算个性化开发,占50%左右。
功率器件也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我们重点在乘用车上。
竞争对手:信质、威灵。
华为总装在打样阶段。
当地有比亚迪产业园。
5、48V在欧洲的生命周期?
还能再能走个6-8年,峰值占到欧洲50%,现在30%左右。往电气化转,未来这个曲线会比较平滑,不会出现断崖式。
6、欧洲的新能源产能的规划?
国际化品牌都想自己做,小部分的量放出来,给了麦格纳、博世,宝马一直也将驱控电机自己做,接下来欧洲这种供应关系会被打破。国际化品牌对系统驾驭能力很强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