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7-13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百济神州(BGNE)$调研纪要
Q:PD-1纳入医保后价格有30%以上的降幅,一季度销售同比环比都表现不俗,公司主要做了哪些努力?
A:替雷利珠单抗是国内第七个上市的,没有先发优势,我们坚持科学推广。替雷利珠单抗在不同适应症中疗效是有一定优势的,这一点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来。我们开发、临床和销售等部门的同事沟通很多。我们知道临床痛点在哪里,临床试验都是和医生讨论做出来的。扩大适应症之后,兼顾核心市场的同时,我们也下沉到“腰部”的医院(小城市的大医院)。医疗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患者留在当地诊疗。同时我们也布局“腿部”医院(县级医院),疫情影响下,去不了大城市的患者直接在小地方进行治疗了。
Q:疫情对全年的影响?
A:公司没有给guidance。上海情况对所有公司影响都很大。我们已经启动了持续经营预案。受疫情影响,上海很多医院不接待病人,对生意的影响是很严重的。但我们与市场销售、医生一直保持线上交流。目前来看全年目标没有往下调整。
Q:BTK在海外适应症新患比例?对比对手的情况?
A:海外主要在美国。主要是套细胞淋巴瘤MCL,现在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在35%-40%之间,超过伊布替尼。WM和MZL市场份额也在成长中,现在还比较低,因为才获批不到三年时间。慢淋CLL是大适应症,我们还没有获批。今年一季度销售的增长,阿卡替尼是同比持平的,伊布替尼降低了20%,我们是增长的。我们对22年有信心。
Q:费用和Capex方面?
A:BTK在47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我们会平衡费用和profitability。
Q:BTK在美国的份额和市场规模?
A:美国BTK市场规模目前80亿美元,后面会到150亿。只要CLL能批下来,我们是非常有潜力的。头对头和伊布替尼相比,我们疗效和安全性都很好,ORR已经公布(link),下半年会公布PFS数据。
Q:FDA的态度和原则有无变化?
A:FDA政策没有改变。进行申报的话要有这个国家的病人数据,患者构成要有一定代表性。CDE也要求MRCT在中国有中国患者的疗效,少数情况可以用bridgingstudy。我们在全球有100多个试验,MRCT超过60-70个。临床试验花钱多,但是这样才能走向国际。疫情对FDA核查的影响是有可能的,现在的隔离政策确实有影响。这里牵涉到监管机构,没办法评论。
Q:美国商业化团队目前人数不多,BTK如何做到MCL新患份额35%以上?美国核心医院和下沉市场的占比?
A:美国在血液瘤市场比较特殊,阿卡替尼和伊布替尼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他们的团队也在200-300人之间,我们CLL批准之后也会在这个规模,不担心有很多市场覆盖不到。实体瘤不一样,分散度比较高,所以我们考虑和诺华合作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