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君实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6-17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比亚迪电池专家交流纪要2206
排产:
5月电池排产6G,EV6.3w+PHEV6.4w;有一些原材料和零部件交付问题,基地产能爬坡良率问题,最后交付预计EV6w+PHEV5.5w。6月电池6.5G,EV6.8w+PHEV7w。实际可能还是会受一些供应链的影响。负极,人造石墨产能比较缺。芯片、电池托盘的交付也有一些影响。
负极:
供应商:贝特瑞(35%)、星城(30%)、翔丰华(20%)、正拓(10%)、杉杉(10%)。贝特瑞和翔丰华都是人造、天然都有供,DMI用纯人造的,EV长刀片已经在掺天然(第一代刀片掺25%,第二代6月准备切天然,掺杂30%)|阶段性的方案,天然循环性能差。
石墨化估计年底才能释放新产能。高能量密度,焦要求高,有些需要用到进口针状焦。负极Q1涨了一波,行业在15-20%;Q3可能再小幅涨一点,10%左右。
碳酸锂
没有Q1那么紧张,当月排产能满足,铁锂可以有一定备库。
导电剂:炭黑紧张。以前都是进口,伊利石、卡博特等。伊利石供给减少,卡博特来保证大部分。国内的吴鑫在供些。
方案:刀片一代是碳管+石墨烯粉末占比1%,(碳管0.7%+石墨烯0.3%,都做成浆料,碳管5%固含量,石墨烯4%固含量)。刀片二代(为了提高能量密度)是碳管+石墨烯粉末占比0.8%,(碳管0.3%+炭黑0.5%)
第一代供应商:吴鑫、天奈、卡博特、海州。第二代供应商:吴鑫、天奈、卡博特、瑞泰。
第一代,低固含量的主要是吴鑫60%、海州40%;高固含量吴鑫70%、海州10%、卡博特20%。
第二代,吴鑫80%,卡博特20%。
碳管价格:第一代碳管,粗管,纯碳管浆料报价4.8w/吨,价格压得比较低。第二代管,不是纯的碳管浆料,是跟炭黑混的,6w/吨。
需求量:75Gwh电池,EV(40GWH,半第代,1Gwh用量2400吨铁锂*14/100,336吨;二代管,2400吨*12.5?/100,)
PHEV(15GWh,第一代碳管,用的会多一些,480吨/GWh)。
剩下20GWh,也可以按480吨/GWh算。
吴鑫那我们的NMP去做,报价1.3w(其他两家报价2w)
炭黑:黑猫没拿到样品,应该在跟国轩之类的做。焦作合兴,性能可以,报价偏高,所以没导入。无锡东恒,以前也供过碳管,性能还可以,但杂质含量不是很稳定。吴鑫目前供的是贸易的形式,买别人的,后面应该会去做。公司入股了,配合度比较高。
铁锂正极:
6家供应商,裕能40%、比亚迪15%、安达15%、万润12%、德方10%、丰元8%。
目前产能是略微过剩的,但碳酸锂、磷酸铁紧张。去年加工费有涨一些,Q2加工费比Q1降了3-4k。加工费行业平均水平3w左右。裕能量大,加工费低一些;安达比裕能略高;万润高一些;德方和丰元偏向中低压实的,加工费比安达低一点,后面德方的份额可能会提升,粒径小,适合用在刀片二代。
锰铁锂,循环锰溶出的问题,常规循环还做不到2000次。目前在中试,计划明年Q3装车。目前中试德方家的,以上性能相对领先;其他家的也在评估。
电解液
现在在谈,还没定下来新的价格。Lifsi去年买了一些库存要消化,正常的没怎么用。后面要用的话,可能是锰铁锂改善循环。铁锂用的可能性比较小。
隔膜
长刀片用干法,一代厚一点,二代薄了2u;DMI用的是湿法。
铝塑膜长刀暂时不做铝塑膜。短刀现在良率爬坡也很艰难,长刀其实良率难度更大
最新纪要研报请微信扫码关注“君实财经”
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注意: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