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7-05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歌尔股份交流会议纪要0701
1.在VR领域,歌尔除了代工,还提供什么产品?
歌尔在vr领域除了代工收取代工费外,还提供以下零部件:
结构件:包括外壳,面罩等;
声学部分:包括麦克风,耳机等;
光学部分:包括菲涅耳透镜,pancake等产品。
但是并不全是独供,比如透镜产品,供应商还有舜宇光学等,因为对于核心零部件,下游客户往往希望有多家供应商。
2.歌尔为什么能做VR代工的独供,它的优势是什么?
VR是在2015年起步,但当时没这么火,出货量也不大,像一些台资大厂比如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因为觉得它量小,收益不好就没看上,毕竟有经营成本压力。歌尔当时在给索尼代工游戏手柄,索尼就找到歌尔说想做一款VR产品,但是量不一定很大,问歌尔有没有兴趣。歌尔的老板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赛道,并且觉得之前我们都是以零部件产品为主,从来没有做过整机交付,也算是一种突破,就达成了合作,并且还成立了自己品牌的子公司pico,再后来meta收购VR公司后要做他的quest2也就找来了,因为觉得歌尔的代工技术比较成熟。
歌尔代工还是有他的优势的:
首先,歌尔在声学和光学等领域的技术沉淀和工艺基础比较好,算是一部分产品可以自供;
其次,歌尔的自动化能力比较高,在业界都是属于排名靠前的;
最后,歌尔NPI的能力很强,一些非标的结构件,比如注塑,模具,喷涂,冲压,抛光,模切等等,歌尔内部都能自己提供,在这方面甚至超过立讯,比肩富士康。
3.为什么被砍单,砍了多少单,其他厂商订单情况如何?
首先在制造业里面有两个概念:砍单和修改预期。
砍单:指我已经给你下了订单,比如我在合同里要求你年出货200万,但是年中我发现我卖不出去,我找你重新修改合同条款,数目改成150万,这就是砍单了50万。
修改预期:指我年初给你一个销售指引,我今年目标卖200万,但是这只是说法,没有合同效力,实际我签合同时只和你签了100万的出货量,等到年中,我觉得今年实际销售数量和我的预期有差别,我把预期调整到卖150万,下半年要求你只要给我出货50万就行了,这种情况不叫“砍单”,只是“调整预期”,并且这种调整预期是有可能向上调整,也有可能向下调整,这在制造业行里中很常见。
现在的情况就是:meta在2022年年初预期今年能卖1200万台,6月中旬歌尔做半年总结时就觉得他这个数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乐观了,事实上之后他确实和我们说他的预期值变成1050万台,也符合我们公司内部的判断。
另外,pico方面,2022年年初他的预期值是100万台,现在他上调了对自己的预期,说自己今年能卖180万台,让我们准备好物料等等,这就是预期下调的一种例子。
4.对于VR的上游原材料是我们代工厂谈还是下游客户比如meta直接定?
两种方式都有,一般性零部件歌尔自己定就好了,但是对于核心部件还是下游客户说了算。但是业界除了苹果,一般不会对产业链控制的太深,比如面板领域meta掌控到歌尔的上一层京东方就行,至于京东方找谁买的背光模组应该还是京东方来确定的。
5.歌尔卖给Meta和Pico的整机产品为什么价格不一样?
歌尔作为一家代工厂,代工的成本端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的,利润水平也是有一个行业标准的,在确定出货价时都是成本+毛利。
因为meta的整机用的零部件更多的是进口产品,pico的整机用的零部件一般是国产的,本身成本端也有差异,加之在字节跳动收购pico之前,pico是歌尔的控股子公司,存在股权关系,歌尔代工pico的毛利率比代工meta的毛利率低,因为需要培育pico。
综上所述,从2021年来看,歌尔代工一台quest2,卖2000+元,代工一台pico,卖1000+元,也就合理了。
6.VR代工的净利率水平如何?
因为pico的量小,而且毛利率也低,就暂时不考虑。
以meta的quest2为例:歌尔给meta代工VR设备的净利率大概5%左右,这个是指包括了歌尔自供的一些零部件,比如声学,光学部件和机器外壳等,如果只考虑纯代工的话,净利率肯定不到5%。
7.歌尔代工VR有没有产能限制?
应该这么看,目前行业内歌尔是独家代工厂商,如果真的需求量大,以至于产能无法满足,那就新建产线呗。因为别家代工厂也没有现成产线,既然都是新建产线,那么自然是有产线的歌尔扩建更快,行业信誉度也更高,所以应该不用考虑公司因为产能不够,导致订单被其他代工厂抢走的情况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