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鼎股份最新调研:空悬、冷却、轻量化产品目前订单?核心壁垒?

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7-01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公司纪要】中鼎股份交流会议纪要2206

【基本情况】

4.5月受影响销售端有所下滑,粗略统计,4.5月环比下降10-15%。6月份排产基本恢复正常。

空悬:截止目前,AMK中国已获订单总产值近47亿,前不久拿到了英国商用车造车新势力的订单,该订单是空悬系统总成订单,包含了软件部分(ECU控制程序)、空气供给单元和空气弹簧。空气弹簧是AMK外采的,软件和空气供给单元是自己生产。现阶段公司已经囊括了绝大多数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会一直持续加速空气供给单元的国产化生产,同时提升空悬其他硬件的资产比例。同时加速空气弹簧的落地,规划下半年空气弹簧的样件可以生产出来并拿到确定性订单。

冷却:近两年增长较快。2021年冷却业务拿到全球总订单产值113亿,国内70%,海外30%。22年开始以及未来几年内,冷却收入将逐步提升。

轻量化:2021年营收7.9亿,2022年预计突破10亿,2023年15亿的订单。

【提问环节】

Q:二季度受到YQ影响,国内和海外的产能利用率?怎么应对?客户布局?

A:受YQ影响,产能有10个点影响,海外俄乌对公司也略有影响,但相比国内影响程度较小。

5月份产能环比4月好,6月排产恢复正常,6月底和7月初的数据看,生产都是满负荷的,三季度要把二季度的缺口补回。

空悬今年要落地,已经拿到47亿订单,囊括了绝大部分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配空悬的车型。2020年后,新发包配空悬的车型空气供给单元基本都是AMK拿下的。

空簧方面,有多家零部件厂商参与空簧的生产,公司产线已经开始投了,第一条产线5亿的产值规模,今年年底完成,样件下半年落地。总体进展顺利。

继空簧落地之后,整个空悬的硬件部分近70%实现国产化,在中国市场的空悬发展,软件是主机厂自己在做,更多是关注硬件市场。

冷却持续发展,每半年会披露订单总体量。2021年冷却业务拿到113亿,70%来自国内市场,30%来自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冷却业务国内的利润率比海外高得多,海外净利率一般4-5%,国内净利率10-12%。

轻量化也披露了订单,80亿左右,但拿到的订单不止这个数据,轻量化业务也超了预期。轻量化以车头为核心,加上控制臂和摆臂,单车价值在1720元左右。新势力的新车型也有我们轻量化的供应。

21年之前,中鼎股份前十大客户以外资高端品牌为主,21年自主品牌如长城长安比亚迪已经进入我们前十大客户,造车新势力陆续会有较好表现,很多熟知的造车新势力都是公司前二十大客户,像蔚小理合作都比较紧密,未来很快会进入前十大客户。

Q:海外并购公司的情况?

A:海外并购的公司已经完全实现落地了,包括德国KACO落地KACO中国、Tristone落地安徽/苏州特思通、德国WEGU落地安徽WEGU等。KACO中国的净利率维持在20%以上,安徽库伯做轴承密封的净利率能达25%以上,安徽WEGU也是接近20%的净利率。落地项目的利润率都很高,都是做汽车领域的中高端产品。

Q:二季度公司海内外的经营情况?下半年展望?

A:合并报表的子公司非常多,全球接近100家左右。国内公司产能4月份严重的时候影响10-15个点,6月已经恢复正常,海外受到俄乌战争影响。总体影响程度低于国内疫情的影响。3月份订单数据看,核心客户大范围缺失。三季度我们认为有可能会补回缺口。

Q:空气供给单元核心壁垒?

A:AMK做了20多年的空气供给单元,在全球达到60%的市占率,40%是威巴克。国内大部分总成都是配套自己使用,很难单品供货。国内投放到供给单元的订单基本是AMK。空气供给单元的核心是空气压缩机,AMK最早是做工业电机出身,具有优势。

Q:国内厂商开始往总成方向发展,国内做部件的厂商哪类更具优势?

A:国内的空悬逐渐变成了硬件集成的市场,软件大部分主机厂选择自己做。硬件分为三个部分: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电子减震器。最难做的是电子减震器,其次是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门槛最低。很多都是从空簧市场开始切入。

中国的空簧市场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公司在拓展资产比例上也把空簧作为第一步,空簧到下半年落地。

硬件集成能不能做,关键在于硬件资产比例。纯靠外采没有太大的集成能力。主机厂希望硬件集成化采购,才能降主机厂的成本。

Q:商用车空悬和乘用车空悬有何不同?

A:站在空悬大总成的概念上看,二者完全不属于同一类产品。乘用车从大集成角度难度远远高于商用车。空气弹簧部件是相通的。

Q:原材料、运费和缺芯对公司的影响?

A:橡胶原材料和金属原材料影响较大。化工材料占橡胶材料40%,所以原材料涨价幅度较大。金属原材料波动不是很大,前期已经在高位。公司是动态跟客户进行谈判。4.5月份全年的谈价任务落地了40-50%以上,成本端的影响大部分会进行转嫁。

海运费方面,大部分是当地生产当地销售。这两个月海运费下滑,影响逐渐减小。

Q:未来增速?

A:每年会作预算。往后几年处于高速增长的势头。空悬截止到目前拿到47亿,轻量化目前披露的已经突破80亿。这三块的订单可以按照平均5年的生命周期来计算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